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艾菲的理想
來源:艾菲的理想
1
戴爾·卡耐基曾在書里講過他的真實故事:
當我最初從密蘇里州的玉米地來到紐約時,上的是美國戲劇藝術學院。
我向往成為一位演員。
我當時有個自作聰明的想法,認為那是一條通往成功的捷徑。我覺得這個方法簡單易行、絕對完美,真搞不懂那些成千上萬野心勃勃的家伙怎么會想不到。
這個想法就是:
我要好好研究當時的著名演員,看看他們是怎么取得成功的,接著我會模仿他們每個人的優點,并把自己變成集各家優點于一身的閃亮之星。
多愚蠢??!多荒謬?。±速M了幾年的生命去模仿別人之后,我這顆來自密蘇里的榆木腦袋才終于明白,我只能做我自己,而不可能變成其他任何人。
那樣一次慘痛的經驗本應該讓我吸取終生難忘的教訓的,可是沒有,我沒做到。
我實在太愚蠢了,必須得再經歷一次才行。
幾年后,我著手寫一本針對商務人士公眾演說的書,希望它成為這方面最好的一本。
但我又有了和以前當演員一樣的愚蠢想法。我準備把很多其他作者的觀點都“借”過來,糅合到一本書里,使它無所不包。
于是,我找來了幾十本有關公眾演說的書籍,花了一年的時間把他們的思想融入我的書稿中。
可最后,我發現自己又做了一回傻瓜。
這本拼湊了他人觀點的大雜燴牽強而乏味,沒有哪個生意人愿意費勁去讀完它。
所以,我把這一年的心血全部丟進廢紙簍里,從頭再來。
這一次,我對自己說:“你只有做回你自己,戴爾·卡耐基,不管你有多少缺點與不足。你不可能成為其他任何人。”
于是,我放棄綜合別人觀點的念頭,卷起袖子,做了我最初就該做的那件事:
以自身的經驗、觀察和判斷為基礎,從一個演說者和演說教師的角度,寫成了一本關于公眾演說的教科書。
其實,像戴爾卡耐基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卓別林,最開始拍電影的時候,導演堅持要他模仿當時非常有名的一個德國戲劇明星,結果一無是處,直到他展現出自己的本色,才漸漸成名。
鮑伯·霍普,之前很多年都在唱歌跳舞,結果毫無建樹;直到他進行插科打諢的本色表演之后,才逐漸走紅。
威爾·羅杰斯,原本在一家雜技團表演轉繩節目,很多年都沒說過一句話,一直反應平平,后來他發現了自己的幽默特質,于是在轉繩中插入連珠妙語,并因此成名。
愛默生在他的散文《論自助》中說道:
“每個人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遲早會認識到,嫉妒就是無知,模仿無異于自殺。因為無論好壞,人都必須堅持做回自己。雖然廣袤的宇宙充滿美好的東西,但只有耕種自己的土地,才能收獲自己的玉米。上天賦予人的能力是獨一無二的,只有你自己嘗試過,才知道這些能力到底能實現什么?!?/strong>
是的,不論我們多么努力,都只能做自己,我們能做的就是成為更好的自己,終其一生,我們都永遠成不了他人。
2
其實,不論是環顧左右,還是躬身自省,你會發現,很多人包括我們自己,每天都在羨慕別人,拼了命的想要成為別人。
在這種認知下,所做出的行為就是:不斷補短板,卻對自己的特點與優勢視而不見。
在喬布斯離世前,他任命蒂姆·庫克做自己的接班人。
然而,公司內外很多人都覺得,庫克缺乏創意,缺乏遠見卓識,沒有領袖氣質。
而且,庫克在蘋果長期負責瑣碎繁雜的供應鏈和運營管理,一直躲在幕后,從未出現在任何產品視頻中,毫無公眾知名度。
同時,他也缺乏那種雷厲風行殺伐決斷的氣場。
他和喬布斯的風格差別很大,怎么可能做好喬布斯的接班人呢?
果然,在喬布斯去世后的2012年3月,庫克主持了iPad3的新品發布會,他的表現非常糟糕,非常不自然,眉頭緊鎖,毫無興奮感。
如果把他的表現與富有人格魅力的喬布斯相比,實在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這一次的失敗進一步加重了大家對他的質疑。
那么最后,庫克究竟是怎樣轉危為安的?
