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虛此行》走至今天,離不開每一個觀眾的喜愛與支持。正如片中小尹所說,哪怕只有一個人看到也有意義,因為有你們才真正的“不虛此行”。
9月20日,電影人藤井樹和《不虛此行》編劇、導演劉伽茵,領銜主演胡歌,主演吳磊、甘昀宸,一同在直播間與每一位支持和喜愛電影《不虛此行》的觀眾暢聊臺前與幕后,分享喜悅與感動,感謝每一個你的看見。
9月15日,【藤井樹說電影】直播間也與《不虛此行》編劇、導演劉伽茵,兩位資深電影博主:遠見電影院的遠叔叔及宣和一人,深度探討過《不虛此行》的創作初心。
今天我們將兩場直播的精彩內容集結放送,希望更多觀眾喜歡這部電影,從這部電影里感受到自己。人生的不虛此行,唯有自己定義。
下面是直播精彩內容的整理綜述,更多詳情可點擊微博直播回看。
是什么吸引你而來?
胡歌:可能跟我的個性也有關系,我一直在問自己:我在追求的是什么?在我讀到這個劇本、看到這個人物的時候,我已經料到它不會成為一個所謂的爆款,但我真的喜歡。
對我來說,它是一個非常珍貴和難得的劇本,跟我前兩年生活當中的經歷也有關系。就像導演說的,聞善身上最可貴的品質就是認真,我覺得認真對于現在這樣一個浮躁或者說快節奏的大環境下,是特別難得和珍貴的。我跟導演接觸以后,發現劇本中的人物和這個主創團隊給我的感覺是一致的,所以我算是遵從了內心,參與了這部電影。
劉伽茵:這是一部說“沒關系”的電影,它確實沒那么熱鬧,但有的時候生活就是這樣,不熱鬧不意味著沒有起起伏伏,也不意味著它沒有那種一幕一幕的感動,更不意味著它不值得被書寫。
我覺得一定程度上,它可能是一種創作本身的規律,一些作品它有這樣的特性,會找到自己的觀眾,對于在這部電影里能夠看到自己、獲得力量的觀眾來說,它也是寶貴的。
我知道這部電影其實鼓勵了很多不擅長表達、或者說不敢表達的人,比如前幾天在北京的一場觀影團活動,現場一位非常i的女孩,她鼓足勇氣站起來表達,我作為老師,從她的氣息里都能夠感覺到她是課堂上從來不會舉手發言的那種同學,但她那天勇敢地表達了對這部電影的喜歡,還送給我一面錦旗,上面寫了“人生海海,不虛此行”。我覺得電影當中有一句話非常點題,“就算只有一個人知道,也有意義。”
甘昀宸:那個時候我沒有工作,沒有太多選擇的空間,這部電影找到我,我特別開心。當我讀完劇本的時候,我跟導演說,這個劇本我是跪著讀完的。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很多時候我也是靠著寫劇本、做策劃的工作來養活自己,至少有五年,我沒有見過這么好的劇本。
當我看到它的時候,我覺得這是一個那么真誠、那么質樸、那么細膩的文本,似乎讀了好多人的人生。它很平靜,又很厚重,沒有任何閱讀上面的障礙,我覺得就跟電影最后的呈現是一樣的。我在里面看到的每一個人,都非常生動而鮮活,他們可能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但總有一股力量,襯托和滋養著他們好好活下去。雖然關于死亡,但其實這是一部講如何好好活下去的電影,它真的會溫暖到很多人。
吳磊:看劇本的時候非常感動,讀著文字就能感受到這是一個溫暖的劇本,合上最后一頁的時候,就知道要演“小尹”這個角色了。
除了劇本的動人,我覺得導演也很有魅力,這個劇組的氛圍,和這部電影呈現的氣質非常吻合,真的很棒,不虛此行,是一部值得大家認認真真去看的電影。它可能沒有那么熱鬧,但它很走心,會帶給你不同的感受,我相信大家只要看過這部電影,都會有很多自己的體會。
人生起落,皆是常態
藤井樹:在看這部電影之前,很多人討論它可能會像《入殮師》,而我的預期對應的電影是《海邊的曼徹斯特》,一個人心里永遠有一個洞,那個洞不時地呼啦啦響,有時它會吞噬你,有時你又和它共處和自恰,但你會帶著那個傷口活下去。
本著這樣的預期,在看《不虛此行》的時候,我覺得導演是非常溫暖的人。聞善有這樣、那樣顯而易見的問題,但無論是小尹、潘聰聰還是邵金穗,都給了他很多活力,小尹明顯比他陽光、開朗、熱情;潘聰聰也是一個自來熟,很愿意幫助他、向他釋放善意;更不用說金穗是那種主動性很強、很愿意去主導關系的人;包括還有方阿姨這樣的角色,導演用善意和溫暖把聞善包裹住了,不斷地用這樣的人和關系滋養著聞善。
聞善看起來很笨拙,某些時候不太靈光,他不斷地旁觀死亡和逝去,深入地了解一段又一段人生的終結,快速地跟陌生人建立私密又準確的連接。寫悼詞這件事是一個很鄭重的工作,我看到有網友說,聞善已經不是一個具體的角色,它變成了一個形容詞。我現在進入了“聞善”的時刻,就是你真的聽進去了別人的話,我覺得這是很妙、很溫暖的一件事。
