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某運動之風盛行,韓小俠準備主動上交父親韓慕俠留下練武器械,她將這些器械捆在一起送到了附近的陶然亭派出所。
然而,這其中有一把寶刀,卻令她非常不舍。
因為它曾清朝晚期名將僧格林沁親王的寶刀,更重要的是,它還是周恩來總理少年習武時用過的刀,非常有紀念意義。
于是,韓小俠寫了一張紙條,貼在刀上。
紙條上說:“這口刀是周總理使用過的鋼刀,最好能讓我留作紀念,如果不能讓我留存,請不要把它作為一般鐵刀處理?!?/p>
陶然亭派出所收到寶刀后,經(jīng)過研究并請求上級,最終把“僧王寶刀”還給了韓小俠,并囑咐她好好保管。
這把凝結(jié)著民國武術(shù)大家韓慕俠與周恩來總理師徒之情的寶刀,最終得以保存下來。
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韓小俠不顧安危,跑上樓取出這把寶刀,貼身保管。這把周總理用過的”僧王寶刀“,至今仍保存在韓家。
一、與霍元甲齊名的武術(shù)大家韓慕俠
韓慕俠原名韓金鏞,1877年出生在天津市津南區(qū)大韓莊的一戶貧農(nóng)家庭里,韓慕俠之名,是他第九位師父所賜。
十二三歲時,韓慕俠父子被推薦到直隸鹽務(wù)總管海張五家做傭人,伺候他們家的護院鏢師周斌義。周斌義是出自少林門的武師,他見韓慕俠精明勤快,又能吃苦耐勞,于是收韓慕俠為徒,開始傳授他武藝。
海張五本名張錦文,曾協(xié)助蒙古親王僧格林沁在大沽籌辦防務(wù),英法聯(lián)軍再次來犯時,僧格林沁率領(lǐng)將士利用海張五修筑的工事進行抗擊,并取得勝利。海張五因此受到朝廷嘉獎,為了感謝海張五的支持,僧格林沁就把隨身的寶刀送給了海張五。
海張五任直隸鹽務(wù)總管后,有一個綽號“浪里蛟”的鹽霸不服管理,以祝賀海張五封官為名,設(shè)下鴻門宴。海張五帶著韓慕俠赴宴。
席間,“浪里蛟”與海張五因十畝鹽田的歸屬發(fā)生爭執(zhí),突然,“浪里蛟”事先安排好的兩個殺手提刀破門而入,欲置海張五于死地。
千鈞一發(fā)之際,年紀輕輕的韓慕俠突然縱身躍起,從袖口抽出兵器頂住“浪里蛟”后肋,大聲喝道:“站住,再敢往前一步,我便一劍結(jié)束你家主人性命!”
兩名殺手被韓慕俠的勇猛震懾住,海張五方得安全離席回家。
回家后,海張五非常感激韓慕俠,他立即給韓慕俠漲了工資,并將僧格林沁親王的寶刀,贈送給了韓慕俠。
海張五家落敗以后,周斌義要另謀出路,于是將韓慕俠托付給了他的好友、名震京津的武術(shù)名家張占魁。
韓慕俠拜入張占魁門下后,張占魁又請了李存義等五位武術(shù)名家共同傳授韓慕俠武術(shù)。
李存義是形意拳和八卦掌宗師,就在韓慕俠功夫日臻完善,名聲越來越大的時候,李存義告訴他:“形意功夫的真諦在中國傳統(tǒng)的八卦奧妙,其絕技在于反八卦。我們所練就的形意功夫只是全功的十之六七,而真正掌握這門真功夫的是你應(yīng)稱為師爺爺?shù)摹畱?yīng)俠’應(yīng)文天”。
李存義的八卦掌是董海川所傳,應(yīng)文天就是董海川的師弟。
韓慕俠聽了李存義的話,便決心孤身南下,廣游名山大川,拜訪名家高手,并尋訪應(yīng)文天。
在四川成都新都縣,韓慕俠尋到一位段姓老武師,段老武師將自己平生所得的幾個要訣,傾囊相授。
最后,韓慕俠在九華山中,找到了應(yīng)文天,盡得形意八卦真?zhèn)鳌?/p>
至此,韓慕俠一共拜了九位武術(shù)名家為師,武術(shù)大成,成為了與霍元甲齊名的民國武術(shù)宗師。
二、韓慕俠與周總理的師徒之情
1913 年 2 月,15 歲的周恩來隨伯父周貽庚來到天津,在繼續(xù)天津南開學校求學。
1915 年冬,校董嚴修和校長張伯苓認為,學校在在繼續(xù)推進學生德、智、體皆求發(fā)展的同時,還要強化體能的訓練,開展傳統(tǒng)武術(shù)的教練,提高學生愛國主義意識。于是,他們決定,聘請在武術(shù)界聲名顯赫韓慕俠為國術(shù)(武術(shù))課的客座教師。
韓慕俠受聘南開學校,成了當時天津的一大新聞,南開學校師生皆感榮幸。
那里,周恩來因身體不夠強壯,為了強身健體多次參加武術(shù)訓練,他經(jīng)常上韓慕俠的國術(shù)課學拳,時間一長,兩人相識。
但周恩來顯然不滿足于學一點皮毛,于是來到韓慕俠的武館,正式拜韓慕俠為師。
周恩來學拳時,態(tài)度非常認真,嚴格按照韓慕俠的指點去做。他不厭其煩地練習“站樁”、“三體式”等基本動作, 每次都要練到掌握要領(lǐng)、動作規(guī)范, 才肯去休息。
