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深敬重的這位智者駕鶴西游了,向他致別。
在宇宙的這個時空(地球)懷念他最好的方式就是踐行他的智慧。除了這本著名的《窮查理寶典》,建議大家還可以去搜索他那篇《在南加州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演講》。
在那篇演講文中,老人家分享了他畢生經驗的凝萃,值得我們每一個還未曾活到耄耋之年的人思考和借鑒。摘抄幾條分享給大家:
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樣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讓你自己配得上它。
正確的愛應該以仰慕為基礎。
獲得智慧是一種道德責任。
應該養成言出必行的習慣,懶惰和言而無信是顯然要避免的。
要避免的是極端的意識形態,因為它會讓人們喪失理智。
嫉妒、怨憎、仇恨和自憐都是災難性的思想狀態。
我認為愛比克泰德(Epictetus)的態度能夠引導人們作出正確的反應。他認為生活中的每一次不幸,無論多么倒霉,都是一個鍛煉的機會。他認為每一次不幸都是吸取教訓的良機。
你們生活在應該追求的是盡可能地培養一張無縫的信任之網。如果你們擬定的婚姻協議書長達47頁,那么我建議你們這婚還是不結為妙。
你們一定要非常勤奮才行。
其實,無論經濟、心理、社科、醫學……核心都是哲學思辨,都是對人性的洞察。智慧,對我而言,超越世間一切被人類定義的美德。當一個生命足夠智慧,將自然擁有或者說培養出諸如善良、勇敢、謙遜等等品質。
理由很簡單:“了悟是行動的驅動程序”——所謂知行合一,一定是真正知曉自己的言行可能引發的利害關系,才會付諸不會導致不良后果的行動。而“知行合一難”其實不是知易行難,而是“并不是真的知道”~
希望我們每長大一年,都能離智慧更近一小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