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海信息網山東訊(張春兄)滔滔黃河,巍巍蒙山。1933年8月18日,濟南濼口九烈士英勇就義,長眠在黃河母親的懷抱。90年后的2023年12月28日,沖破大霧籠罩,經過十多個小時的長途奔波,孫善師孫善帥烈士英靈,在故居恢復修繕指導顧問、臨沂市沂蒙精神紅色文化宣講員尹志林和臨沂市蘭山區義堂鎮橋西村黨支部書記孫啟田率領的50多名村兩委成員、黨員、烈士后人、村民代表的護送下,終歸位于沂蒙革命老區的故居。
濟南濼口九烈士紀念碑位于濟南百里黃河風景區內。步入黃河濟南段百里長堤,兩行蒼松翠柏漸次排開,一條黃色長龍滾滾東去,濼口九烈士紀念碑就安靜地坐落在長堤上的蒼松翠柏之間。
紀念碑前,孫啟田帶領著父老鄉親佩戴白花、列隊而立,向九位烈士鞠躬默哀。
臨沂市沂蒙精神紅色文化宣講員尹志林主持儀式,并講述了孫善師、孫善帥烈士的英雄事跡。
孫善師又名孫鎮國, 1926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是魯南地區黨組織最早的開拓者與領導者。1929年10月,中共魯南第一支部建立,孫善師任組織委員。1932年 6月初,中共郯城縣委成立,孫善師任組織委員兼宣傳委員。1932年7月1日,孫善師在郯邳邊區組織農民暴動活動中被捕。后被以共產黨重犯身份押往濟南監獄關押。
孫善帥又名孫鎮東, 1931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春,孫善帥擔任了共青團濟南市委組織委員。1932年下半年,孫善帥任共青團山東省特委宣傳部長。1932年冬,被任命為共青團山東省特委代理書記。1933年2月,由于叛徒出賣,中共山東省委書記任作民、共青團省特委代理書記孫善帥等20多人被捕。
孫善師、孫善帥兄弟倆被關在濟南同一個監獄里,他們不畏敵人威逼利誘和嚴刑拷打,多次被打得死去活來,但始終嚴守黨的機密。在獄中,同敵人展開了多種形式的斗爭,他們以鋼鐵般的意志,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在生與死的考驗面前,始終保持了共產黨人的氣節。
1933年8月18日,孫善師與孫善帥等9名共產黨員優秀干部被押往濟南濼口刑場。刑場之上,他們站成一個圈,呼著口號,唱起《國際歌》,英勇就義。
孫善師犧牲時年僅29歲!孫善帥年僅23歲!
濼口九烈士在山東黨的歷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為緬懷革命先烈、教育后人,2004年5月,濟南市委、市政府決定在九烈士英勇就義的地方籌建紀念碑。2004年11月初開工建設,2005年4月落成。2005年12月被中共濟南市委宣傳部公布為第二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盡管“青山處處埋忠骨”,但烈士后人及親屬們無不期待他們“葉落歸根”、魂歸故里。此時此刻,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了90年,英烈們的血肉之軀早已與黃河岸邊的這片熱土融為了一體,但一捧捧黃土彰顯著英烈們的浩然正氣和不朽風骨。他們的精神依然熠熠生輝,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后來者。
黨旗覆蓋下的孫善師、孫善帥烈士英靈,回家啦!這里,是他們曾經生活過的地方,也是他們永遠的歸宿。
烈士英靈回歸故里,鄉親們跪地迎接,用最真摯的方式歡迎英靈回家。這不僅僅是對過去的回憶和緬懷,更是對未來的期許和承諾。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要繼續傳承和弘揚烈士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據了解,孫善師孫善帥烈士的故居修繕備展工作,在故居恢復修繕指導顧問、臨沂市沂蒙精神紅色文化宣講員尹志林和臨沂市蘭山區義堂鎮橋西村黨支部書記孫啟田帶領下,村兩委成員、黨員群眾自發參與,出人出物,已經階段性完工。近日將舉辦英烈故居開放儀式,免費向社會公眾開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