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行業,正在迎來新的業態變化。
中秋、國慶的雙節促銷活動早已落下帷幕,隨著各電商平臺和統計機構的研報陸續發布,家電消費走向也清晰擺放在所有人面前。
整體來看,雙節期間家電消費延續了穩定增長勢頭,但或許是因為旅行消費聚集了消費者太多的時間和規劃,家電消費并沒有給人太多的驚喜。至少和往年金九銀十的消費旺季對比,今年的家電行業顯得格外平靜。
結合市場環境和各個家電廠商的銷售狀況,我們得出以下判斷:
1.消費者對智能化、綠色化的需求,正在催促家電行業加速轉型升級。在這一過程中,大家電轉型空間相對有限,增量空間缺乏想象力,反而是擺脫網紅標簽的小家電,展露出更高靈活的市場適應能力。
2.現階段,家裝家居家電一體化消費趨勢已經形成,面對消費市場的變化,家電行業的未來核心品類,或許正在向小家電靠攏。
一、智能化切割渠道差異,大家電轉型路上的“穩與愁”
作為曾經家電行業的主力產品,大家電正在陷入瓶頸期。
表現較為明顯的,是冰箱、冷柜、洗衣機、空調這四大主要品類,在雙節期間的銷量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不過由于下滑幅度相對較小,仍然保持著整體的穩定。
根據奧維云網的統計數據,雙節期間冰箱銷量同比下降0.2%、冷柜銷量同比下降6.6%、洗衣機銷量同比下降1.6%、空調銷量同比下降1.4%。
值得注意的是,冰箱、冷柜、洗衣機銷量的下降,主要集中于線上渠道,分別同比下降3.2%、16.6%、7.3%。但在線下渠道都呈現出明顯的增長,分別同比上升3.7%、6.1%、10.0%。
而空調的渠道銷售迥然不同,線上銷量同比上升1.3%,線下銷量同比下降3.0%。
這無疑是個很有意思的數據對比。對于關乎“衣食”的冰箱冰柜和洗衣機,實體門店、后續服務等“看得見摸得著”的決策因素,對消費者的影響正在持續擴大。但與“住”相關的空調,反而呈現出迥然不同的消費傾向。
在摩根商研所看來,導致這一消費趨勢轉變的原因,除了核心需求導向外,更重要的還是大家電不同品類之間,對智能化擁抱程度的差異。
從對智能化功能的實際應用來看,聚焦于廚房場景的冰箱冰柜,冷藏、保險等基本功能已經很難再有大幅度技術跨越。各大廠商對智能化冰箱的探索被迫“由內向外”,在冰箱外殼上安裝智能面板,以多功能交互大屏的方式,在傳統冰箱基礎上加裝“平板電腦”。
站在消費者的角度,這樣的智能化轉型路徑,多少有些華而不實,屬于需要現場觀察并體驗,才能進行決策的“表面智能”。
相較之下,洗衣機的智能化表現更具深層優勢。在物聯網家居鏈中,絕大部分洗衣機品牌都實現了遠程操控、傻瓜式操作等功能,在基礎功能外盡可能實現了智能化升級。
但智能化的同時,智能洗衣機的價格也難免會有較大幅度上漲。同時由于現階段技術實力的限制,智能系統和操作系統并不能實現絕對穩定,仍具有不小的后續維修需求,都在加重線下渠道的吸引力。
反觀智能空調,在實現智能調溫、AI管理等技術層面相對“深層”的智能化升級,提升用戶智能體驗之余,智能空調的平均價格相對而言并不算昂貴。中高端層面,格力、美的等頭部品牌價格浮動于2000元至3000元,低價層面,小米也在化身“價格屠夫”,將智能空調價格下限拉至1000元區間。
因此我們認為,大家電市場未來的決勝方程式,或將聚焦于品牌的科技硬實力,以及高智能化基礎上,對產品成本的長效優化。
這或許也意味著,大家電行業生態仍面臨著價格戰的威脅,在整體增長基本保持穩定的同時,行業洗牌期可能正在逼近。
從整個家電賽道來看,美的集團、海爾智家、格力電器“三巨頭”仍把持著行業頭部地位,但在大家電細分市場,目前行業排名前5的國產品牌,分別為海爾、統帥、老板、奧克斯、海信。
此外,還有小天鵝、康佳、創維、TCL等國產廠商的持續追趕,未來的大家電市場,競爭只會越發激烈。
二、美的視作“錯誤”的小家電,被一帶一路拉開千億市場?
