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博弈
文︱半盞茶
近日,“IPO早知道”消息稱,小紅書最快或將于2024年下半年赴港上市,且在上市前,小紅書將完成新一輪的融資。對此,小紅書隨后給出回應:公司目前暫無上市計劃。
盡管小紅書出面否認,但在平臺持續探索商業化發展的當下,謀求上市只是時間問題。就在12月22日,小紅書舉辦了2024WILL商業大會,這是小紅書第一次在一年之內兩度舉辦WILL商業大會,而這一年,也是小紅書加速推進商業化的一年。從提出「種草值」的新概念,到打通數據鏈以支撐全域轉化的發展思路,小紅書的商業前景正變得越來越廣闊。
反映到業績表現上,據彭博社報道,小紅書今年或將實現約5億美元的凈利潤,遠高于今年年初公司自己預期的5000萬美元的凈利潤。更大規模的盈利表現,意味著小紅書的商業化成果正逐漸落到實處。只是站在成立10周年的岔路口,這家在商業探索上仍算是“新手”的社區型平臺,若想在二級市場更進一步,還需要寫出更有說服力的新故事。
“萬物皆可種草”
“萬物皆可種草”,是小紅書2024WILL商業大會的主題。在這之中,“種草”這一關鍵詞之所以被小紅書反復提及,是因為平臺的所有生意,都是由此延伸出來,而從“種草”到“萬物皆可種草”,則是平臺嘗試打破小紅書主打美妝的刻板印象,讓更多人意識到,現在的小紅書已經扎進了更多細分的賽道。
當然,更多賽道的深耕,意味著小紅書已經走通了可復制的商業模型。而現在,越來越多人把目光放在小紅書如何做好商業化這件事上,平臺自己也在積極地回應這一話題,聚焦于此,最值得探討的其實還是“種草”這件事。
在各大平臺都在嘗試將自身聚集的流量,與電商掛上鉤時,“種草”就成了一種普遍的營銷手段。盡管,提供能讓用戶“種草”某一商品的內容,并不是小紅書獨有的能力,但是作為最早提出這一概念的平臺,小紅書的“種草”能力還是有著獨特性。
一直以來,小紅書在商業化上行動遲緩,除了公司策略上的影響之外,一個重要原因還在于平臺的社區屬性。但也恰是因為這一點,小紅書中的“筆記”能夠被認同,是因為其來自真實的、有使用經歷的、有分享欲的人。
也是因此,一些新興品牌能夠從小紅書走出來,在于他們發現,相較于以投入換流量,這樣的“筆記”產生的“種草”行為,更容易觸發用戶的購買行為。反映到數據表現上,每個月,有1.2 億人會在小紅書站內直接發問:“在哪兒買?多少錢?求鏈接。”
站在營銷的角度,其實就是在小紅書上捕捉的賣點,更多的是來自于使用者的真實口碑。比如松達爽身露能夠在618期間產出2300萬交易額,就在于從用戶的真實反饋中,捕捉到胖寶寶的媽媽們的痛點和需求。
順著這一思路,小紅書提出了反漏斗人群模型:即依據使用感受挖掘賣點,匹配核心人群,形成自然傳播的口碑效應,最終實現泛化的人群觸達。
而今,這一傳播思路被應用于更多產品“種草”的過程中。WILL商業大會上釋出的數據顯示,平臺每天的筆記曝光量達到300億次,截至今年的9月30日,來自100多個行業,20多萬個SPU,在小紅書被搜索、被討論、被“種草”。
把搜索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如果說,“種草”是小紅書最早萌生的商業場景,那么,圍繞“搜索”的深入布局,就是小紅書新的商業增長點。尤其是在平臺快速推進商業化的當下,“搜索”也逐漸被擺在更重要的位置,這一功能釋放了用戶更精確的消費需求。
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小紅書的日活躍用戶突破1億,月活用戶則達到2.6億,人均單日使用時長也從2018年的26.49分鐘增長至55.31分鐘。在更大的用戶規模、和更強的使用黏性下,用戶的搜索行為觸發了更多商業的可能性。
