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nnette Ruzicka
近年來,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NbS)因其系統性、長期性、具有顯著的成本效益、能協同應對多項社會挑戰等優勢,在較短時間內逐漸獲得了大部分國家(包括中國在內)、研究機構和社會組織的重視和認可,成為應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全球危機等一系列社會挑戰的重要途徑之一。
NbS的核心是運用不同生態系統提供的服務功能,以保護、恢復和可持續管理與利用的方式,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水安全、糧食安全等多重社會挑戰,可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可持續生計、優質食物來源、就業崗位、社區經濟發展等環境、社會和經濟的多重效益,符合可持續發展的三個支柱——生態環境可持續性、社會公平性和經濟可行性[1]。而產生以上多重效益的前提離不開良好的社會治理體系。
2020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提出了NbS的八項全球標準[2],其中準則5是包容性治理,提出NbS需要基于包容、透明和賦權的治理過程。NbS治理中應向所有利益相關方提供參與識別、決策、監督、反饋以及申訴過程的機會,該項準則體現了NbS需要基于不同利益相關方參與的治理體系,并建立申訴反饋、自由事先知情同意(FPIC)、信息公開、聯合決策等機制。因此,包容性治理是NbS理念的重要支撐(圖1)。
圖1 包容性治理是NbS理念的重要支撐
本文將重點解讀包容性治理的概念,包容性治理對于設計和實施NbS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將包容性治理的理念融入NbS的全過程。
What——
包容性治理是什么?
包容性治理(inclusive governance)從字面意義上理解包含“包容”和“治理”兩方面。包容指非排斥、接納,即不排斥涉及的參與主體、事項和方式,可以多主體、多形式、多手段[3]。治理(governance)是一種在維持社會秩序過程中化解沖突的應對策略,不同于統治、管制,治理探討的核心問題是“誰決定目標”、“如何做出決定”和“誰應該被追責”[4],強調以信任、互惠、合作、共享為理念,以多種社會主體參與為基礎,體現出更強的包容性。因此包容性治理是一種增強治理能力、追求公平與效率的創新社會治理體系創新實踐,確保公民平等、有意義地參與治理過程并享有平等分配資源的權利,尤其是保障弱勢群體的權利、給予他們平等參與的機會,其目標是實現社會的“善治”(good governance)[5]。
包容性治理包含了以人為本、多元合作和公平正義三個維度,強調社會中不同的群體,不分性別、年齡、種族、學歷等平等地參與治理,并且擁有對社會公共事務的決策權[6]:
以人為本出于對人的關懷,人不僅是社會發展的關鍵要素,更是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
多元合作即多種社會主體,包括政府、社會組織、私營部門和公民等,通過對話、協商、合作等形式集體選擇和集體行動,共同參與解決社會事務。
公平正義指在社會群體之間、社會成員之間合理安排與分配資源和利益,以及通過平等參與和共享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最大限度地消除發展中對弱勢者的社會排斥。
對于具體參與治理過程的對象,包容性治理需要考慮參與群體的多樣性和公平性,包括性別平等、種族平等、年齡多樣化、當地社區的公平參與等(圖2)。其中弱勢群體或邊緣化群體是包容性治理的重點關注對象,主要有女性、老人與兒童、原住民與當地社區(IPLC)、少數族裔、貧困人口、殘疾人士等群體。
圖2 包容性治理的維度和形式
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充分體現了包容性治理的精神,例如“目標4:確保包容和公平的優質教育,讓全民終身享有學習機會”、“目標5:實現性別平等,增強所有婦女和女童的權能”、“目標10:減少國家內部和國家之間的不平等”等。中國傳統文化自古就蘊含多元、平等、包容的思想。儒家提出“和而不同”,強調尊重個性差異基礎上的平等、和諧;墨家堅持將平等內置于“兼愛”,提倡理想主義平等觀。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大力提倡多元參與、多元共治的包容性發展理念,提出了“多彩、平等、包容”的新文明觀。近年來,多元、包容性治理的理念也在生態環境治理中越來越得到體現,提倡公眾參與、多元參與等。
在自然保護領域,包容性治理至關重要。
包容性治理體系建設的基本要義是參與領域、參與主體和參與形式的多元化[6]。在此語境下,以人為本的自然保護除了保護的核心措施外還將人的需求和利益放置在核心位置,充分考慮生計和福祉;多元參與和合作能帶來多樣化的價值觀和知識體系,利用傳統生態知識、原住民的本地做法等開展自然保護更有利于制定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保護策略;在公正方面考慮到邊緣化\脆弱群體,包括婦女、老人、IPLC等,需要尊重和滿足他們的需求和權益,確保所有人都能夠共享自然資源帶來的好處。
有研究表明,脆弱群體往往最容易受到環境和氣候變化的影響,保護工作的開展也離不開當地社區和弱勢群體的支持,對于女性和當地社區的更大包容會增強整體保護成效[7]。然而,保護行動中普遍存在著包容性危機,例如一些碳抵消項目被詬病破壞當地社區的利益如土地占用、迫使居民遷移等[8],氣候議題中女性的參與和代表性也不足[9],亟需在保護中建立并完善包容性治理體系。
Why——
為什么包容性治理在NbS中至關重要?
