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本新日軍杭州灣金山衛登陸研究】
日軍杭州灣登陸地域-奉賢縣海岸資料〔日軍杭州灣金山衛登陸-劉本新〕
在上海地區西部,有一條西北——東南走向的貝殼沙帶,古稱“岡身”。岡身在本縣的位置,西界約經今鄔橋、胡橋一線(約沿今沙港附近一線),東界約經今新寺、柘林一線(約沿今竹港附近一線)。據出土文物考證,岡身西界為距今約6000年前的海岸線,東界為距今約4000年前的海岸線。
西晉(公元4世紀),本縣海岸線已伸展到約今金匯以東、青村以西的錢橋附近一線。
唐代中期(公元8世紀)、海岸已向東伸到約今梁典、高橋附近一線;到唐代晚期(公元10世紀),海岸線約達今頭橋、奉城以東附近一線。
上述本縣古海岸線均為縱向,略呈西北——東南的弓背形(公元10世紀海岸線弓形較明顯)。到北宋晚期(公元11世紀晚期),現南匯縣的土地陸續成陸,本縣東界已不臨海。自此,本縣海岸線不再是縱向,而成橫向(即杭州灣北岸線)了。
在海岸線向東南伸展的同時,西部大陸南緣曾發生嚴重陸沉。這一陸沉過程持續至清代初期始告穩定。公元10世紀以前先后成陸的今本縣奉城以西區域的陸地內境,漸次被嚙,形成奉城以東地區海岸線向東南進展、奉城以西地區海岸線向北后退的態勢。南宋初期(公元12世紀),本縣海岸線約在今四團鎮、奉城鎮、褚家聚、唐家碼頭和朱家村以南一線。其中,奉城以東地區系10世紀以后新成陸,奉城以西地區系陸沉后杭州灣北岸后移的岸線。
此后,今唐家碼頭以東地區岸線繼續向南伸展,而其以西地區岸線仍在后退,至清代雍正年間開始穩定,并復淤漲,西部岸線也開始向南伸展。今本縣海岸線東部(四團、奉城)已伸展到北距12世紀海岸線8~10公里外的地方,中部(塘外、錢橋)已伸展到北距12世紀海岸線5~7公里外的地方,西部(夾路、柘林、漴缺)重向南淤伸到北距清雍正三年(1725年)始筑的海塘分別為3公里、2.5公里外的地方,已分別超越或接近公元12世紀時的海岸線。
2023-11-14于上海龍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