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虓
提到酒的健康價值或者中醫中酒的應用,必繞不開一種特殊白酒,它橫跨酒文化與醫文化,兼得美酒風味與本草精華,從千百年健康文化中演變而來,這就是董酒。人們常說“酒藥同源”“酒為百藥之長”,中國白酒到底與中醫本草有何種淵源?透過董酒,我們來看中國傳統白酒的健康傳承。
01
從古代神曲到百草方單
在中國醫藥中,有一類具有特殊意義的重要本草,不同于單一本草的常見炮制,而是采用多種原料集合、由微生物發酵而來,這就是“神曲”。古代醫家為了標榜它的神奇功效、彰顯它的健康價值,特以“神”字冠名之。
神曲之名,首見于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獨設《造神曲并酒》篇用“面粉、赤小豆、杏仁、青蒿、辣蓼、蒼耳”六種藥物釀制而成,又名“六神曲”。
此后,唐代甄權的《藥性論》、陳藏器的《本草拾遺》、孟詵的《食療本草》、宋代王懷隱的《太平圣惠方》、元代王好古的《醫壘元戎》、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均收載了神曲,沿用千年,影響廣遠。
經過歷代發展,制作神曲的本草,不僅僅局限于六味,根據功效的不同,不斷增加。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曾言“其入諸般君臣與草藥,少者數味,多者百味……”此時用于釀制神曲的本草原料已經達到百種。
這種做法一直延續下來,清代趙學敏的《本草綱目拾遺》就記載了“百草曲”。此外,董酒的釀制也用到了“百草入曲”的工序,其釀造要用到一大一小兩種特殊的酒曲,均由“神曲”嬗變而來,根據傳承下來的《百草單》和《產香單》兩張古方,大曲要添加40多味本草,小曲要添加90多味,其中制作小曲本就需要添加“神曲”這一味本草,兩者共計130余味本草入曲,進而制作為酒曲,添加進糧食中促進發酵。
02
從陰陽學說到國密工藝
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范疇,以老子的《老子·四十二章》“萬物伏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為開端,認為,宇宙間萬物,多由陰和陽兩面組成,如白晝和黑夜、晴朗和陰雨、炎熱和寒冷,是詮釋自然運行規律的方法論。
陰陽學說運用最為深入的是中醫,《黃帝內經》總結了漢以前的陰陽學說,博采各家、融會貫通,使陰陽學說與中醫學完美結合,如其以陰陽學說闡述了人體的結構,即“人生有形,不離陰陽”。
后來,張仲景、王叔和、孫思邈、金元四大家以及明清時期的張景岳、溫病學派等在內的歷代眾多醫家,都從理論和臨床實踐對陰陽學說進行了繼承和發展,形成了至臻完善的“中醫陰陽學說”。
作為深受中醫思想影響逐漸發展而來的董酒,其釀造過程中的諸多環節,也都深受陰陽學說的影響,體現了中國經典智慧的實踐應用。
比如,董酒的酒曲,需要用到產香的大曲,和產酒的小曲,而兩種曲的本草比例和種類,從中醫角度來看“處處蘊陰陽,方方講配伍”。
再如,董酒大窖香醅的制作,需進行陰陽兩種發酵模式?!瓣柊l酵”即將三糟按一定比例攤晾后拌入大曲,經晾堂堆積,進行“有氧發酵”,充分攝取、富集空氣的有益微生物,生成大量的香味前體物質,吸收天之“精華”;“陰發酵”即晾堂糟醅堆積升溫后置入窖池中,待一定時間后踩緊進行密封“無氧發酵”,在窖泥的作用下進一步產香,以容納地之“靈氣”。
此外,釀造董酒還需要用到大小兩種窖池,以大曲配糧入大窖發酵,以小曲配糧入小窖發酵。而大與小的劃分,不單單以體積為依據,更引入了時間的區別,小窖發酵周期較短,在10天左右,而大窖發酵時間卻要達到18個月以上,時間之久,為中國白酒之最。
大與小、長與短均為陰陽之道,此外還有酸與堿。董酒大窖是中國傳統白酒生產中唯一的堿性發酵窖池。然而,就是在這堿性窖池里釀造出的董酒,總酸含量之高是其它名酒的2-3倍,十分奇妙。
最后,董酒的蒸餾,需要用到香醅和酒醅兩種糟醅,先將小窖發酵好的酒醅放入蒸餾甑的底部,再把大窖發酵好的香醅覆蓋在酒醅的上面,隨后進行串蒸。酒醅中的酒體重“味”,綿柔、醇和、回甜,大窖香醅中的酒體重“香”,濃郁、芳香、味長,最后協調統一,將香與味構成一種有機的平衡。
因此,董酒的工藝處處透露著陰陽學說的智慧,無論大與小、長與短、陰與陽、酸與堿、香與味,都形成了一種辯證的統一,符合自然轉化的陰陽之理。而正因為這與眾不同的釀造技藝,董酒的工藝和配方被國家權威部門列為國家機密。
03
從藥食同源到健康白酒
藥食同源,是中醫學中重要的養生理念。在《神農本草經》中載錄本草三百余種,其中很多都是久服有益的藥食兩用,更有59種完全是食物,比如生姜、蓮子、大棗等。唐代《備急千金要方》全書收錄的可藥用的食物,更是高達155種,并明確提出“食養為先”的調治原則。
對于食養,酒是其中備受多代名家推崇的一類載體。東漢的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多處提到寓藥于食、以酒助藥的理念。唐代的《食醫心鑒》記載食療方211首,其中就包含酒。而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更是收集了大量藥方,并單獨設有“附諸藥酒方”的專目。
酒之所以是藥食同源理念的重要承載,主要原因在于兩方面,其一,酒本就有溫通血脈、鼓舞陽氣、宣散藥力、祛風散寒的藥用價值。其二,酒本身還是良好的炮制溶劑和藥引助推劑,如《本草求真》寫道:“若引經用為向導,則其勢最速,辛則通身達表,引入至高顛頂”。
正因如此,以本草曲釀制的董酒,在中醫領域享有格外崇高地位,因為其不僅傳承了中醫藥食同源的實踐,更精進了酒在食養健康方面的積極意義。
首先,董酒為本草結合谷物釀造而來,在董酒酒曲中不乏諸多具有藥食同源屬性的名貴本草,如紅花、蟲草、貝母、枸杞、茯苓等等,與普通酒類相比,這又進一步提升了酒本身的健康價值。再者,董酒以酒作為溶劑,進一步提取了本草精華,方便本草效用的增發與助推,比如,目前在董酒酒體健康性的研究中,江南大學團隊發現了董酒蘊含多種健康活性物質,像萜烯類物質、脂肽類物質等等,兩者的含量均為中國白酒之首。因此,董酒也成為中國健康白酒的代名詞。
綜上所述,董酒的酒曲源于古代神曲的嬗變,董酒的釀造源于陰陽平衡的理念,董酒的品質源于藥食同源的實踐,這就是董酒被譽“中國健康白酒活化石”的淵源。
作者簡介:
李虓,食品發酵專業碩士,酒類食品評論作家、策劃人,《酒食評論》主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