? Nick Hall
NbS與包容性治理相輔相成
如前文所言,包容性治理是高質量的NbS進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以NbS為紐帶推動應對氣候變化、生態系統退化、水安全、糧食安全等社會挑戰主要惠及少數群體、邊緣化群體或經濟較為落后國家或地區中的人群,因此,NbS往往會涉及到弱勢群體,如婦女、兒童、老人、少數族裔等,NbS措施的落地也離不開當地社區及社區中主要成員的參與和支持,需要考慮到他們可能有不同的知識體系,豐富的傳統生態知識等。
而NbS具有跨部門協作和系統性的特性,有助于鏈接所有直接或間接利益相關方,增加參與群體的多樣性,不論其性別、年齡、種族、社會地位或經濟狀況如何。在NbS實施過程中,決策和決策過程應當保持透明和公正,確保參與過程積極、包容和公開。通過建設性的討論和協作,可以促進包容性治理。
包容性治理體系可成為NbS的治理框架
制定符合當地公共利益的NbS的實施框架,必須將包容性治理體系融合進來,以此來減少NbS實施過程中對少數\弱勢群體的負面影響,并充分考慮他們的利益和需求,重視原住民傳統知識在NbS策略中的應用,支持邊緣化群體的多方面發展,如提供培訓教育、就業機會、生計支持等。具體來看,建立NbS包容性治理體系首先要認識到不同群體內部和不同群體之間的差異,包括保護從業人員和當地社區之間的差異,然后解決參與和公平的問題[10]。
性別平等問題始終存在于各類治理過程中。女性的參與有利于NbS措施落地,因為自然保護地中的社區女性是最先感受到生物多樣性喪失所造成的影響的群體之一,她們通常是最先響應、保障和尋找解決方法的人[6],并且通常擁有不同的價值觀幫助尋找最佳解決方案[11]。同時大量研究表明,女性的參與會給自然帶來更多的效益,從而給人類帶來更多的效益[12]。在NbS中采取性別平等的做法,包括支持女性有效參與變革和決策、給予公平的就業和生計機會等,既有助于解決生物多樣性危機,也有助于解決包容性危機[13],[14]。
原住民和當地社區在自然保護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他們擁有和管理著大部分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與當地自然環境建立了牢固的經濟、文化和精神關系[14],他們擁有的傳統生態知識和本土知識在NbS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地居民也會比其他外來的保護從業人員對措施區域的理解更加深刻。例如,澳大利亞原住民一直采用傳統的方式進行火管理(“以火防火”),這也被認為是一種有利于當地居民和社區的NbS[15]。在芬蘭,當地薩米人根據他們的本土知識和鮭魚監測結果,減少了捕魚用的圍網數量,恢復鮭魚產卵地[16]。
在代際公平方面,兒童和青年可以在解決重大社會挑戰方面做出切實的貢獻,近幾年對代際公平的呼聲也越來越高[14]。讓兒童和青少年參與NbS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認識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的價值,培養保護環境、關注生態的意識和習慣,從而從長期的角度來更好地保護和利用自然資源。由此,包容性治理體系可以動員青年借助他們的力量推動NbS的實施與推廣[16]。
NbS可支持包容性治理,促進其領域延展
NbS可以通過提供生態系統服務及社會和經濟效益來支持包容性治理,例如通過實施NbS獲得的安全水資源、可持續收入來源、就業崗位和社會穩定性等能夠幫助邊緣化群體公平分配資源、改善福祉,從而促進包容性治理。另外,包容性治理不能簡單地通過為邊緣化群體提供幾次培訓來實現其多元、公正和包容的目標,需要綜合、可持續和長期的解決方案,由于包容性治理重點關注的對象也是自然保護領域重點關注的群體,NbS的社會效益可成為公平的重要因素[17],可支持包容性治理體系拓展至水安全、糧食安全等多個領域,鏈接多重社會問題,進而促進包容性治理體系的綜合性與落地實踐。
How——
如何在NbS中融入包容性治理?