WILL商業大會上,小紅書COO柯南披露的數據顯示,目前,平臺有將近70%的月活用戶有搜索行為,現在三分之一的月活用戶打開小紅書,第一件事就是直奔搜索。這樣的數據表現也反映出,相較于其他平臺,用戶在使用小紅書的過程中目的性更強,且他們的目的中大多伴有消費行為。
而今,借助搜索功能,用戶的“目的”被進一步細分。比如,“敏感肌、干皮適合某某粉底液嗎?”“10月份去某某地方旅游,應該注意什么?”像這樣細致的問題被拋出、被解答,就更容易觸發相應的消費行為。
小紅書技術副總裁風笛給出這樣一組數據,由于搜索提供的有用性,42%的新用戶第一天開始使用小紅書時,就會使用搜索。同時,在小紅書的一場用戶訪談中,有九成的用戶反饋,自己的消費決策會被小紅書上搜索到的信息所影響。
因此,在小紅書上出現了這樣一種現象,與其他平臺相比,小紅書上的內容創作者,往往在相對更低的粉絲量下就能夠收到廣告邀約,甚至一些粉絲量僅在500-1000規模的創作者,都能夠找到變現的機會。其中的關鍵就在于,圍繞筆記完成的“種草”和“搜索”行為,小紅書的轉化效率更高。這也是小紅書在流量并不占優勢的前提下,仍能得到很多品牌青睞的重要原因,且伴隨著這個過程,小紅書開始寫下更多關于“拔草”的新故事。
如何接住這“潑天的富貴”?
從重新定義“種草”,到放大“搜索”的影響力,小紅書歸根結底想要打通的,其實是轉化的鏈路。畢竟,作為一家社區型平臺,小紅書的商業化探索長期滯后,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即在于此。
進入2023年,小紅書加快了商業化的腳步,其中市場感知最明顯的,是平臺在直播電商方面做出的成果。一方面,董潔、章小蕙等單場直播GMV先后破億,成長為平臺的超頭部主播,另一方面,像雙十一這樣大規模的超級購物節,小紅書也開始參與其中。這些動作都傳達出,小紅書想要從電商市場分走更大的蛋糕。
小紅書發布的雙十一戰報
對此,平臺給出的誠意也不小。此前,小紅書直播負責人銀時曾宣布,公司將拿出500億流量扶持買手(主播)、500億流量扶持商家。在這個過程中,除了小紅書自身的影響力加速釋放之外,直播電商行業的發展環境也在朝著更利于小紅書的方向發展。各大平臺都開始將發力重點放在中腰部主播上,而這是小紅書的優勢所在,平臺的社區氛圍孵化了大量的中腰部創作者。
在此基礎上,小紅書更深層的動作還在于兩個方面。一個是從數據產品層面,量化“種草”產生的消費行為。
平臺嘗試成立“種草有數數據聯盟”,通過開放數據合作,把小紅書上的種草前鏈路數據,與各大平臺成交轉化的后鏈路數據打通,而基于可量化的數據,盡管用戶還是在小紅書“種草”,在全域電商平臺轉化,但數據產品對消費行為的觀測,打開了更大的商業化空間。據悉,目前該聯盟已有 5 家平臺合作伙伴,參與品牌超1000家。
此外,域外轉化也只是退而求其次的結果,小紅書的最終目的,還是想讓更多的交易在自己的平臺內完成。對此,小紅書也在積極嘗試打造更完善的電商后鏈路體系,增強平臺的技術基礎設施、履約、售后等電商業務能力,但這個過程不能一蹴而就,短時間內,小紅書的“拔草”鏈路還是要依賴于全域轉化。
只是在眼下,電商直播的嘗試已經開了個好頭,小紅書若真的在今年實現大規模盈利,良好的業績表現將驗證平臺商業化方向的可行性。未來,隨著平臺布局進一步落地,小紅書的商業化之路,也將有更多新故事可講。
新博弈(ID:newgametheory)原創
轉載請注明來源、作者署名,違者必究
━━ 已入駐平臺 ━━━━ 視頻號 已入駐平臺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