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三家注·五帝本紀》
黃帝教大家根據(jù)時令播撒五谷、馴養(yǎng)鳥獸蟲魚。黃帝的仁政德行和名聲傳遍五湖四海。
黃帝治理天下,勵精圖治,用耳朵傾聽萬民之聲,用眼睛觀察民情百態(tài),用心體察民眾之需。對江河湖泊山林的資源,黃帝制定規(guī)范,讓人們可持續(xù)性開發(fā)利用,讓各種資源有恢復的時間,使民眾的需求與自然的恢復之間達到一個動態(tài)平衡。
用心、用耳、用眼體察民情,這是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對一位明君的要求。這一原則要求,在黃帝身上最早得到了體現(xiàn)。
同時,德化四海,讓四方民眾都沐浴在國君仁政的恩德之下,也是中國古代文化對一位明君的要求。在中國這種以大平原為主的地形環(huán)境中,天然會導致平原地區(qū)文明向四周山地、高原、草原區(qū)的輻射。這叫“天子居中而四夷賓服”。這也是中國古人最理想的一種天下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