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CNN新聞發布的一篇報道指出,49%的美國80后,就業情況都不如父母,經濟地位也沒有父母好。
而上個世紀40年代的人中,92%都比父母過得好。這意味著讓無數人向往的美國夢正在枯竭。
一年前,我們曾經做過一期視頻詳細探討了貧窮的本質。
很多人都說,是現代社會的階級固化讓有錢的人越來越有錢,窮的人越來越窮,如今想要靠個人努力去實現階級躍遷、一夜暴富,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了。
但是美國億萬富翁Glenn Stearns格倫·斯特恩斯卻不同意這種說法。
設想這樣一個場景,把你獨自丟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只給你一輛破卡車、一部手機和100美元,讓你生活90天,你會怎么做?
A 活不下去,卒
B 沿街乞討,勉強度日
C 找一份能維持生計的工作
D 在90天內,用100美金創造100萬美金的價值
我不知道大家會選哪一項,但Glenn Stearns格倫·斯特恩斯選的是D,并通過一部紀錄片展示了他的答卷。
有人說,這部紀錄片就是一碗毀人智商的濃雞湯;但也有人說,這是一部底層人物大翻身的經典教科書,凡是想搞錢的人都該看看這部紀錄片。
今天我們來聊聊這部豆瓣評分9.1分、號稱揭示了富人賺錢底層邏輯的《富豪谷底求翻身》。
《富豪谷底求翻身》是2019年Discovery推出的一檔真人秀紀錄片,目前已經連載到了第二季,今天我們要聊的是第一季中格倫·斯特恩斯Glenn Stearns的故事。
Glenn 1963年出生在華盛頓,父親是打印員,母親是清潔工,一家人就蝸居在一間廉價公寓里,不僅家庭經濟條件困難,父母還都有酗酒的壞毛病。
小時候,Glenn還被診斷出了閱讀障礙,學習成績很差。高中畢業時,成績排在全班倒數10%。14歲時,Glenn還不小心搞大了17歲女友的肚子,有了第一個孩子。
不過幸運的是,Glenn后來遇到了一位影響他一輩子的人生導師。在導師的鼓勵下,他考取了馬里蘭州陶森大學經濟系。
1989年,25歲的Glenn成立了一間抵押借貸公司Stearns Lending LLC。28歲時,Glenn就賺到了人生的第一個100萬。
2008年,金融危機來襲時,Glenn差點失去所有。但Glenn堅信,危機也意味著轉機。風暴過后,Stearns Lending LLC很快成長為了美國最大的抵押貸款公司之一。
步入中年后的Glenn,有一個美滿的家庭,是6個孩子的父親,有私人飛機和游艇,房產遍布世界各地。年輕時的他可能絕對不會想到,自己以后的生活是這樣的。
現實中,Glenn本人就從一個窮光蛋,一路摸爬滾打,變身富豪,沒有人比他更適合參加這個真人秀節目的了。
他參加節目就是想證明:你想事業有成,不必家財萬貫,也不必有個富爸爸,靠自己也能做到。
按照規則,Glenn需要在90天內,用100美金,在一個陌生的城市里,創立一家市值100萬美金的企業。
如果這家企業在90天后的估值少于100萬美金,哪怕只少了一分錢,Glenn都需要自掏腰包,給這家公司注資一百萬。
創業期間,Glenn不能暴露他的真實身份,但90天后,他需要向每位給他提供過幫助或者付出努力的人發放獎勵。
$100到$3300: 工作不分貴賤
第一集里,Glenn是坐著他的私人直升機出場的,但很快,他就被節目組空投到了美國東北的一座小城伊利。
Erie伊利位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曾是一座著名的工業城市。1972年,伊利贏得了全美城市獎,但隨著美國制造業外移,伊利的人口不斷流向其他地方,這個城市逐漸走向沒落。
