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紅色的“關注”按鈕,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上世紀七十年代,內蒙古一拾荒老人意外撿到一根重七斤的鐵棍。
看那鐵棍上鑲嵌著黃金,他索性將鐵棍熔煉后賣掉,成了當地難得一年的萬元戶。
誰知專家得知消息后趕來,表示,這不是鐵棍,而是價值三個億的寶貝!
那么,這根鐵棍到底什么來歷?它又為什么值三個億?
意外撿到寶
撿到鐵棍的拾荒老漢姓王,大家都叫他王老漢。
王老漢的子女都已經長大成人,但他不想給孩子們添負擔,因此一直以拾荒為生。
他每天一大早就會出門撿廢品,直到很晚才會回來。
這一天王老漢正常的出門拾荒,誰知他大老遠就看到草叢里,有個閃著光的鐵棍。
這可吸引了王老漢的注意力,他趕緊跑了過去查看這個鐵棍。
在擦掉了表面的一層土之后,王老漢發現這個鐵棍不一般,它上面不僅有著金色的小顆粒,還刻了一些王老漢不認識的圖案。
當時的王老漢并沒有覺得自己撿到了寶,只是想著這個鐵棍這么沉,拿回去賣掉一定可以賣個好價錢。
圖1
于是他便背著鐵棍就回了家,一到家王老漢就拿著鐵棍稱了起來,竟發現它足足有七斤重。
這可讓王老漢高興壞了,他立馬拿著其他的廢品和這根鐵棍去了收廢品站。
結果對方一看這根鐵棍,表示這根鐵棍并不純,里面可能含有別的東西,看著黃黃的可能是黃金。
由于拿不準主意,對方也不敢把鐵棍給收了,于是便告訴王老漢,讓他拿到城里面的收金店去看一看。
一聽這話的王老漢十分意外,他雖然知道金子值錢,但活了這么多年,他還真的沒見過金子長什么樣,也不知道怎么鑒定是不是金子。
但王老漢覺得是廢品站的老板想多了,因為金子都是按克賣的,他這個可是七斤,要是真的是金子,那豈不是一夜暴富了!
于是他便把鐵棍拿回了家里,并跟老伴分享了這件事。
圖2
誰知王老漢的老伴聽了之后就兩眼放光,她悄咪咪的告訴王老漢,這個說不定還真是個寶貝,總要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嘛!
機緣巧合成為萬元戶
在老伴的支持下,王老漢隔天便帶著鐵棍來到了收金店,誰知對方拿到手里仔細查看,隨后便眉頭緊皺的告訴王老漢,里面的東西確實是金子不錯,但就是濃度還不夠純。
王老漢不明白金店老板什么意思,就表示讓老板看著辦吧,最后值多少錢給自己就可以了。
于是老板便按照給王老漢的建議,把鐵棍給融化提純了。
弄了很久之后,老板最終把七斤的鐵棍融化,提純出了四斤的黃金,隨后老板便告訴王老漢可以把金子按照市場價格賣給自己。
王老漢一聽金子的重量,頓時呆在了原地,他只知道一克金子多少錢,如果按照四斤的話,那自己豈不是晚年發橫財了!
圖3
看到王老漢呆在那里,老板便直接拿出了現金,并給王老漢說自己給他一萬兩千元,這個金子就賣給自己。
王老漢撿一天廢品才能賺個幾毛錢,誰知一個平平無奇的鐵棍,竟然價值上萬元,真是天降橫財!
于是王老漢激動的話都說不清楚,他一個勁的感謝老板,并拿著錢回了家。
在回家的路上,王老漢還是不敢相信自己發財了的這個事實,但他看著手里面的錢,心里想的卻是如何花掉它們。
還沒回到家,王老漢便沖著家里面喊到出大事了,他的老伴不知道什么情況,趕緊跑出來詢問,誰知卻看到王老漢笑得合不攏嘴。
王老漢的老伴見此以為他受了什么刺激,便趕緊把他帶到屋子里坐下。
看到老伴焦急的模樣,王老漢也不再賣關子了,他直接把一萬兩千元給拿了出來,擺在了桌子上。
見到了錢的老伴,和王老漢的反應是一模一樣的,她不可置信的盯著王老漢,拿著錢在手里使勁的看。
圖4
老兩口就這樣高興了很多天,才適應了這個天大的喜事。
隨后兩人便覺得辛苦了一輩子,要把這筆錢好好的花出去才行。
于是他們不僅找人把房子給裝修了,還買齊了各種家具,這一變化讓全村的人都震驚了,王老漢作為拾荒老人,哪來的錢買這么多家具的呢?