目前多家機構均提出了在環境與自然保護工作中納入性別平等和社會包容的框架和實踐方法。參考世界銀行發布的《將性別和社會包容納入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指導說明》[18]及社會包容性評估工具[19]、大自然保護協會(TNC)基于CbD2.0的《在保護工作中整合性別公平的指導方針》[20]、保護國際(CI)《將性別和社會公平納入保護規劃的指導方針》[21]、IUCN《保護中的公平——是什么、為什么以及如何實現?》[22]等,在NbS中融入包容性治理的方法概括如下(圖3):
圖3 在NbS中融入包容性治理的步驟
第一步,識別與分析。在一些情況下,個人或群體可能會受到NbS項目的不利影響,或者他們沒有足夠的能力利用項目產生的效益時,他們就有被排除在項目決策外的風險。分析這些特定人群被排除在外的原因有助于認識邊緣群體的脆弱性和項目對他們的影響。這一分析過程需要數據和事實來支持,讓利益相關方參與進來,平等地對待各種形式的知識,并提前預估風險,制定風險應對措施。同時可利用收集的數據和信息識別不同群體能從項目中獲得的效益,涉及的風險,以及讓不同群體參與項目的阻礙和機會。信息獲取方式可通過焦點小組、采訪、問卷調查、征詢專家意見等來獲取,也可從一些公開的數據網站獲取有關項目地的社會信息,如世界銀行的性別統計數據集、OECD的社會制度與性別指數、USAID的性別、社會包容性和經濟評估等。
第二步,制定行動計劃并實施。基于識別出的項目在包容性方面的挑戰,項目可制定相關行動計劃和目標,并確定行動的結果。NbS措施在設計時須最大程度地讓邊緣化群體從項目行動中受益,對于殘疾人、IPLC、低收入家庭和其他弱勢群體,應遵循無歧視、無障礙(包括身體、視覺和聽覺)、積極參與、文化適宜的原則,并與社區成員和其他利益相關方協作設計出文化適宜且可行的解決方案。具體行動包括為邊緣化群體提供不同或額外的教育培訓機會及就業崗位、提供支持女性充分參與的托兒和照護資源等。適當的技術創新也是NbS最大化邊緣群體利益,實現包容性的必要條件。
第三步,監測與評估。NbS的監測與評估框架也需要納入包容性相關的指標,建立定性或定量的指標評估體系,同時在整個實施過程中收集數據、跟蹤包容性方面的進展情況,定期監測確保包容性治理的戰略行動得到良好實施并評估是否實現了預期的結果,追蹤項目開展后不同群體社會地位和角色的變化,從而便于及時地調整行動策略。可用的指標例如針對森林保護議題與當地社區開展的咨詢會的次數、對城市綠地無障礙設施滿意的殘疾人比例、參與紅樹林資源管理委員會的女性比例、項目效益分配給男性和女性的比例等,也可參考UNEP確定的18個針對性別的指標[23]。
方法與工具
開發機構
關注重點
將性別和社會包容納入NbS
世界銀行
性別平等
社會包容
鏈接:https://documents1.worldbank.org/curated/en/099060123165042304/pdf/P1765160ae46bb0aa0aefa0235601f9d0c6.pdf
社會包容性評估工具
世界銀行
社會包容
鏈接:https://thedocs.worldbank.org/en/doc/478071540591164260-0200022018/original/SiATSocialInclusionAssessmentTool.pdf
在保護工作中整合性別公平
TNC
性別平等
鏈接:https://www.nature.org/content/dam/tnc/nature/en/documents/English-Version_TNCs-Guidance-for-Integrating-Gender-Equityin-Conservation_2022.pdf
將性別和社會公平納入保護規劃
保護國際
性別平等
社會公平
鏈接:https://www.conservation.org/docs/default-source/publication-pdfs/integrating-gender-and-social-equity-into-conservation-programming-2019.pdf?sfvrsn=6b8e5c33_2
保護中的公平實現
IUCN
社會公平
鏈接:https://www.iucn.org/sites/default/files/2022-08/07_iucn_wcpa_technical_note_series_no._7.pdf
性別統計數據集
世界銀行
性別平等
鏈接:https://genderdata.worldbank.org/
社會制度與性別指數
OECD
性別平等
社會包容
鏈接:https://www.oecd.org/stories/gender/social-norms-and-gender-discrimination/sigi/
性別和社會包容性評估
USAID
性別平等
社會包容
鏈接:https://pdf.usaid.gov/pdf_docs/PA00Z4P5.pdf
性別與環境數據統計集
UNEP
性別平等
鏈接:https://www.unep.org/resources/report/gender-and-environment-statistics-unlocking-information-action-and-measuring-sdgs
NCS人權篩查工具
naturebase
社會公平
社會包容
鏈接:https://humanrights.naturebase.org/
? Mark Godfrey/TNC
NbS項目在設計時可以考慮以下問題,充分納入對以人為本、多元合作和公平正義的包容性考量:
項目活動是否會影響人們對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與獲取?
