昨天夜里被震醒了。
醒了之后又聽見窗戶響,一瞬間是懵的。很快反應過來,是不是地震了?抓起手機往外跑。
到了外邊冷靜下來想,應該是地震了。
趕緊看手機,已有好幾個朋友發來微信。
再翻朋友圈,已經刷屏。
原來真是地震了。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8月6日02時33分在山東德州市平原縣(北緯37.16度,東經116.34度)發生5.5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平原縣王打卦鎮王打卦村附近。
平原縣震后一角。
平原縣距離北京、雄安只有不到300公里。京津冀等地均有震感。
一組數據顯示,截至今晨4點半,當地共發生余震52次,最大震級為3.0級。經德州市初步排查和核查,震中有74處房屋倒塌、10人輕微傷。
洪水還未散盡,地震又起,最近頗有些不太平。
現在回過頭來想,如果此次地震震級再高些,真要發生在這樣的深夜,人們都在睡覺,人員傷亡不可估量。
而且,從社交平臺的信息來看,包括我在內,很多人對地震逃生鈍感十足——平安的日子過多了,缺乏緊急狀態下的應急反應能力。
我的一位好朋友就比較典型,昨夜震后我們在群里聊天,他說當時坐在床邊等震來:
真正經歷過地震的人,不是這個樣子。
還記得我小時候的一次經歷。一天晚上,不知怎么就傳言地震了。我母親是經歷過地震的,高低讓我們一家人都在院子里睡,之后好幾天睡前屋里都倒放幾個啤酒瓶。
長大后經歷了汶川地震的采訪報道,傷亡巨大,才明白了老人們對地震的敬畏。
現在手機端都有地震預警了,能夠提前幾十秒推送預警信號,這比早前的防御手段先進了很多。但技術提升了,我們的防震逃生意識提高了嗎?
我是晚參君,暴雨從天上來,天是高的;地震來自地殼運動,地是厚的。這次洪水和地震接踵而來,似乎也在暗暗提示我們:無論何時,別翹尾巴,要知天高、地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