在一片皚皚白雪中,飛機降落,Glenn走出機艙,零下13度的伊利市寒意陣陣。Glenn開著節目組給他的一輛破卡車,兜里揣著100美金和一部手機,開始了挑戰。
既然說好了是創業版「荒野求生」,那Glenn就需要把成功企業家的buff先去掉,為此,他化名格倫.布萊恩特Glenn Bryant,并編造了一個新身份
一個在大公司打了半輩子工的白領,55歲,終于鼓起勇氣,決定晚年創業。一個紀錄片攝制組剛好對他的故事感興趣,于是決定跟拍。
初來乍到,Glenn沒有像無頭蒼蠅一樣,著急忙慌地開始賺錢,而是先拿起手機,了解了這做城市的基本情況和消費水平。
Glenn預估這里一個月的基本生活費大約為1100美金,90天就是3300美金。Glenn給自己制定的第一個目標是,用一周的時間來賺夠90天的生活費。
他說「你在生存上多花一分鐘,在生意上就會少花一分鐘。」這是Glenn給觀眾上的第一課。
2009年,香港也曾拍過一部類似的紀錄片《窮富翁大作戰》,但遺憾的是,那部片子里,很多富人真的變成了窮人。
就拿香港田家公子,田北辰來說,他父親是香港紡織界的頭面人物,人稱「一代褲王」,他自己也是哈佛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創立的服裝品牌在全球有千家分店。
體驗底層生活之前,他曾信誓旦旦地說「弱者,是被市場淘汰出來的。只要你有斗志,就能變身強者」。
可錄制剛進行了兩天,他就心酸地表示「當我變成了窮人后,已經完全沒有能力考慮其他,吃飽已是極大的滿足」。
田北辰的這種狀態,在心理學上有個專有的名詞,叫做「稀缺心態」。
之前,我們曾聊過哈佛大學終身教授塞德希爾.穆來納森和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埃爾德·沙菲爾聯合出版的《稀缺》一書。
書中指出你所或缺的東西,會俘獲你的大腦,占據你的心智帶寬,影響你的思維決策。
窮人的「思維帶寬」很容易被生計占滿,當你疲于奔命,為了生存而苦苦掙扎時,是不可能創業的。
回到Glenn身上,為了盡快賺夠基本生活費,他積極嘗試各種工作:去公園里推銷寵物玩具,結果一個都沒賣出去;去做家政清潔鏟貓砂、拖地、刷馬桶,完全沒有一點思想包袱。在Glenn眼中,工作不分貴賤。
同時,Glenn還想盡一切辦法,開源節流。下雪的冬天,睡在車上;三餐就用泡面來對付,連開水都是向便利店員借的。
在服裝店做臨時工時,Glenn結識了店主RJ。RJ成為了Glenn在伊利的第一個人脈,這意義非凡,之后RJ在Glenn的新團隊中扮演者舉足輕重的角色。
Glenn與普通的草根有個巨大的差別,那就是他有著敏銳的眼光,懂得知人善任。每到一個地方,都能迅速化陌生人為朋友。
從RJ口中,Glenn得知,過幾天就是伊利的St. Patrick’s Day圣帕特里克節了。
這是一個紀念愛爾蘭守護者圣帕特里克的節日,當天所有人都會穿著綠色的服飾上街慶祝,因為圣·帕特里克曾使用綠色的三葉草向異教愛爾蘭人解釋三位一體,綠色同時也是愛爾蘭國旗上的顏色之一。
Glenn嗅到了商機。
他用幾十美金批發了一些含有綠色元素的飾品,拉上RJ一起,在節日當天到人流量大的地方擺攤。
RJ賣T恤,Glenn賣飾品。就這樣,一天下來,Glenn就賺了400多美金。但Glenn的身體也很快亮起了紅燈,天寒地凍,再加上初到陌生環境,Glenn開始上吐下瀉。
為了確保自己身體沒事,他還是花了250美元去醫院做了檢查。好不容易賺來的錢,就這樣付了醫院的賬單,一般人遇到這種情況都會抱怨自己倒霉,但Glenn卻慶幸身體并無大礙,只是食物中毒而已,畢竟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嘛。
說出來,大家可能會感到不可思議,Glenn在伊利賺到的第一筆大單,其實是靠淘垃圾。Glenn在當地網站上,看到有很多人高價回收二手工業輪胎。