項目資源的使用和分配是否考慮年齡、性別或社會經濟階層的差異,并努力彌合差距?
關于資源的使用和分配的決策是如何做出的?哪些人參與了決策?
男性和女性分別能從項目活動中獲得什么利益或受到什么負面影響?
若女性受到不平等的負面影響或獲得的利益不平等,如何保障女性的權益?
在項目的設計、實施、評估全過程中,是否盡可能地讓所有利益相關方參與?
項目目標的制定是否考慮了不同利益相關方群體的需求?
項目范圍內是否涉及原住民或當地社區,若有,他們是否參與了項目的全過程和決策制定過程?
在設計項目目標和活動時,是否考慮了邊緣化群體的訴求?
資源和利益的分配如何保障原住民和當地社區的權益?
是否有設計相關的機制或提供資源與機會使邊緣化群體公平地參與項目過程?
項目活動是否獲得了當地社區的自由、事先和知情同意(FPIC)?
項目是否清晰地記錄了決策過程并建立了信息公開機制?
項目是否建立了反饋與申訴機制?
項目設計時是否參考了傳統生態知識或本土知識?
項目的監測與評估體系中是否包含有關社會包容性的指標?
閱讀拓展——
包容性治理與企業NbS
在環境、社會與治理(ESG)中,NbS已成為企業實現ESG中環境(E)目標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在實施NbS項目時也應關注社會和治理的部分。包容性治理是社會(S)和治理(G)主題下的子議題,可成為踐行ESG理念的重要支柱之一,包容性治理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在企業運營和管理中融入了對社會和治理因素的考量,綜合考慮其價值鏈上的所有利益相關方,采取適宜的措施減輕不平等和不包容的負面影響。因此,企業實施NbS的過程中采用包容性治理能將ESG中的不同要素有機結合起來,更好地實現ESG目標。
實踐——
NbS與包容性治理
在探究了NbS中包容性治理的概念與方法后,下面我們來看看如何在具體的NbS行動中實現包容性治理。
? Annette Ruzicka
巴布亞新幾內亞
女性守護紅樹林[24],[25]
太平洋島國巴布亞新幾內亞擁有著成片的紅樹林,生活在這些紅樹林周邊的社區居民依靠著陸地和海洋豐富的自然資源維持生計,例如砍伐薪柴用于做飯、采集海鮮等。其中由婦女生產的糧食占巴布亞新幾內亞所有糧食產量的60%至80%。但當地紅樹林也面臨著與其他地區的紅樹林同樣的威脅,通常被大肆砍伐用于住房修建、木材生產和水產養殖等造成紅樹林大面積退化,影響社區生計。
世界各地都面臨著文化、社會結構和歷史問題限制女性接受教育和參與決策的挑戰。在巴布亞新幾內亞,針對這些問題,當地女性領導開展了Mangoro Market Meri(MMM,意為“紅樹林市場女性”)項目,引進清潔爐灶減少薪柴需求,以可持續管理紅樹林和近海漁業的方式解決過度捕撈的問題。TNC也為MMM項目提供了支持,鼓勵女性提出想法,幫助她們了解自己在保護與管理中的需求,并為她們提供領導力、金融商業知識和保護管理等培訓。
此外,TNC還在協助開發藍碳,發展基于自然的旅游活動,探索可持續認證機制為當地可持續方式收獲的海產品鏈接國際市場,從而實現保護和可持續管理紅樹林生態系統、豐富當地社區的收入來源和就業機會、增強社區韌性的多重效益。該項目展示了女性參與保護、發展經濟機會及參與決策的方法與途徑,這些機會為她們自己、社區和周圍環境創造了更加美好的未來。
社區生境花園公眾參與
2017年,TNC中國在上海以保護城市生物多樣性為出發點,使用NbS的方法,運用并實踐“親自然城市”、韌性城市等理念,啟動了社區生境花園項目。項目基于科學營造生境花園網絡、保護城市生物多樣性的同時,在花園中鼓勵居民參與、組織大量社區活動,促進社區自治。
項目充分考慮城市、社區、街道與居民的需求和感受,長寧區目前已建成的生境花園絕大部分都設在老舊小區或外來人口較集中的地方,便于居民與外來人口在參與本社區相關事務,增強歸屬感與認同感,社區的孩子們也有更多機會參與“生境課堂”等社區自然教育活動。生境花園項目的運營之初就考慮組建了居民志愿者團隊,鼓勵當地居民全程參與項目的策劃以及從設計、施工到運維等各階段的決策, TNC為志愿者提供一系列相關的培訓和指導。
生境花園吸引了生態學家、景觀設計師、城市規劃師等專業人士參與,為花園的長期發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同時,生境花園也設計了殘疾人友好設施,如無障礙通道等。數年間,生境花園不斷擴展,已成為一個多方參與、公平包容、合作共建的城市生物多樣性示范項目。
羅明,張琰,張海.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在《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指南》中的應用[J].中國土地,2020,(10):14-17.
