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國國家媒體發布了一篇報道:《德語媒體:奧地利政府想買中國車 是福是禍?》根據報道,奧地利政府有意采購中國廠商比亞迪生產的電動汽車作為公務用車,這一消息迅速引起當地媒體和網友的熱議。
奧地利的兩個大報《新聞報》和《標準報》分別從一正一反的觀點具體講述這次事件:
支持者認為,比亞迪之所以能夠在歐洲市場廣受好評,并獲得奧地利政府的認可,依靠的是強大的產能力和優異的產品性能。他們認為,靠貿易保護主義根本無法拯救歐洲汽車產業。
反對者則認為,比亞迪得益于國家補貼,所以才能快速發展,并且進入歐洲市場涉嫌不正當競爭。
其實,早在奧地利政府準備采購比亞迪汽車作為政府用車之前,中國新能源汽車海外一路高歌,已經是全球公認的事實。根據國際能源署于今年4月發布《Global EV Outlook 2023》報告中顯示:
中國、歐洲和美國市場主導了全球銷量。而其中,中國再次成為領跑者,其電動車銷量約占全球電動車銷量的60%。全球范圍內超過一半的電動車現在在中國上路,目前已經超過了2025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目標。
歐洲是第二大市場,2022年電動車銷量增長了15%以上,這意味著每五輛車中就有超過一輛是電動車。
不止于國內市場,中國制造的電動車正在迅速占領全球市場,其中歐洲市場是其重點目標。
在眾多汽車品牌中,比亞迪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企業,自2022年在巴黎車展正式宣布進入歐洲乘用車市場以來,比亞迪在一年時間內將5款新能源汽車快速推向19個歐洲國家及地區,涵蓋歐洲汽車前五大國家(德國、英國、西班牙、意大利、法國)以及北歐多個區域,累計開店超140家。
就在上個月,比亞迪在歐洲持續擴大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布局,BYD ATTO 3(元PLUS)、海豚和海豹在英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和土耳其陸續上市,比亞迪意大利米蘭大教堂先鋒店本月正式營業。得益于e平臺3.0和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統,海豹在媒體試駕會上以出色的性能和穩定的操控讓歐洲媒體驚喜,同時,海豹入選歐洲2024年度車型候選榜單,BYD ATTO 3(元PLUS)在愛爾蘭獲年度最佳小型/緊湊型SUV,比亞迪產品實力再獲行業權威認證。
作為燃油車時代的工業天花板,歐洲對于新能源時代以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電動汽車品牌們的快速發展引發了輿論的擔憂。不過,面對本地市場的擔憂,比亞迪也率先為歐洲市場釋放一顆定心丸。在12月22號,比亞迪宣布將在位于歐洲中部的國家匈牙利賽格德市建設一個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基地,賽格德市位于匈牙利南部,靠近塞爾維亞,也是"一帶一路"倡議中中東歐鐵路走廊上的重鎮。該基地將分階段建設,預計為當地創造數千個就業崗位。
作為比亞迪的首個歐洲工廠,新生產基地計劃采用全球先進的工藝設備和高度自動化的生產流程,打造全球領先的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基地。該生產基地的建設將積極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推動中匈之間的技術交流與創新,并以比亞迪自身全產業鏈的優勢幫助當地構建綠色“生態圈”。
在可見的未來,中國電動汽車將會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導者,進入越來越多的國際市場,早在上個月,比亞迪也已經下線第600萬輛新能源汽車。未來,比亞迪還將不斷在歐洲市場豐富其新能源乘用車產品矩陣,并攜手本地優質合作伙伴,共同努力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產品與服務體驗,助力當地綠色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