劉伽茵:我想表達在這樣的城市里面,仍然可以有人和人之間的交流,我們可以真正地了解一個人,我們也有可能真正地被了解,我想展示人和人關系的這種溫度,隨之而來的,我希望能帶來一種安慰。
之前在路演的時候,我說過加油已經很多了,但這個電影表達的是“沒關系”。我覺得這種安慰真的很重要,它當然也是從我自己生活當中來的,我會感覺到,很多時候我們很難了解別人,也很難被了解。當你心里面有事情的時候,當你挫敗了、失落了的時候,不知道怎么辦,因為不希望父母擔心,所以報喜不報憂;說給朋友聽,得到的回應是都會過去的,你還是要積極一些、堅強一些;你知道朋友也在努力地安慰你、和你交流,但必須要承認,其實最終你還是一個人坐在那,帶著你所有的問題和困惑。
很多時候我覺得安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安慰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安慰是從你說的話,有人真的在聽,安慰是從真正的交流開始的。所以我希望這個電影能讓觀眾看到自己,不是具體地看到自己,而是你知道你也有這樣的時刻,我相信這是安慰的一種。
聞善在經歷了所有的這些之后,他能夠重新找到接納自己和面對自己的方式,他在傾聽和進入別人的生活及人生的時候,其實在不斷地觀照自己,他并沒有說我一定要鼓足勇氣、充滿干勁,不是這樣的,他只是認知到這是很多種人生狀態和生活方式之一,接納自己非常重要。我們不能要求或者期許自己成為另外一個人,我們為什么要成為另外一個人呢?你就是你自己,你一定可以找到你自己的那個方式,它不一定是要通過最主流的所謂加油或是堅強,我覺得不是這些詞,而是多聽自己的聲音,多去感受生活中向上的東西。
遠叔:嚴格意義上說這部電影我看了兩遍,第一遍是在上海電影節期間,那時整個影廳都是媒體和電影的資深愛好者,大家很快地進入這個故事,群體的感應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對這個故事的觀感,這也讓我反倒離這部電影沒那么近。電影上映之后,我又完完整整、安安靜靜地看了一遍這個故事,認真地思考了電影當中的表達,這種狀態讓我覺得很舒服。
《不虛此行》的故事不算輕松,它的治愈力并不是通過人物的經歷來完成,我們在電影里看到某一個或是某幾個人物遭遇著痛苦,他嘗試勇敢地面對,但并沒有因此就立刻走出陰霾。更多的,它其實是給了人勇氣,讓我們去面對痛苦,并且認真地承認自己正在經歷著這種痛苦。從這個層面來看,這是很難得的一部作品,教會我們放下心頭的一些東西,面對生活,轉向成長。
宣和一人:在二刷時候,我突然想到,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是聞善,人就是自己成全自己,自己定義自己,自恰很重要。我很喜歡電影中的幾處閑筆,一個是方阿姨拍聞善的背,讓他挺胸抬頭,老人們經常會這樣,這個細節非常好;還有一點是礦泉水瓶,帶拎頭的這種大瓶裝,做編劇的人、上課的學生,都會拎著這個,行內的人可以精準地領會這一點,這是非常細膩的生活化處理。
電影里方阿姨講述她年輕時從上海到北京的故事,我們現在的人,從上海到北京,且不論飛機,就算坐高鐵,四個多小時一定到了,中間只有幾站;而方阿姨,她緩慢地把每一個站名都報出來,那種人之將死的從容,敘述自己年輕的過往,人生的傳奇故事。火車一站一站地報,人生階段一點一點地回望。
漫畫占據了整個大銀幕,那段路那么遠,她講述的不是站點,而是她的人生有多么難,那種帶著孩子的困苦,她是如何經歷了這一生。我們觀眾看著看著,也有了不一樣的感受,以前的火車,真的很慢很長,就像是人生一樣。
想要繼續了解本次兩場關于《不虛此行》的深度交流的朋友們,可以移步微博,關注@電影人藤井樹 點擊回看直播全部內容,精彩不容錯過!
下一場,我們繼續暢聊!
添加微信拉你入群!(備注: 觀影團)
在我們的觀影群內
和各位團友聊八卦、電影、電視、綜藝…
嘮嘮各種娛樂文化
各種觀影和周邊福利享不停喔!
微博:@藤井樹觀影團2011
公號:藤井樹觀影團
豆瓣:藤井樹
點擊下圖,查看往期熱文!
“藤井樹觀影團”已同步入駐平臺
| 微博 | 豆瓣 | 今日頭條 | 企鵝號 | 搜狐號 |
| 騰訊新聞 | 什么值得買 | 淘票票 | 貓眼 |
| 抖音 | B站 | 西瓜視頻 | 小紅書 | 騰訊微視 |
合作、投稿、咨詢請聯系:17717464097
轉載聲明:原創文章請注明作者及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