https://portals.iucn.org/library/sites/library/files/documents/2020-020-En.pdf
尹利民,田雪森.包容性治理:內涵、要素與邏輯[J].學習論壇,2021,(04):66-74.
馬婷,鐘林生,虞虎等.包容性治理:中國國家公園治理新思路[J].生態學報,2023,43(10):3869-3881.
https://theory.gmw.cn/2020-12/03/content_34426571.htm
徐倩.包容性治理:社會治理的新思路[J].江蘇社會科學,2015,(04):17-25.
Appau Y, Derkyi M A A. Local communities' knowledge and perception of FLEGT-VPA-insights from Ghana. 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 2022, 144:102837
https://www.euronews.com/green/2023/01/10/the-five-biggest-reasons-carbon-offsetting-schemes-can-fail
James, R., Lyons, K., McKay, P., Konia, R., Lionata, H., & Butt, N. When solutions to the climate and biodiversity crises ignore gender, they harm society and the planet.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2023, 287: 110308.
https://blog.nature.org/science-brief/nature-and-equity-for-the-future-of-lasting-conservation/
https://blog.nature.org/2021/03/07/challenging-conservation-not-to-leave-women-behind/
https://portals.iucn.org/library/sites/library/files/documents/2020-021-En.pdf
https://www.naturebasedsolutionsinitiative.org/news/women-key-actors/
https://friendsofeba.files.wordpress.com/2023/05/sphere-nbs-23-04-2023-english.pdf
https://www.nature.org/en-us/about-us/where-we-work/asia-pacific/australia/stories-in-australia/bringing-indigenous-fire-back-to-northern-australia/
https://e360.yale.edu/features/native-knowledge-what-ecologists-are-learning-from-indigenous-people
Woroniecki, S., Spiegelenberg, F. A., Chausson, A., Turner, B., Key, I., Md. Irfanullah, H., & Seddon, N. Contributions of nature-based solutions to reducing people’s vulnerabilities to climate change across the rural Global South. Climate and Development, 2023,15(7): 590-607.
https://documents1.worldbank.org/curated/en/099060123165042304/pdf/P1765160ae46bb0aa0aefa0235601f9d0c6.pdf
https://thedocs.worldbank.org/en/doc/478071540591164260-0200022018/original/SiATSocialInclusionAssessmentTool.pdf
https://www.nature.org/content/dam/tnc/nature/en/documents/English-Version_TNCs-Guidance-for-Integrating-Gender-Equityin-Conservation_2022.pdf
https://www.conservation.org/docs/default-source/publication-pdfs/integrating-gender-and-social-equity-into-conservation-programming-2019.pdf?sfvrsn=6b8e5c33_2
https://www.iucn.org/sites/default/files/2022-08/07_iucn_wcpa_technical_note_series_no._7.pdf
https://www.unep.org/resources/report/gender-and-environment-statistics-unlocking-information-action-and-measuring-sdgs
https://www.nature.org/en-us/about-us/where-we-work/asia-pacific/asia-and-the-pacific-women-in-conservation/women-guardians-of-the-mangroves/
https://spccfpstore1.blob.core.windows.net/digitallibrary-docs/files/c0/c0c498da308b3a926c3d3d088d34a482.pdf?sv=2015-12-1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