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化的發展,相信大多數朋友應該都經歷過信息被泄露的苦惱。
日前,馬自達發布聲明稱,該公司內部系統服務器遭到外部入侵,導致公司員工及合作方人員的姓名及電話號碼共計約104732份信息可能被泄露。
同時還表示,截至目前,沒有發現個人信息遭到濫用的情況,可能被泄露的信息中不包含顧客信息。
怎么發現泄露的?
事件起因于 9 月 6 日,浙江寧波一網友爆料,在網上瀏覽馬自達汽車官方網站時,該網站自動跳轉出黃色網站頁面,且網站內充斥著大量的涉黃影視劇。網絡曝光的視頻顯示,該網友點入的是 " 一汽馬自達 " 頁面。
對此,有媒體聯系了馬自達(中國),其工作人員回復稱,將向 IT 部門核實此事,并記錄相關信息,調查結果將向記者反饋。
當天下午,長安馬自達客服人員表示,目前長安馬自達已與一汽馬自達合并,原一汽馬自達的官網已經不再使用,不排除被盜用的情況出現。
當天晚上,馬自達發布聲明稱,有非法網站冒充 " 長安馬自達 " 官網,公司已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警,并將有關情況反饋至搜索平臺。
馬自達在本次聲明中稱,在外部安全專家進行調查的過程中,公司需要時間來確定影響的程度,因此,公司就延遲發布公告表示歉意。公司已就此事向警方報案,并向個人信息保護委員會進行了必要的報告。馬自達承諾將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以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多家車企曾陷數據安全風波
值得注意的是,關于信息泄露的問題不單單只有馬自達遭遇到。
今年 5 月,豐田汽車表示,從2013年11月至今年4月,由于人為錯誤,豐田云平臺系統的賬戶性質被設置為“公共”而非“私人”,這導致車輛的地理位置、識別號碼等數據處于開放狀態,但目前沒有惡意使用的報告。
目前,豐田已對設置進行更改,用戶可照常使用云服務。據悉,受此次事件影響的車輛范圍僅限于日本境內,包括注冊豐田G-Book等服務的大約215萬用戶,以及豐田旗下品牌雷克薩斯的部分車主。
對于為什么十年之久才發現這一疏漏,豐田方面表示是因為豐田云服務缺乏“積極監測機制”,今后將引入持續審核云服務設置的制度,并在數據處理規范方面嚴格培訓員工。
同月,特斯拉因內部員工數據泄露事件也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據了解,特斯拉是在媒體那里得知了這場信息泄露事件的。
值得一提的是,該媒體主動聯系了特斯拉,稱有人給該報獲得了大量來自特斯拉內部的保密信息,但報紙不會發布其中的個人信息,也不會違法使用這些信息。
不過,該媒體當時仍披露了這次信息泄露中的部分情況。據悉,被泄露的信息數據量多達100G,里面不僅有大量在職員工和前員工的個人信息(含姓名、住址、電話、電郵、薪資)——包括特斯拉老板馬斯克自己的社保號碼也在其中,也有客戶的銀行信息等個人信息,還有2400條對特斯拉車輛突然加速問題的客戶投訴,以及1500條對剎車問題的投訴等等。
而特斯拉通過調查發現,這些信息是被公司的兩名前員工違規獲得并泄露給媒體的,有超過7.5萬人在這次事件中被影響。特斯拉還稱,公司已經對這兩名前員工提起訴訟,并會致力于保護好個人信息。
除此之外,大眾汽車也曾發生過信息泄露事件,2021年大眾汽車因一家供應商將客戶數據“未經保護”地留在互聯網上。
大眾汽車及其子公司奧迪以及位于美國和加拿大的官方經銷商都曾使用這個供應商的服務,使得大約有330萬名客戶或潛在買家的數據遭泄露,具體信息包括:姓名、地址、手機號碼、郵件以及部分駕照號碼、車牌號碼、貸款號碼等。
除了國際車企,國內的造車新勢力也曾受困擾。去年12月,蔚來公司收到外部郵件,聲稱擁有蔚來內部數據,并以泄露數據勒索225萬美元等額比特幣(約合1570.5萬元人民幣)。
在收到勒索郵件后,公司當天即成立專項小組進行調查與應對,并第一時間向有關監管部門報告此事件。
經初步調查,被竊取數據為2021年8月之前的部分用戶基本信息和車輛銷售信息,不涉及車輛使用中產生的數據以及車輛的駕乘或遠程控制。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以上車企,還有沃爾沃、通用、寶馬、奔馳等也都出現過類似的情況。
在燃油車時代,汽車收集上傳的數據較少,所以整體還好。但是現在汽車越來越智能,搭載了大量的傳感器、攝像頭、智能導航系統等,無不存在著用戶數據泄露的隱患。
馬斯克就曾公開承認,通過車內攝像頭監控駕駛員行駛狀態。
有分析稱,一輛智能網聯汽車每秒產生的數據在8G左右,每天至少可以收集10TB左右的數據。這些數據對于汽車制造商、移動運營商、保險公司和其他服務提供者來說,具有巨大的價值。同理,此類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竊取并販賣,其危害也可想而知。
正因為此,針對智能汽車的數據安全,國家已經有相應的立法規劃。相關部門陸續出臺了《汽車數據安全管理若干規定(試行)》、《關于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的意見》、《信息安全技術網聯汽車采集數據的安全要求》等法規,旨在加強在車輛數據安全、網絡安全、功能安全和預期功能等方面的管理。
但另一方面,作為用戶數據收集和管理的直接關聯方,車企在關注車輛硬件安全的同時,顯然也急需加強對數據安全的管理。
最后,大家都遇到過哪些奇葩騷擾電話或信息?歡迎下面留言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