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硯潤翰墨香——孔可立藏硯及書法作品專題展”在黃陂區懾水旁二程書院正式開幕。展出孔可立收藏的200方硯臺和其20余幅代表性書法作品。
黃陂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圣章紅主持開幕式
黃陂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阮詩軍致辭
湖北省文聯原黨組書記、湖北省書法院院長劉永澤致辭
湖北省文聯原黨組書記、湖北省書法院院長劉永澤在在致辭中表示:“知勛齋主人孔可立先生是孔子第74代世孫,當代著名的書法家,收藏家。他也是一個和藹可親,崇尚公益的社會活動家。弘揚中華文化,傳承荊楚書道,賡續書法文脈,已成為孔可立先生守正創新的文化使命。他打出一套書法文化的組合拳。今年6月,他出版了《中國歷代名碑臨本》(十卷本)。他與古人對話,同歷史交談,鑒古溶新體現在他的臨本的墨痕中,凝聚了先生多年的心血和藝術智慧,展現了作者淵博的學養,精湛的書藝和厚實的功底,給湖北書壇照射出傳承之光,可喜可賀,可敬可贊。行萬里路,讀萬卷書,講百家課,是孔可立先生書法交流的另一個特點。他是湖北書壇在全國辦展覽最多的書家,這給他的收藏也帶來了機遇。在四大名硯的故里,與魏晉古風對話;在古玩市場的地攤上,與遺失在民間的唐宋珍品重逢。每一個硯臺,都磨出了墨香的故事;每一件藏品都飽含著收藏家的心血。他的書法作品五體臻美,法度嚴謹,大氣遒勁,深受喜愛。”
湖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原副局長、武漢大學博導陳峰致辭
武漢市政協副主席、武漢市民革主委彭富春致辭
藝術家孔可立致辭
藝術家孔可立表示,所有的文化財富都是國家的,是人民的,是社會的,很高興能把自己的藏品展示出來供大家觀賞,希望為黃陂的文化建設盡一份微薄之力。
開幕現場
孔可立,字繁儒,筆名孔融,祖籍山東曲阜,是孔子第74代世孫。作為集書法家、篆刻家、收藏家于一身的大師,孔可立已藏硯數百方,上至南北朝的鐵硯、唐代的端硯,下至近代的松花江石硯、洮河硯,跨度千余年,品類數十種。
孔可立向嘉賓介紹收藏的硯臺
當天,與會的書法名家揮毫潑墨,一幅幅或剛勁有力、或輕如煙云,或舒展靈動、或行云流水的作品躍然紙上,不僅展現出書畫藝術的魅力,更傳遞出傳統文化的內涵。
孔可立現場揮毫
創作之余,大家還圍繞繁榮黃陂文學藝術、壯大黃陂文旅產業、提升黃陂文化軟實力等展開交流,表示將積極宣傳推介黃陂,更好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嘉賓現場揮毫
黃陂區人杰地靈、歷史悠久,積淀了商代盤龍文化、漢代木蘭文化、宋代二程理學文化、近代紅色革命文化和民間民俗文化等眾多優秀傳統文化。近年來,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文化事業發展,大力支持文化產業建設,持續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努力打造具有黃陂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先后被授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曲藝之鄉、湖北省書法之鄉等榮譽。
點擊圖片查看湖北書畫院簡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