他的策略就是:揚長避短。
他沒有喬布斯那樣面對大眾侃侃而談、充滿魅力的天賦,這點不但不是庫克的天賦,反而是他的短板。
因此,即使為此花費很多時間精力,請世界知名的演說家做教練,他也絕無可能達到喬布斯那樣輕松自在、魅力四射的境界。
所以,他沒有把精力放在彌補這個弱勢上。相反,他繼續發揚自己在供應鏈管理和公司運營方面的優勢。
至于產品,有喬布斯的遺產,還有首席設計師喬納森帶領的產品團隊。
只要推出一款足夠強大、足夠吸引人的拳頭產品,再加上生產、銷售、配送方面一如既往的良好配合,就足以重新振作蘋果的市場形象。
你看,如果非要做第二個喬布斯,等待庫克的就只有失敗,幸好他很聰明,他知道自己的天賦所在,知道只有發揮天賦才是成功之道。
不僅是庫克,縱觀歷史上那些著名企業的CEO,你會發現他們各有各的天賦與長處,也各有各的弱點與短板,比爾·蓋茨、巴菲特、喬布斯、馬斯克、韋爾奇、蘇世民、詹姆斯·基爾茨......
哪個與哪個又是一模一樣的呢?
3
蒂姆·庫克給我們做出了好的榜樣,那就是揚長避短。
既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和弱勢,與其花大量時間精力不斷彌補弱勢,還不如借助自己的內部之勢,也就是天賦,聚焦和強化它們,從而獲得成功。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的天賦/特點,并順應天賦/特點的方向,在事半功倍的通道里,按照科學的方法,進行壓倒性的刻意練習,從而把天賦/特點發展成優勢。
最終,就能創造出十倍百倍陡峭的成長曲線,實現最大的效能以及最佳的成長曲線。
一生何其短也,把你的天賦/特點打磨成優勢,從而進入人生成功快車道,就需要數年之功,哪里還輪得上挪出時間精力天天去補短板?
那么,具體怎么做呢?
優勢來源于天賦/特點,所以,要首先找到自己的天賦/特點,將天賦/特點打磨成優勢,以獲得最終的成功。
什么是“優勢”?
不是隨便什么天賦/特點能被稱為“優勢”,而只有在這個天賦/特點的幫助下,你能反復的、成功的、愉快的做成某類事情的時候,這個天賦/特點才能被稱為優勢。
比如:我有一個天賦/特點是思維,也就是愛思考,它現在已經是我的優勢了。
對于這個天賦/特點的發展,我非常專注的用了幾年時間,才終于達到了現在的優勢水平。當成為優勢后,我就能夠總是寫出有深度的文章,寫出有深度的書,設計出有深度的條理清晰的課程。
而不是偶爾寫出一篇有深度的文章,或偶爾做出一門有深度的課程。
當你找到自己的天賦/特點后,一定要沿著正確且科學的方法,做出集中火力式的壓倒性投入,從而把它打造成優勢,并助你走向成功。
這就好比在一個豐富的煤礦進行深度挖掘,要比在多個貧瘠的煤礦不停轉換,收獲多得多。
這才是正確的策略。
那么,對于自己的弱勢,是不是就拋在一邊了?
并不是。
對于弱勢,我們也要通過科學的方法進行管理,讓它不要阻礙我們目標的實現。
但是,并不需要像“補短板”策略那樣,一直把主要時間和精力都花在彌補自己的弱勢上。
如果你選擇“補短板”的人生策略,那么,通過努力你也可能實現“及格”或“良好”的水平。
但是,因為你做的事并非自己的天賦/特點所在,所以,無論如何你也無法臻至“出類拔萃”的境界,不僅如此,你還會時常感到痛苦和內耗。
決定一個人發展下限的,是你的努力,努力可以讓你實現“及格”或“良好”;而決定一個人發展上限的,是你的天賦/特點,天賦/特點加上科學的方法和努力,才能幫你進階到“出類拔萃”的境界。
研究表明,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天賦/特點,而且任何時候去發現和探索都為時不晚。
與其仰望別人的光,不如走好自己的路。
生而為人,我相信每個人都有理由找到自己的路,綻放獨一無二的光。
唯有如此,才能不負此生。
———— e n d ————
預約咨詢,請掃碼添加工作室微信!
若杉
若杉心理創始人
暢銷書籍:《停止內耗》
《閱己:做自己的心理顧問》
人生最大的理想:
見不同的人、聽不同的故事、寫不同的文章
我們的咨詢室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Slide for more photos
心理咨詢預約
微信預約:ruoshanxinli
電話預約:19910780529
選咨詢師請前往菜單欄”心理咨詢“欄
或直接聯系工作室:ruoshanxinli
小紅書@心理咨詢師若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