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俄羅斯關于烏克蘭戰爭問題的斗爭居然燒到微博上來了。8月31日,美國駐華大使館官方賬號首先在微博上發表長篇大論,指責俄羅斯退出《黑海谷物倡議》導致烏克蘭糧食無法外運,將使得廣大低收入國家遭受饑荒,挑起了微博”戰火“;俄羅斯駐華使館在9月7日通過微博官方賬號也發表了長篇大論進行反擊;雙方唇槍舌劍吵得不可開交。
這種爭吵自然改變不了什么現實,要改變現實還是需要雙方的政客進行談判,討價還價。
俄羅斯方面提出的主要條件是將俄羅斯農業出口相關的銀行加入SWIFT系統,以便俄羅斯能夠出口糧食,并讓烏克蘭保證黑海上的俄方船舶安全,而美烏一方的條件是俄羅斯無條件放行烏方的運糧船舶通行,其他方面不愿做任何讓步。
雙方之所以在微博上用中文進行這種爭吵,無非是想拉攏中國讀者,在輿論上爭取支持。從結果來看,目前中國網民支持俄方的要多一些,但支持美國和烏克蘭的人也不在少數。
但是美國大使館在文章里提供的關鍵證據有重大缺陷。美國大使館的文章引用聯合國發布的數據,稱“2023年7月17日,俄羅斯以虛假借口退出了《黑海谷物倡議》。這一單方面行動暫停了向全球市場出口近3300萬噸糧食的協議,其中一半以上的糧食和三分之二的小麥是運往發展中國家的”。
三分之二的小麥就是兩千多萬噸,沒有了這些糧食,這些國家豈不要挨餓了?但是打開聯合國提供的數據報表,我們可以發現,黑海糧食最大的五個買家是:中國,進口了800萬噸,西班牙 600萬噸,土耳其 320萬噸,意大利 200萬噸,荷蘭 200萬噸,這些加起來就2120萬噸了,已經占總數的大約三分之二了,中國一家就進口了將近四分之一。真正的窮國的購買量只占一小部分,進口百萬噸糧食以上的窮國就只有埃及和孟加拉國。
這里的關鍵是,中國到底算不算發展中國家或者中低收入國家?在美國大使館的這篇文章里,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是沒有這些糧食就要挨餓的。但是我們中國人可沒忘記,美國國會眾議院在今年3月27日以高達415票贊成和0票反對的絕對優勢通過了一項新的法案,叫做《中國已經不是發展中國家法》。
這項法律草案要求美國政府必須在所有國際組織中將中國視為“中高收入國家、高收入國家或發達國家”,目的是剝奪中國在這些國際組織中享有的發展中國家待遇,取消中國享有的一些待遇,要求中國付出更多貢獻。這法案雖然還沒通過參議院和總統的審核,但如此懸殊的得票率,也反應了美國政界主流的看法。
既然都出臺這個法案了,那美國還把中國算為發展中國家,不愧是國際馳名雙標。怎么對于美國有利就怎么玩兒。
如果排除《黑海谷物倡議》糧食買家中的中高收入國家,真正的窮國購買量確實只有不到3%,俄羅斯方面的數字是正確的,美國撒謊了。這點數量世界各大糧食出口國隨便松一松就能滿足。因此黑海谷物對于窮國是否挨餓來說,真的影響不大。那么美國大使館的這篇文章就基本只是個政治運作了,通過謊言來達到政治目的,這是美國輕車熟路的。
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全世界社交網絡媒體,基本上是由美國控制的。美國Facebook推特(剛改名為X)不必說,就是日韓的Line、Kakotalk之類也都是聽美國話的;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最愛使用的Telegram,其創始人也是俄羅斯互聯網巨頭mail.ru的創始人,因為反對普京而離開俄羅斯到中東地區創業,這才有了Telegram,因此別看俄羅斯的政治團體也能在Telegram上發聲,但是想封就封。
只有中國的互聯網媒體相對獨立,微博雖然在美國上市,但是主要市場在中國,受中國法律管轄,俄羅斯方面能夠正常發聲。這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不受美國政府控制的社交媒體了。
當然了,辯論的目的從來不是說服對方,而是爭取觀眾。兩家這么賣力的在微博上互噴,從側面也說明,中國的影響力是不可忽視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