變化之大引來專家
村民人議論紛紛,認為王老漢是不是把養老錢給拿出來買東西了,但即使是這樣,他的那點積蓄肯定也不夠。
此時賣廢品的老板表示,那天王老漢找自己賣鐵棍,誰知那根鐵棍可能是黃金,這樣一看還真是。
聽到了老板這樣說,村民們才反應過來,原來王老漢是撿到黃金發財了。
在得知了村里的議論后,王老漢也并沒有藏著掖著,他認為大家都是老鄰居了,分享這些也沒關系。
于是他便告訴大家,自己撿到的不僅是普通的黃金,更是重達四斤的黃金!
村民們一輩子生活中村子里,自然是沒見過這么黃金,但他們知道這一定能賣不少錢。
圖5
王老漢也表示,他賣了一萬兩千元,此話一出全村都沸騰了,要知道十里八鄉資產上千的人都少之又少,更別說上萬了。
也正是因此,王老漢成為了附近唯一一個萬元戶。
從此之后,王老漢也再也沒有出去拾荒,而是在家里裝修房子,要么就是和老伴去城里面閑逛。
這種舒服的日子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嫉妒,有些人覺得王老漢這么幸運,說不定鐵棍并不是黃金,而是他拿了國家的東西。
但不管怎么說,王老漢確實是成了萬元戶,并且此事還傳的越來越遠。
當時城里的萬元戶都是不多的,而一個農村老人撿到四斤黃金成為萬元戶的事情,則更加的少見,誰聽說了都得震驚一會,城里面的專家也不例外。
專家前來調查
專家之所以在意這件事情,是由于當時王老漢所在的地區剛好是新開發出來的一個古物區,專家在那段時間發現了很多幾百年前的文物。
而老人拾荒經過的地方肯定很多,說不定這個鐵棍,就是一個文物,只不過是老人不知道所以把它賣了。
圖6
懷著疑惑專家來到了王老漢的家里,并且發現他的家被裝的很是豪華和敞亮。
于是專家便詢問王老漢,他是在哪里撿到的鐵棍。
對于專家的到來,王老漢是十分意外的,他沒想到一根鐵棍,竟然會牽扯到文物,雖然王老漢沒什么文化,但他知道文物的重要性,因此如實的回答了專家的問題。
在經過幾個小時的交談后,專家更加確定了他們的猜想。
可是由于鐵棍已經被融化掉了,沒有辦法看到實物,于是專家便讓王老漢仔細回憶鐵棍的具體樣子,并一五一十的描述出來。
隨后專家便跟著王老漢來到了他煉金子的店里,金店的老板在看到是專家后,很配合的拿出了熔煉金子所剩下的碎屑。
收集完這些信息后,專家便回到了工作室進行研究,有結果的話就會告訴王老漢。
走之前王老漢表示愧疚,他并不知道一根看起來平平無奇的鐵棍可能是文物,并且又告訴了專家一個細節,那就是鐵棍上面印著看不懂的圖案。
圖7
真相大揭秘
按照王老漢所描述的樣子,以及那塊區域所挖出來的其他寶物進行推測,專家已經有了大致的研究方向。
特別是金子的重量達到了四斤,要知道在古代,平民肯定是用不起的,這就說明了這根鐵棍的擁有者是一位有身份的人。
而當時內蒙古的區域,追溯到千百年前,最常生活的應該是匈奴,這也是為何王老漢會說鐵棍上有看不懂的圖案的原因。
因為當時的匈奴并不使用文字,而是會通過圖案的方式把想要描述的給刻下來。
按照這種推理,并鑒定了鐵棍所剩下來的碎屑后,專家認定了文物的價值,并表示按照價值來講,它至少值三個億!
可是說什么都晚了,畢竟文物已經被王老漢給融掉了。
對于這一結果,專家們感到十分痛心,他們對王老漢進行了批評教育后,便離開了,此事讓王老漢也十分過意不去,他也明白了以后撿到不確定的東西,要第一時間上交給國家。
圖8
其實像王老漢的這件事,不只是第一次發生了,我國很多地區都有文物的出土,但由于許多民眾并沒有保護文物的觀念,因此就造成了文物的損失。
文物的價值并不是值多少錢,而是它是研究歷史上某一階段的直接證物,并且在研究完成之后,還會放在展廳供所有人觀摩。
因此文物不是私人的,而是國家的,也是全體民眾所共同享有的,它的存在就濃縮了古人的智慧結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