練拳之余,師徒二人會議論時局,談?wù)撉巴?,再說以武立國的道理,兩人視為知已,經(jīng)常聊到深夜。韓慕俠曾說:“翔宇(周恩來字翔宇)年少志高,深謀遠慮,我教他怎樣強身,他卻教我怎樣做人?!?/p>
一天,韓慕俠忽然提起祖塋無堂名之事,他對周恩來說道:“你的國文好,給起個堂名吧?!?/p>
周恩來說:“韓先生,您不是拜了九位師父嗎,我看這堂名就叫‘韓九師堂’吧?!?/p>
韓慕俠欣然同意,并讓周恩來題寫堂名。
周恩來寫完后,韓慕俠又請來石匠刻了四塊”“韓九師堂”石碑埋在八里臺西南大寺莊西南角塋地的東西南北四個角。
韓慕俠的武館,各種兵器應(yīng)有盡有,但他最珍視的,就是從海張五那里得來的僧格林沁親王寶刀。這把“僧王寶刀”,韓慕俠輕易不肯示人,他的眾多親友和弟子,都未曾得見。
但有一個人例外,那就是周恩來。
一天,韓慕俠把周恩來叫到客廳,從柜子里拿出那把“僧王寶刀”,遞與周恩來說:“翔宇,這是晚清蒙古親王僧格林沁的戰(zhàn)刀,這把刀我是輕易不肯拿出來 的,今后你就用這把刀練功吧?!?/p>
周恩來接過來一看,果然是鋒利無比,寒光逼人。此后,周恩來就用這把刀,練形意八卦刀法。
到了1917年,周恩來從南開學校畢業(yè),赴日留學,才結(jié)束了在韓慕俠武館的習武生涯。
周恩來赴法勤工儉學前與韓慕俠及弟子的合影(1920年 前排左起第三人為韓慕俠 第四人為周恩來)
據(jù)周總理的隨身衛(wèi)士孫吉樹的回憶說:“周總理的形意八卦功夫直到建國后仍很深,警衛(wèi)班練擒拿時,周總理經(jīng)常給他們矯正動作,高興時還為他們打一趟八卦掌?!?/p>
后來孫中山在黃埔開辦軍校時,周恩來任軍校政治部主任,他親自說合聘請韓慕俠為黃埔軍校首席武術(shù)教官,韓慕俠欣然應(yīng)允。
由于得到了韓慕俠的真?zhèn)?,周恩來成了我黨內(nèi)有名的武林高手。
后來,周恩來在革命期間,組建了著名的“中央特科”,在特科秘密工作學習班上,周恩來親自講授如何保衛(wèi)自己、打擊敵人的基本方法。
周恩來既是課堂上的武術(shù)教師,又扮演實踐中的“武林高手”角色,他經(jīng)常奮不顧身地親自指揮“中央特科”紅隊, 搶救被捕同志,鎮(zhèn)壓叛徒特務(wù),虎口除奸,先后處決了罪大惡極的叛徒何家興、戴冰石、白鑫和國民黨特務(wù)頭子王斌、馬紹武等人。
當時周恩來的化名叫“伍豪”,所以中央特科又被稱為“伍豪之劍”。
三、韓慕俠與大刀隊
韓慕俠俠肝義膽,憂國憂民,一直希望他的武術(shù)能用于保家衛(wèi)國。
50 歲時,韓慕俠接受了張學良將軍邀請,出任國民十六軍武術(shù)團教官一職。
張學良從東北軍中挑選 1000 名士兵,組成武術(shù)團,任命韓慕俠為團長,團部設(shè)在南開南門外于家墳洪元里一號韓宅,武術(shù)團的訓練地點設(shè)在天津郊區(qū)楊柳青。
韓慕俠將形意連環(huán)槍簡化,用來訓練刺殺,他將形意槍法中的劈槍、崩槍、橫槍,變化為刺、撥、挑、崩、劈五個刺殺動作,簡單易學,很有實戰(zhàn)價值。隨后,韓慕俠又訓練武術(shù)團集體沖 鋒格斗,整個練兵場殺聲不絕。
面對日軍的威脅,為了破解日軍的拼刺,韓慕俠將武術(shù)隊改成大刀隊。
所謂大刀,就是二尺長的刀把,和不輕不重的刀片,又稱“雙手帶”,用八卦形意“裹頭廛腦”,順步砍,左右砍,連剁帶劈,動作雖然簡單,舞動起來,卻使敵人摸不著頭腦,防不勝防。
經(jīng)過兩年的訓練,這些士兵在徒手格斗和兵器使用上都能達到獨立上戰(zhàn)場的要求,使整支部隊的作戰(zhàn)能力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九·一八”事變后,東北軍主力陸續(xù)轉(zhuǎn)向西北,但是這支韓慕俠訓練二年之久的大刀隊,卻留在了華北,編入宋哲元的29 軍。
民國二十二年(1933),日軍發(fā)動向長城喜峰口一帶的進攻,29軍星夜奔襲,與日軍進行激烈搏殺,在白刃戰(zhàn)中給日軍造成很大的傷亡。日軍隨后進行武力反撲,大刀隊埋伏在日軍必經(jīng)之路,出其不意沖入日軍大隊,擊斃日軍大佐,摧毀日軍大炮數(shù)門,殺敵兩千多人,給日軍造成極大的傷亡,日軍丟下大批尸體敗下陣去。
喜峰口一戰(zhàn),韓慕俠的大刀刀法顯示出巨大的威力,給日寇以沉重打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