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對漢惠帝告狀,太后與辟陽侯審食其(yi ji)有染。惠帝當時非常生氣,立即讓人把審食其抓起來了,準備殺了他。
但怎么處理,是個棘手的問題。這涉及到很多問題。
首先,怎么問罪?
不管如何,審食其都是列侯。何況,審食其當時還是丞相,位極人臣。這是不能隨便殺的,當年分封諸侯,漢高祖劉邦是發過誓的,這叫剖符封功臣,還殺了一匹白馬盟誓。當然要說誓詞:“使黃河如帶,泰山若礪。國以永存,爰及苗裔。”(大意是輔佐天子,子孫永享富貴,相互不變心。)
除非造反等罪,殺功臣那就是違背誓言了。
審食其與呂后到底有沒有問題?
這種事很難說,呂后是惠帝的母親,兒子總不好自己去問母親這種事兒。審視其當然是絕不承認的。
呂后當然也不能解釋,這種事兒怎么給兒子解釋呢?她心里也羞愧呀,所以她也不說話。
現在僅憑人嚼舌根子,皇帝就殺了審食其,終究說不過去。
其次,辟陽侯審食其是呂后的寵臣,怎么給母親交代,是個問題。
呂后非常強勢,惠帝劉盈是個很仁慈很軟弱的人。就是因為這種性格,當年劉邦想把他這個太子換掉。因為劉邦覺得他鎮不住這個天下,漢初那些功臣諸侯,都是身經百戰,清一色的狠角色。何況天下初定,事情正多著呢。讓這么懦弱的人當皇帝,那豈不是廢了?
惠帝呢,又尤其害怕母親呂后。劉邦死后,呂后掌權,首先處理劉邦的女人,把戚夫人做成人彘。還叫惠帝前去觀看戚夫人在豬圈里痛苦掙扎打滾的凄慘場景。把惠帝嚇壞了,從此不理朝政,病了,一年多臥床養病。政事交給母親呂后全權代辦。
審食其又是呂后最親近最信任的人。劉邦死后,大事未定。按道理是皇帝主持相關事宜。即便太后垂簾,要商量也得找皇帝呀。但呂后完全不把兒子放在眼里。
她跟審食其商量,要殺掉劉邦留下的全部老臣,包括蕭何、曹參、周勃、陳平等。
可見她完全不在意惠帝這個兒子是否是皇帝。
惠帝要保護9歲的弟弟劉如意,呂后還是能沖進他的寢宮,把劉如意毒死。
惠帝這憋屈,別提了。
再者,大臣們怎么說,會不會造成人心浮動?
這個問題似乎好解決,因為大臣們都討厭審食其,覺得他通過諂媚討好呂后而飛黃騰達,行止不端,人品極差。絕大多數都支持殺了審食其。
但證據呢?總不能開御前會議公開討論這事兒吧。到時候呂后非得被牽扯不好。這又不是后世武則天時代的朝堂,可以公開討論大尺度的問題。
所以,漢惠帝很猶豫。或者說,他在想辦法。
可把審食其嚇壞了。
他通過人找自己曾花大錢而結交的平原君朱建。平原君呢,直接回復:風聲太緊,此案受到皇帝關注,不方便見你。
直接給拒絕了。
審食其徹底絕望了。
平原君卻很有意思,他雖然拒絕了見審食其的人。卻跑去找另一個叫閎籍孺的人。
此人是惠帝的寵臣。他跟惠帝關系好,主要也是討好惠帝。
平原君就說,陛下寵幸你的原因,天下皆知。如今辟陽侯被抓,天下人都說是你給陛下告狀的。這問題不大,殺不殺辟陽侯不重要。你的腦袋怕是不太穩當了。
你想啊,陛下寵幸你,人家要搞你,陛下會為你報仇吧。同理,太后寵幸辟陽侯審食其呀。今天,陛下殺了辟陽侯。明天,太后就找你報仇,找個茬咔嚓了你。
這話很有道理,呂后確實會這樣做。
閎籍孺嚇壞了。
平原君給他出主意:你光膀子去為辟陽侯求情吧,讓陛下放了辟陽侯。這樣對你也有好處,你本來受皇帝寵幸,現在救了辟陽侯,連太后也寵幸你。你的富貴瞬間翻倍,何樂而不為呢?