Glenn馬上想到廢棄的修理廠和垃圾場或許有可供出售的二手輪胎,于是便開啟了翻垃圾之路。
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天后,Glenn終于找到了2個符合市場需求的輪胎,不用一分本金,就賺到了1500美金的利潤。
這是Glenn給觀眾上的第二課:要善于發現機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免費資源。
接著,Glenn拿出400多美金租了一間棲身之所,終于不用住在冰冷的車里了。
9天過去了,Glenn雖然沒有達到自己預設的3300美金的目標,但也算進展良好。賣輪胎很賺錢,不過Glenn的眼光沒有拘泥于此,他開始盤算著更大的生意。
$1500到$40000: 信息差
挑戰開始后的第10天,Glenn去了當地的「小型企業發展中心」,其實就是政府設置的為創業者提供幫助的部門。
在這里,Glenn拿到了伊利市各個產業的發展數據,并在中心工作人員的引薦下聯系上了當地的咖啡店主、啤酒釀造商、五金店主等中小型企業的老板,向他們取經。
他們得知Glenn年過五旬仍舊志氣不減地想要創下一番事業,都很感動,對Glenn知無不言。最重要的是,發展中心提供的這些服務都是免費的。
一番權衡后,Glenn決定押寶做精釀啤酒廠。啤酒產業在伊利屬于「朝陽產業」,當地人都很愛喝啤酒,每戶人家每個月在啤酒上的花費要比咖啡多100美金。
伊利有幾家啤酒廠,但規模都不大,Glenn覺得這里還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潛力。
可創業還需要一大筆資金,錢從哪里來呢?總不能光靠撿輪胎吧。憑借著以往的經驗,Glenn認為利用「信息差」進行「低買高賣」,是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財富的最便捷手段。
他首先想到了倒賣二手車。他先是用700美金買了一輛05年的本田,再花5美金洗了車,轉賣后,輕松入賬3900美元。
然后又如法炮制,用1500美金買入了一輛二手凱迪拉克,轉賣了7600美金。此時,Glenn已經有9000多美金了。
俗話說,小倒倒車,大倒倒房,Glenn決定用這9000美金炒房。有人可能會問了,這么點錢怎么炒房呀?
別忘了,Glenn是在伊利市,并不是在紐約或者洛杉磯。四五萬美金在伊利就能買一套房子了,而且還可以申請銀行貸款,算下來要付的首付還不到1萬美金。
Glenn的計劃是,找到一套外部結構不錯,但內部裝修破敗的老房子,價格大約在30K-40K美金之間。
付首付款,然后花1萬美金來修繕。重要的是,這1萬美金的修繕費也是可以找銀行貸款的。之后倒手賣掉,希望可以賺到4萬美金的差價。用這4萬美金作為創業的啟動資金。
將「信息差」變現,是Glenn給觀眾上的第三課。什么是信息差?簡而言之就是,你知道,但別人不知道的東西。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幾乎從來不去菜市場買菜,假如有一天,我心血來潮去了趟菜市場。賣菜的阿姨,可能上下打量了我一番,給我報了個價格。
接下來可能是一波討價還價。但幾乎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如果換我媽去買,她買到的價格大概率比我便宜。這就是我媽掌握的「信息差」。
同樣的道理,Glenn倒車倒房,低買高賣,利用的是他掌握的信息差。社會永遠存在信息的斷層,就看你是否能敏銳的捕捉、處理并利用它。
在翻修房子、等待買家的過程,Glenn也沒閑著,他開始利用「小型企業發展中心」的場地和背書來招兵買馬、組建團隊。
Glenn首先想到的就是曾經合作過的服裝店主RJ,之后Glenn又面試了廚師(Ashley Messenger)、釀酒師(Marshall Pike)、木匠(Armando Reyes)、營銷專員(Chris Norris)等人。
