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low,如果這個標簽被貼上,程前的生意將會遭到毀滅性打擊。
網紅程前黑紅了一把。
昨天,認識程前的,不認識程前的,都開始討論他,因為他跟另外三個眾所周知的企業家王石、馮侖、周鴻祎坐在一起,侃侃而談,并且把老同志們尬懟了一頓。
事情的經過,我就不贅述了,已更新到一口老炮視頻號,有興趣的自己看。
其實,我對程前并沒有深度了解,也從不看他的視頻,但是看完這段風馬牛的圓桌論壇后,我的直觀感受就是,程前很low。
我先說一下我對這件事的最終預判,我認為程前這次黑紅后,作為媒體的他,生意的根基動了,并且他自己可能還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畢竟他現在的應對方式是“冷處理”,希望時間換空間,不更新不表態,緩一緩,繼續掙錢。
我為什么說他的生意可能做不下去了?因為他的生意核心本質,是資源的打通,一旦被貼上了low的標簽,資源就打不通,那么廣告價值就失去了。
據我所知,很多中小型企業的創業者,找程前合作的核心原因,是希望通過程前的朋友圈連接到資本、大佬以及潛在的利益方,順便榨一下程前的幾百萬粉絲,花點小錢,覺得轉化很高。
所以說,這次馮侖給程前提供風馬牛的舞臺,原本是一次絕佳的上位機會。
結果卻是,無知挑戰常識,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馮侖可能是比較喜歡這個小老弟,因為他是程前此前視頻中,最大的咖,于是給了他一次階層跨越的機會。
程前如果情商高一點,城府深一點,沒有那么多自我膨脹的話,順勢做好采訪,把王石和周鴻祎也納入他的朋友圈,就會把自己節目咖位拉上一個新的臺階,讓更多的大佬對他產生興趣,結果呢?程前玩砸了。
王石的朋友圈在問,周鴻祎的朋友圈在問,媒體圈在問,程前這個人是誰?怎么這么low?
程前在大佬的圈子里的處子秀,被冠以了low的名聲后,大概率以后不會再有大佬愿意跟他同臺獻媚了,大佬身后的資本開始覺得low,然后創業者和中小企業主也開始覺得low,low的帽子被扣實之后,程前的關系鏈路的生意,就崩盤了。
我去翻了翻程前過去的視頻,基本上都是不太知名的中小企業主,然后通過一頓高大上的方法論包裝為成功企業家,有幾個企業我相對熟悉,私下真實情況是什么德行,我很清楚,用我們行業的話說,那就是,替他們鼓吹的媒體人,大概率“恰爛飯”了。
媒體現在呈現出來的態勢,很顯然是一邊倒的,幾乎所有的報道都在各種刨祖墳和批評,我看到的有說程前怎么用社群割韭菜的,怎么收費拍視頻的,怎么賣課的,如何利用傻子共振的,當然我不確定真假,就不一一列舉了。
之前也有人讓我賣課,我真的是口無遮攔,容易放炮,長得又很丑,我懂的那點皮毛都寫出來了,另外我是個正經生意人,自己有公司,且焦頭爛額,天天被甲方各種屌,能堅持寫文章,實屬不易了,罷了。
程前這一次,也算是危機公關了,化解的方法也有,我送一句,解鈴還須系鈴人,跪求老周、王石給他一次機會,做一次認錯復盤的訪談。
哎,我又開始好為人師了。
說完對這件事的預判,接下來就是自我反思時間,因為發現,程前犯下的錯,我都犯過,我身邊的很多媒體人也經常犯,比如程前在這次活動中,呈現出來的傲慢無禮、好為人師、缺乏實戰、虛無縹緲、偷換概念。
所以在媒體圈內,為什么“老師”這么多?懂得都懂,一笑了之。
第一戒律,切勿傲慢無禮,要謙遜待人。
大部分媒體人,都會自我膨脹,放大自己的功效,在機構媒體上班,會用平臺的力量替代自己的力量,我自己就是活生生的案例。
我曾經在機構中,在那個位置上,自帶光環,發個朋友圈,哪怕是個屁,也會有一群利益相關者過來聞一下,但是當我一離開那個位置,我就立刻發現了真實的自己,屁都不是。
現在網紅,本質是什么?還是媒體,在我看來,辛巴、小楊哥跟程前一樣,都是媒體,他們有流量,可以影響受眾的心智和決策,他們幾百萬上千萬的粉絲,就是給他們造成自我膨脹的底氣,每天一睜眼都是彩虹屁的奏章需要批閱,皇帝一樣的感覺,老子無所不能了,所以過去幾年,我們經常看到他們膨脹,這是必然的。
