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抽抽涼
《孤注一擲》太諷刺:想獲救,要靠美貌和壞人的仁慈
每個人都應該看一下《孤注一擲》,但并不代表這是一部多好的電影。
《我不是藥神》開了個“好頭”,題材大于電影語言大于創作大于藝術性,是近年來國產片的普遍問題。靠貼近性和真實性吸引觀眾的,是新聞而不是電影。
《孤注一擲》講無孔不入的電信詐騙,把產業鏈背后的黑幕和血腥展示給觀眾,確實有很大警醒意義,看完覺得門口抓娃娃機都在圖謀不軌。
影片圍繞潘生(張藝興飾)、安娜(金晨飾)被騙到緬甸的經歷展開,雖然電影有個圓滿結局,但實際上每一個角色遇到的都是死局,因為主角獲救的條件是偶發性極強的變量——
美貌,和壞人的仁慈。
這才是這個電影最大的諷刺,可能也是反向暗示,不要抱有任何僥幸心理,對于普羅大眾來說,貪念一起,死局既定。
普通人,就是沒有試錯的資格。
潘生入的局,甚至算不上貪念,他不過是找到了份工作而已,以他的能力,出國機會和待遇都很合理,他甚至利用專業技能黑進了對方手機,已經遠比大眾更加機警聰明了。
梁安娜看似虛榮貪財,可騙她入局的網也十分龐大緊密,可以說從招她進模特公司開始,騙局就已經展開了,小卡片、被辭退、內衣拍攝、閨蜜解圍統統都是騙局。
所以可怕在就可怕在,一旦成為獵物,幾乎沒有逃脫的可能。
我們的電影總要有個圓滿的結局,但細想一下,更可怕在于沒有回頭路。
電影的不完美在于,解救受害人的過程和結果過于完美。
影片中,潘生憑借自己的專業能力、應變能力和堅定的意志贏來了救援,其中也離不開安娜的配合,甚至最后關頭,安娜的逃脫成了警方翻盤的決定性因素。
可單就安娜逃脫來看,主要原因在于,她太美了。
美到壞人都長出戀愛腦了,突然善心大發,仁慈到冒死也要放她走了。
想象一下,在那種陰暗潮濕炎熱擁擠的環境里,有一個金晨那樣的姑娘,光彩奪目,讓人看一眼就挪不開眼睛。
所以她才成為潘生眼中不一樣的人,也會讓阿才三番五次心軟。
否則,還有什么其他理由嗎?安娜比別人更善良?更正直?更聰明或者勇敢,都沒有體現。
很難評,在這樣的題材的電影里,情節推動的主要設置之一,是女性的美貌,這就讓結尾的大解救很難引起共鳴,也很難燃起來,畢竟此類成功缺乏普遍意義。
真實的被騙,可能沒有天才碼農和美女荷官命運般的相遇,也沒有壞人是帥氣的純愛戰神,更類似阿天那一部分,最終只有家破人亡。
但阿天這一趴,拍得又過于新聞案例,角色設置單薄,女警和女友的互動主打一個宣教工具人。
電影的加分點在于揭露騙局和背后的血腥,總有聰明人自以為可以從騙子那騙點買菜錢。
可我們沒有被騙,不是因為我們足夠聰明小心謹慎,只不過是沒有遇到為我們量身定做的騙局。
(本文插圖源自網絡及截圖,版權屬原作者所有)
(原創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