要知道,此時的Glenn是拿不出來工資給員工的,于是他采取了畫大餅的方式來激勵人心。
他推心置腹地說,「來到伊利的這段日子里,我感受到了這里的居民是真心想重振這座城市的,人人努力打拼,想讓城市更繁榮。
現在我雖然無法支付大家高薪,但我希望大家能和我一樣相信這個夢想,和我一樣有堅定的信念。
投入大量心血后,你會發現,你得到的回報是一家好公司。」當然了,有很多面試者是不接受這種畫餅充饑的方式的,他們的理由也很充分:有房貸要還,有孩子要養。
最終,選擇加入Glenn團隊的有:服裝店老板RJ、退役老兵馬特·桑德斯 Matt Sanders、營銷專員克里斯·諾里斯Chris Norris、金屬加工廠老板克里斯·特羅特Chris Trott和木匠 阿曼多·雷耶斯Armando Reyes。
現實生活中,大部分企業家都很擅長給員工大畫餅,區別在于有些企業家畫的餅就只能看看而已,而有些企業家會兌現他們所畫的餅。從紀錄片來看,Glenn屬于后者。
就在Glenn躊躇滿志,打算大展拳腳之際,突遭晴天霹靂:Glenn原本是想開一家精釀啤酒廠的,可咨詢律師后得知,釀酒許可證要90天才能辦下來,這顯然與他90天內創造100萬價值的終極目標相背離,啤酒廠項目只能放棄。
但Glenn也只是沮喪了一小會兒,就重燃斗志了。他迅速調整創業方向,決定開一家燒烤啤酒餐廳。和啤酒最搭的必須是燒烤,這在全世界哪兒都一樣。
在燒烤餐廳賣啤酒的話,不需要釀酒許可證,只需要販酒執照就行了,申請起來容易的多。
最重要的是,在伊利市,只有一家真正的燒烤餐廳,而且那家餐廳還不賣啤酒,這簡直就是個空白市場。
和團隊商量后,Glenn決定將餐廳命名為Underdog,敗犬餐廳。因為他覺得「敗犬」代表的是伊利這座城市的精神,曾經輝煌過,如今沒落了。
在這里生活的每一個人都是辛苦奮斗、重拾希望的人,沒有人能打敗他們,因為他們沒什么輸不起的。Glenn想開一家代表當地特色的餐廳,這樣更能引起人們的共鳴。
在Glenn的商業計劃中,敗犬餐廳的營收來源分為三大部分:1)餐飲銷售。餐廳不僅出售烤肉和各大品牌的啤酒,也和當地釀酒廠合作,推出他們自己的貼牌啤酒
2)建立全國銷售網絡,出售他們的秘制烤肉醬料,甚至是真空包裝的烤肉
3)和當地釀酒廠結盟,把他們的酒賣往全國各地,相當于成為伊利地方啤酒品牌的全國經銷商。
然而,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是骨感的,剛調整好創業方向,Glenn又遇到大麻煩了。他發現,低價買來的老房子的地板下藏了大量霉菌,必須要請專業團隊來除霉。
這不僅會另外增加5000美金的翻新成本,還會耽誤四天工期。
但除霉工作是必須要做的,否則霉菌很快會蔓延至整個房子。更糟糕的是,由于急于出售,Glenn的這套翻新后的二手房最終是以7萬5000美金的價格成交的。
他利用這套房子只賺到了2萬美元,與他最初制定的4萬美元的目標相差甚遠。不過,Glenn倒是很樂觀,因為2萬美元已經足夠他租下店面,啟動敗犬餐廳項目了。
他說「在商場上,有時候你需要輸掉一場仗,才能打贏整個戰爭。」這是Glenn給觀眾上的第四課。
細看Glenn給自己定下的一個個小目標,我們會發現他從未拿過滿分,但他依舊在朝著自己的終極目標,不斷前進,這就叫「細化目標、懂得取舍、顧全大局」。
美國漫畫家斯科特.亞當斯(Scott Adams)說過「要發展一個系統,就不要在乎小目標的成敗。」Glenn顯然深諳此道,他的每一步都在拆解大目標,雖有成有敗,但依舊步步為營。
這種做法也可以被稱為「60分萬歲哲學」,指的是,如果60分夠了,就不必再投入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考更高的分數。