網紅身份褪去后,正在暴露小家電早已進入“祛魅期”的事實。
根據主要應用場景和產品類型的差異,小家電大概可以分為三大主要市場:
1.以空氣炸鍋、豆漿機、研磨機為主的廚房小家電;
2.以掃地機器人、洗地機、吸塵器為主的家居小家電;
3.以剃須刀、電動牙刷、吹風機為主的個人護理小家電;
盡管在過去多年間,在空氣炸鍋、掃地機器人等爆款產品的推動下,小家電一度被冠以“網紅”的熱門標簽,但實際上,從零售規模來看,自2020年開始,小家電就開始進入了祛魅期。
根據智研咨詢的統計數據,在2019到達頂峰后,2020年小家電零售規模縮水超過5%。此后兩年間進一步縮水,零售規模以超過10%的降幅,在2022年縮水至約3607.6億元。
其中,以廚房小家電的銷量縮水最為嚴重。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包括電飯煲、電磁爐、豆漿機、電壓力鍋等12個品類,整體零售額約為514億元,同比下降14.1%。反映到具體銷量上,累計零售23744萬臺,同比下降了13.5%。
更關鍵的是,這一下降趨勢仍然延續到了2023年。今年前6個月,廚房小家電的累計零售額只有約275.5億元,同比下降了8.5%。
身為廚房小家電市場份額排名前三的企業,美的、九陽、蘇泊爾在這一過程中遭受了極大的影響。例如美的電器2022年股東大會上,董事長方洪波就公開表示“小家電是美的犯的一個錯誤”“總體約虧損2000多萬元”,并對小家電做出了更新迭代快、生命周期短的“曇花一現”評價。
不過在天眼查可以看到,美的申請的專利中仍包含了不少小家電相關信息,盡管說得很嚴厲,但美的大概并沒有真的放棄對這一領域的探索。
其余兩大主要細分市場中,家居小家電的頭部品牌石頭科技、小米、科沃斯等,個人護理小家電的頭部品牌飛利浦、戴森、飛科等,也都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從市場口碑爆棚的網紅,到如今曇花一現的“錯誤”,摩根商研所認為,小家電熱度快速消退的背后,是流量換銷量打法的不穩定。
縱觀各大小家電品牌的營銷策略,大部分都采取了小資生活概念“種草”后,經由大批量網紅推薦,最終實現網店和直播間轉化的“批量式網紅”鏈路。從打造概念到流量變現,始終缺乏長期價值的錨點。
2023年消費市場復蘇的緩慢,消費者決策過程的理智傾向,已然使得KOL經濟體系陷入失敏境地,流量換銷量的打法遭到短暫封印。至少在找到新的變現途徑之前,小家電在國內市場可能已經觸及天花板。
不過就像老歌唱的那樣,“東邊不亮西邊亮”。盡管小家電在國內的行業地位略顯尷尬,但在海外市場,“一帶一路”的推動下,國產小家電始終保持著高昂的競爭優勢,隨著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小家電出口又將迎來一輪高速增長。
在2021年,國產小家電出口額就達到了518.07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790.30億元。雖然2022年因為國際局勢變化,導致了供應鏈的波動和全球性通脹,出口額下降約57.84億美元,但“一帶一路”的國際合作推進下,2023年大概率將恢復并超過原有份額。
例如人口規模較多的非洲市場,根據Statista公布的預測數據,2023年家用電器市場的收入預計為613.6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4489.22億元。
千億規模的海外市場,足以支撐小家電找回國內市場的增量優勢,而且結合國內消費走勢,小家電的破局答案或許已經近在眼前。
三、一體化行業大趨勢,或將催促家電“向小而生”?
智能家電家裝家居的一體化趨勢,正在快速拉高大、小家電的消費上限。
根據蘇寧易購的統計數據,在今年四季度有全屋裝修需求的用戶,不小一部分都選擇在國慶雙節假期間,提前對前置家電進行了選購。這也帶動了雙節期間,中央空調、全屋采暖、新風等集成類產品銷量同比增長153%。
整體來看,家電和家居家裝的一體化已經進入融合階段。隨著一體化家裝家居的品質標準逐漸滿足消費者需求,出于對便利、省事的追求,家電消費場景化、套餐化趨勢也逐漸成為必然。
家電進入家居家裝一體化套餐服務后,大家電品類將迎來新的場景需求。尤其是以彩電為主的黑電產品,在全屋定制的概念下,銷量可能會迎來小幅度的反彈。
公開資料顯示,從2020年至2022年,中國彩電市場的零售銷量分別為4450萬臺、3835萬臺、3634萬臺。定制套餐的連帶,將緩慢拉高彩電銷量,進而側面帶動彩電換新、升級的市場需求。
同時,作為彩電的替代品,投影儀在線上教育、客廳娛樂等熱門場景的市場份額逐漸走高。2023年第二季度,投影儀銷售規模已經接近14億元,極米、堅果、當貝、愛普生、小米等品牌,更是表現出旺盛的增長勢頭。
與之相應的,攝影機、游戲機等黑電產品,在一體化大趨勢下有機會以“DIY”概念成為全屋定制的參與者,未來市場潛力同樣值得期待。
不過在摩根商研所看來,一體化趨勢家電行業最大的受益者,或許還是小家電。尤其是家居、個人護理兩個細分市場,當一體化限制了消費者對居住環境的參與后,小家電作為生活需求的補充,將釋放更多的可能性。
不同于大家電高價格、高體積的限制,在智能、環保、個性的市場需求下,小家電憑借更靈活的設計冗余和定位匹配,更適合一體化裝修概念的需要。
回顧小家電興起的源頭,是過去幾年間,室外活動受到極大的限制,隨著網購普及和話語權增長,逐漸成為主流消費群體的年輕人們,掀起了室內場景的“宅經濟”“懶人經濟”等概念。
進入2023年后,隨著年輕人活動場景重新回歸室外,小家電的市場定位,可能將逐漸向“減少居家時間”的方向轉進。
這個過程中,廚房小家電的定位可能會進一步遭到削弱。畢竟對于普遍缺乏廚藝技能、吃飯全靠外賣的年輕群體,沒有“宅家”的限制,更不愿意在廚房浪費太多時間。
反而是家居、個人護理小家電,前者可以減少家務處理時間,后者可以加快個人衛生護理效率,進一步釋放可以自由支配的“自我時間”。
無論家電家裝一體化是否會推出套系化小家電配裝,至少在目前階段,智能小家電正在釋放更多的增量可能。
免責聲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內容和已公開的資料信息,展開評論,但作者不保證該信息資料的完整性、及時性。
另: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與否須自行甄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