但是網紅沒有想過一個問題,你的紅,是誰給的?是平臺,抖音、快手、視頻號才是生殺大權的制定者,你縱然有1個億的粉絲,也可以把你的流量掐掉,甚至找個借口,封掉你的號。
程前這次翻車,最大的一個bug就是傲慢且無禮,最后的咒罵甚至顯得低俗和無德。
第二戒律,切勿好為人師,要學會傾聽。
很多媒體老師和網紅,在采訪了無數大佬或者和大佬同臺對話之后,就開始自我膨脹,覺得自己也是大佬,從采訪到對話再到認知對等,我能跟大佬交流,就說明我們有共同的認知結構,殊不知大佬跟你對話,僅僅是為了借用一下你的流量。
程前在整個訪談中,急切的想要表達自我,又語無倫次,其實還不如正常做個安靜的學生,這就是他與董宇輝的差距所在。
一個93年的網紅,沒有正經經營過一家成規模的公司(但是程前個人賺錢的能力還是很強的),非要逞口舌之快證明自己的水平跟三位大佬一樣,且不接受對方給過來的臺階,最終就是自取其辱。
第三戒律,切勿用缺乏實戰挑戰行業老兵。
很多人問我怎么看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一個習慣假唱的歌手,沒事別開演唱會。
網紅活在短視頻的世界里,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可以預先導演的,自己可以是皇帝,提前把各種爽點都預埋好,按部就班給受眾提供情緒價值就可以。
程前為什么要提前寫好稿子,然后去念稿子,因為一個93年的年輕人,閱歷和資歷,都不足以讓他脫稿侃侃而談,他的肚子里,沒有那么多感慨和故事。
這就是后面程前的反駁無力且可笑的核心原因,因為當大佬要認真跟他對談的時候,他才發現失控了,不像以前的來找他做節目的那些“偽大佬”充分配合他,于是他露怯了,接不住招了。
所以,網紅如果不具備強大的人生閱歷,也沒有足夠多的專業知識儲備的話,建議少參加線下的直播,很容易翻車。
第四戒律,多說人話,少拽詞。
作為一個文字工作者,實話實說,程前的那個稿子,寫的簡直是狗屁不通,毫無營養,全是假大空的雞湯體,你在短視頻里用傻子共振,玩玩雞湯就算了,在大佬面前喂雞湯,那不是班門弄斧?王石是懶得搭理,老周忍不住,就把火藥桶點燃了。
這么多年,留下來的所有商業經典,都是通俗樸素的語言,我前段時間把張一鳴的微博留存找出來看了一遍,真的是金句不斷,用大白話說出了大道理,都是實戰的東西,沒有虛無縹緲的豪華詞藻。
在真正的商業世界里,大家追求的都是高效溝通,沒人有興趣陪你炫技,再說,程前的那篇文章寫的也沒啥才華可言。
第五戒律,不要為了抬杠而偷換概念。
我們在過去多年的采訪中,最經常犯的一種錯,就是代表一群人,去問采訪對象一些問題。
其實本質上,我們誰也不能代表,當年的某某某不能代表亞洲青年,今天的程前也不能代表年輕人,你口口聲聲說年輕人很難,要挺住,那你為啥還要商業視頻收人家幾十萬?你收少一點,讓創業者多點錢干正事不好?進個社群為啥也要收錢?免費嫁接點資源不好?
為了抬杠,還硬要把寫了稿子跟不寫稿子做道德綁架,你寫稿子因為你肚子里沒貨,人家不寫稿子是因為久經沙場,滿腹經綸,用無知挑戰常識,就太無趣了。
不過實話實說,我也是圈內著名的杠精,我們有個三兄弟小群,看完程前,我們就自嘲,各自是杠王、杠霸、杠神。
零零散散,廢話了這么多,其實關注程前這個事,我更多的時候是處于自我保護意識,大家都是同行,今天他翻車,明天也有可能翻車的就是我。
很多人跟我說,我現在的文章沒有兩年前好看了,我自己清楚的知道,我的顧忌越來越多,一開始是肆無忌憚的寫,直接點名,講故事,好為人師,現在更多的寫方法論,想要用交流的態度寫作。
因為,我就是害怕翻車。
前幾天,一個兄弟,轉發了我的一篇文章,說炮哥的認知超越了很多公關VP,然后隔天就開始產生效應了,一個大廠VP在飯局中說,“超VP”來了,我就知道,出問題了。
這就是后面大佬們,讓程前學會多講段子,少講道理的核心。
混亂之中,如履薄冰者,生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