古人光膀子,叫肉袒請罪,因為向皇帝為此事求情,已是有罪,所以以此表示寧愿受罰,也要進言。
平原君教了幾句話,閎籍孺照著原話去找惠帝說情。惠帝就把辟陽侯放了。
但審食其終究是沒躲過一劫。他躲過了惠帝問罪,也躲過了大臣誅殺諸呂的牽連,卻最終死在一個二貨青年手里。
呂后死后,審食其還是辟陽侯。但由呂后撫養長大的淮南王劉長要找他算賬。劉長是劉邦在趙地隨便睡了一個姑娘生的。但受案子牽連,這姑娘生下劉長就自殺了。孩子就交給了呂后撫養。
漢文帝劉恒上位以后,覺得自己的兄弟被呂后殺光了,就剩劉長一個了,就對劉長寵上了天。劉長每天扛著一個大鐵椎四處打架,他聽人嚼舌根子,說自己的母親當年死是因為審食其沒有出力說服呂后去救。
他直接上審食其家里去,一鐵錐把審食其打倒,割了頭。然后也肉袒找漢文帝請罪。
那么,問題來了:呂后與辟陽侯審食其到底有沒有那種關系?
我覺得沒有!
但我也拿不定。這種事兒,誰敢打包票?
按照司馬遷的說法,應該是沒有。
因為那個嚼舌根子的人給漢惠帝告狀時,司馬遷用的是“毀”,古人把誹謗、說壞話都叫毀。
但問題就在于,惠帝為什么要大怒呢?大概他心里是相信的。或許他自己早就知道呢?
司馬遷寫呂后的態度,也很有意思。“呂太后慚,不可以言”。呂后為什么心里羞愧,不能解釋呢?
不過這句可以解釋。
因為這種事,解釋不清楚,旁人總是寧可信其有。何況,你怎么解釋呢?怎么證明呢?脫了褲子也驗證不了呀!
當年,有人就向劉邦告狀,說陳平“盜嫂受金”,盜嫂,就是跟嫂子不清不楚,盜,可以是偷情,也有采取強制手段的意思,類似強奸。陳平就不解釋,他只對劉邦解釋“受金”(接受賄賂)的事情。
至于盜嫂,他不解釋,因為解釋清楚。解釋了也沒人信。
反正人家告他的是盜嫂受金,并非盜嫂受精,有了證據那就不用解釋了。
以陳平的智計,都解釋不清楚。更何況,母親對兒子?怎么說出口嘛!
有意思的是大臣們的態度,他們覺得辟陽侯“行”不端。就是德行有問題。
這就很難說清楚了,司馬遷對于無法完全確定的事情,總是這樣在文字上玩游戲,讓你自己去判斷。
我們先說惠帝大怒的事情。
惠帝早就認識審食其,而且非常熟悉。因為當年劉邦帶兵離開家鄉反秦創業。留了一個人照看家里父母妻兒,這人就是審食其。
也就是,審食其陪著當時的呂后,以及惠帝,過了好幾年日子。
呂后信任他,是必須的。
后來,劉邦派人去接呂后以及父親。審食其就帶著劉邦的爸爸,呂后,還有惠帝、魯元公主等前去找劉邦。
很不幸,劉邦被項羽打得一敗涂地,拼命逃竄。呂后呢,一腦袋扎進了項羽的追兵懷里,被抓了。審食其陪在他身邊。
這樣,審食其陪著呂后在項羽俘虜營里過了近兩年的痛苦生活。
兩人關系可見一斑。
可能在老家的時候,惠帝就發現母親跟審食其有那么點過于信任親密了吧。
而且,劉邦死后,審食其是常常進宮,與呂后商量大事。
所以,惠帝心里也拿不準。別人一說,他先入為主,惱羞成怒,也未可知。
再說大臣們的態度。
大臣們應該主要是嫉妒,漢代的嫉妒和告發特別多,因為往往告發者會變成下一個利益獲得者。
有人“毀”審食其和呂后,大概也有權力斗爭的意味,因為呂后把權很狠,惠帝是沒有權力的。
大臣們呢,又說不上話,太后太寵幸審食其了。他們認為審食其主要是會諂媚阿諛——這個也是行不端——所以,他們要殺這搖尾巴的舔狗。
以此看來,審食其似乎與呂后沒那種關系。
審食其其實膽子也小,很怕死的,他又不是宋某哲,人家托他照顧家里,他就占為己有。對面可是劉邦呀,不是王寶寶。單看審食其能在巨大的壓力中,既與呂氏保持親密關系,又能聽陸賈、平原君的話,而在誅諸呂的風暴中獨善其身,活下來。就說明他怕死,什么事都收斂著。
那么,跟呂后不清不楚這種事,他大概是不敢干的,那時候這種事兒,不是牽扯一個人的,有可能滅族,漢代很多功臣列侯,最終失去封地侯爵,都跟女色有關系。甚至,人家告你跟侍女偷情,都是大罪,比如漢武帝時期的衡山王事件。
那呂后可是一國之后。審食其大概率是沒這個膽子的,即便呂后主動,他也得拼死不從,不敢從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