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長山一場重病,讓我們看清了顧家的這些孩子們。
顧長山沒有白養(yǎng)他們,在顧家最困難的時候,他們都在拼盡全力幫忙,沒有任何一個人退縮,那股滿滿安全感讓人動容。
都說,人越長大越過得不如以前快樂。
顧家的這些孩子們,隨著時間不再是年少無知,他們身上開始有了責任,有了為之奮斗的動力,這也意味著他們最后有著各自不同的結局。
那么,接下來結合影視劇為大家提前聊一聊《父輩的榮耀》主角們結局,喜歡的朋友們一定不要走開,相信會讓你們收獲滿滿。
顧兆成離婚
顧兆成從未奢求過能娶到鳳霞,當得知鳳霞被夜總會的人欺負,他第一時間站出來照顧鳳霞,絲毫不在意林場人對鳳霞的指指點點,欣然成為“冤大頭”,答應了鳳霞的求婚。
對鳳霞,顧兆成一直覺得虧欠,他認為自己碌碌無為,一無所有,能娶到兒時的理想伴侶,是極大的幸運。所以,婚后顧兆成一直遷就和寵愛鳳霞,結婚十年沒有孩子,顧兆成也沒有任何的怨言。
可惜,鳳霞學不會不滿足,喜歡和別人攀比,總在幻想過上城市人的生活,成為人上人。
無論是在家里還是外面,鳳霞對顧兆成從未有過好臉色,總以命令的語氣要求顧兆成干這干那,做任何事情也從未和顧兆成商量,因為顧兆成為了給父親看病將養(yǎng)了多年的鹿賣了,鳳霞一氣之下打掉了好不容易懷上的孩子。
一個人的遷就和忍讓是有限度的,顧兆成得知孩子被鳳霞拿掉,內心充滿的恨意和無奈,他的不知所措無處安放,他以為有了孩子,就可以和鳳霞安安穩(wěn)穩(wěn)生活,鳳霞的心就會待在這個家里,可是鳳霞終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樣,他握不住鳳霞的人和心,而鳳霞永遠不會站在他的角度上考慮問題。
隨著時間,顧兆成和鳳霞有了隔閡,他放任鳳霞,不再在意鳳霞的任何舉動,徹底給了鳳霞自由,在鳳霞執(zhí)意去大城市打工,顧兆成提出了離婚,顧兆成長這么大,從未自己做過任何決定,唯獨這次離婚,他不想再委屈自己,這場勢均力敵的婚姻,他投降了。
鳳勤選擇回村當村官
鳳霞讀書,是為了能改變命運。
鳳霞是個沒有安全感的孩子,親媽嫌棄她,而真正對她好的人卻和她無任何血緣關系。
她從小以二哥陳興杰為榜樣,理解了何謂人生價值和理想。
鳳霞最大的優(yōu)點是懂得滿足和感恩,在考大學的時候,她選擇了最便宜和離家近的大學,她希望長大后的自己,能為家里盡一份孝心。
在大學畢業(yè)后,鳳霞做決定回林場,成為林場的一名村官,留在顧長山的身邊,在鳳霞心中,成為村官就是實現她的價值和理想。
說實話,鳳霞一直很讓人心疼,特別是小時候一看到親媽來家里接她,她就會躲在角落里不敢出來,這么多年,鳳霞的愛都是顧家給得,她的每個快樂都有顧家的記憶,而親媽的參與少之又少。
陳興杰說過,走出林場才發(fā)現,自己沒有了根,心中那種不安促使著無法安心待在城市享受繁華,只有家才能使讓他成為安心。相信鳳霞也是這樣的感覺,才會放棄那么多機會,回到林場。
陳興杰成為企業(yè)家
能讓陳興杰回家,最大的原因是顧長山。
顧長山半輩子都在林場,如何讓林場的村民們過上好日子,是他最大心愿。
大城市的生活,陳興杰倍感不適應,他不愿意低三下四的求人,也不會阿諛奉承的巴結領導,他在職場就像個“怪人”,和別人格格不入,他努力過融入,卻發(fā)現終究不行。
陳興杰清楚回林場,一定會和妻子林曉晴產生矛盾,可是他的心已經不在城市中,與其的自欺欺人待在大城市,只會讓他在現有的環(huán)境中備受折磨,陳興杰不是能忍受將就的人,他最終不顧反對回林場,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顧長山得知陳興杰回來,感到欣慰,他看著陳興杰創(chuàng)辦公司,找投資。
在顧長山的后半生,陳興杰給了他安全感。
在最后的大結局,陳興杰研究了碳資源和農產品,將林場推向了市場,解決林場的就業(yè)問題和經濟問題,成為了林場名副其實的企業(yè)家。
我們總問,讓孩子出去讀書,到底是為了什么?
我想,應該是讓孩子們除了用知識改變命運,更是希望孩子們能不忘本,記得自己的根,能為了家鄉(xiāng)出一份力,不負這片土地的養(yǎng)育之恩,成為父輩的榮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