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周小歪在北京出差,一天午后,天降大雪,我從金魚胡同出發,步行前往中國美術館。
這里是全國最高的美術圣殿,外觀看起來并不起眼,建筑風格保持了五六十年代的風貌,有點低調。
一圈轉下來,館藏油畫展我比較喜歡,整理精選出來給大家欣賞。
大廳
艾中信《通往木魯木齊》1954年
艾中信是中國油畫史上的巨匠,師從徐悲鴻,歷任央美油畫系教授、院長。
《通往木魯木齊》局部
1954年,一場大雪過后,畫家住在蘭新鐵路工程隊,望著雄奇的祁連山脈,以及工地上火熱的建設勞動,有感而作。畫幅很長,他用油畫來表現散點透視、主觀造境。這幅畫被放在了最顯眼的位置。
《通往木魯木齊》局部
蔡亮、張自嶷《花燈迎春》1979年
蔡亮(1932—1995)他畢業于央美研究生,因故調到陜西,在西安待了多年,最后來到浙江,任中國美術學院教授,是一位油畫家。他創作的多是近代歷史類題材,這幅油畫《花燈迎春》比較另類。
《花燈》創作于1977年,描繪了陜西過年燈會的場景,運用了很多亮麗的色彩,極大豐富了畫面情緒,給人春暖喜悅之感,每一位人物都非常生動,細節多,當然民俗風氣只是表象,不難猜測畫家有第二層的寓意。
《花燈迎春》局部
這部作品參加了國慶三十周年全國美展。
《花燈迎春》局部
《花燈迎春》局部
《花燈迎春》局部
《花燈迎春》局部
蔡亮《借宿》1962年
這幅早期之作《借宿》,也寄予了深意。誰借宿到誰家,其實一目了然,圖中灶中微微火光,正是溫情之光照亮生活,藏族小姑娘穿針引線,穿引連接的絕非簡單的針線,是漢藏民族的心。
高潮 《繁忙的街口》1986年
高潮(1927-)央美教授,這幅表現1978年后社會步入正軌,經濟發展蒸蒸日上,街道繁榮的景象。
晨曦之光灑在每一個人的臉上,形成了主體視覺聚焦,這是一個好時代,祖國強大起來。
藍色小汽車很有年代感,后面的花盆沒看明白。
何多苓《青春》1984年
何多苓(1948-),傷痕美術代表人物,連環畫作品有《雪雁》《帶閣樓的房子》。他的畫作總帶著一股憂郁的氣質,包括這幅油畫《青春》——全場油畫我最喜歡的一幅。
帶有時代印記的衣服壓抑了青春的柔和,她的手掌上翻面向天空,沐浴在陽光下,似乎面對命運的捉弄有一些坦然,還有幾分遺憾、傷感。后面那只白色老鷹,投下一片陰影,在她心里。
《青春》獲得第六屆全國美展銅獎。
從她表情里,我看到了青春的柔弱與時代的暴力兩股特質的沖突。
胡善馀《長安街》1963年
克里木·納斯爾丁《哈密麥西來甫舞》1984年
克里木·納斯爾丁(1947-)新疆畫院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他根植新疆這片沃土,創作出不少浪漫主義裝飾色彩的油畫,比如這幅《哈密麥西來甫舞》。
李化吉 《火車要到草原來》1977年
李化吉(1931-2022),擅長油畫、壁畫,他長期探索裝飾風格的油畫,本次展覽的是幾幅草原民族題材。
李化吉《牧羊女》1980年
李化吉《酥油茶》1980年
羅中立《牧歸》1984年
羅中立鼎鼎大名,以《父親》最為出名,我看到了他的《牧歸》,羊群回欄,頂部夕陽光照和展館燈光融為一體。
彭彬、高虹、何孔德《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1974年
《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屬于近代戰爭題材油畫的精品大作,人物群像眾多,主次分明,尤其是竹子背景光影效果,給人希望、寧靜的體驗。本作是李德勝爺爺在給官兵們宣講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同時現場還在搞畫家任建國的個人展,他八十年代初已經有很多線條變形的畫作,但那個時候起碼還比較寫實。到了近年轉寫意國畫,那才是展覽的重頭戲,我看完,只覺得一言難盡,辣眼睛。
任建國《男人也會燒飯》1982年
任建國 《我們開的飯店》1985年
任建國《燕京四景之春夕》1981年
任建國《燕京四景之冬雪》1981年
任建國《種苞谷的老人》1984年,絹本
注:任建國這些80年代初作品還可以,但不屬于油畫展的內容,是個人獨展。
孫滋溪《門前》1964年
妥木斯《擠奶》1980年
王懷慶《伯樂》1980年
韋啟美《初春》1962年
吳冠英《桂林山中》1972年
吳冠中《春雪》1964 年
肖鋒、宋韌《拂曉》1979年
這幅《拂曉》參與了1980年第五屆全國美展,取材于畫家肖峰的親身經歷,他早年隨軍做文藝宣傳,1949年解放上海時,我軍嚴守軍紀露宿街頭給他很深的印象。
秦大虎、張定釗《在戰斗中成長》1964年
北方農村的清晨,一老一小滿載而歸,看來戰利品不少。
張文新《入社去》1956年
張文新《巍巍太行山》1979年
朱乃正《青海長云》1979年,布面油畫
21年遠離都市塵囂,朱乃正在布面描摹著他腦海中的大漠、長空、孤煙、斷云。這里是壯美的青海高原。
任伯年《承天寺夜游》1886年
最后附上一幅任伯年的《承天夜游》,單獨放出局部,顯然畫中是蘇軾和張懷民。
“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人越長大,越覺得張懷民這樣的朋友難能可貴,正感傷,一抬頭又笑出來:畫面中懷民咧著嘴,一臉癡呆模樣。
中國美術館藏品很多,每個月都有不同的展覽,值得愛好者反復刷。
我是江戶小歪,今天就簡單點,下期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