淘寶總裁蔣凡就是「60分萬歲哲學」的堅定實踐者。他曾經的老板李開復,在回憶錄中說了這么一件事兒。
當年蔣凡去谷歌應聘的時候,一切都很順利,可當HR看他成績單時,卻發現有些課他只考了剛及格,HR就有些猶豫了。
蔣凡解釋說「我們學校計算機系的某些課程十分糟糕,考試內容與實際應用關系不大,所以我覺得考60分,拿到學位就夠了,省出的時間我可以做更有助于自我提升的事。」就是因為這番話,蔣凡才最終被谷歌錄用的。
$20000到$750000: 賦能
Glenn從「小型企業發展中心」的工作人員那里得知,很快伊利市將舉辦「陣亡將士紀念日烤肉節」,屆時將有5萬游客涌入小鎮。
Glenn覺得這是敗犬餐廳一戰成名的機會。如果能在烤肉節的比賽中贏得獎項,敗犬餐廳就能迅速打響知名度。Glenn抓住這個時間點,以此倒逼自己和整個團隊。
要贏得比賽,最重要的當然是烤肉的味道了。服裝店主RJ負責物色優秀的燒烤廚師,他先后向Glenn推薦了三個人
有豐富燒烤大賽參賽經驗的克利特·柯林斯Cleat Collins;來自泰特斯維爾曾擁有過自己餐廳的克里斯汀Christine Muir;以及有10年廚師經驗的邁克Mike Loveranes。
Glenn最滿意的是Christine,她做出的烤肉外焦里嫩、肉質軟爛脫骨、入口即化,但Glenn同樣也留下了克利特Cleat和邁克Mike。
對于一個初創的餐廳來說,三個廚師好像是有點太多了,不過Glenn的理念是,如果對方是個人才,沒有崗位也要創造崗位將其留下,說不定哪天就用上了。
這算是Glenn給觀眾上的第五課了:想要成功就要「賦能」,找到一群比你更優秀的人,將每個人的潛力發揮到極致。
作為團隊成員之一的退伍軍人馬特Matt,提起加入團隊的原因時說道「Glenn把人才聚集到一起,朝著共同的目標努力,這很棒!正是我想做的事情。」
和最聰明的人一起做事,成功的概率往往更大。團隊做的事情越多,領導就能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別人無法代替的工作。
Glenn說自己是仆人式領導,他不懂餐飲、不懂烤肉、也不懂房屋和餐廳的裝修,他要做的事就是找到各個領域的專業人士,整合資源,服務團隊,幫大家搞清楚做事情的思路,然后不斷督促和激勵團隊在 deadline 前完成工作。
Glenn還非常懂得根據每個人的優勢,分配任務,下放權力。比如讓擅長營銷的克里斯·諾里斯Chris Norris制作餐廳網站,以及在各大社交媒體上宣傳餐廳
讓一直跟金屬打交道的克里斯·特羅特Chris Trott,負責制作烤爐;讓熟悉本地市場的RJ負責市場調研和收集競爭對手信息。
退伍軍人馬特Matt 有過酒類行業的從業經驗,他負責和啤酒廠洽談。懂得把控全局的馬特總是在 Glenn 身后做他的救火隊員,很快就成為了 Glenn 麾下最能扛事的左右手。
時間轉眼來到了烤肉節,這也是挑戰開始后的第80天。Glenn的目標是在烤肉節的四天里賺夠2萬5000美金,并把這筆錢投入到店鋪的裝修和后期運營中。
烤肉節開始后,整個挑戰進入了沖突最高峰,團隊里的每個人都在高壓下工作,意外狀況不斷。
烤肉節第一天,主廚克里斯汀Christine發現,采購來的排骨忘了提前解凍了,只能去傍邊攤位借了些新鮮排骨。
不過,好消息是,全場只有敗犬燒烤使用傳統烤爐,吸引了不少游客的注意。主廚烤出來的肉味道好、出餐快,抓住了顧客的胃;工作人員風趣幽默,抓住了顧客的心。
敗犬燒烤攤前很快就排起了長龍。第一天,他們的營業額達到了3090美金。
第二天上午,Chris Norris克里斯·諾里斯在facebook進行了現場直播,敗犬燒烤的生意更加火爆。可大伙還沒來得及高興就發現,食材竟然不夠了。
大量慕名而來的顧客只能調頭轉向其他攤位。負責準備食材的是主廚Christine,她此前沒有參加過此類比賽,顯然對食材的需求量把握不足。
Glenn并沒有責怪她,只是交代她,明天一定要把食材備足。這一天,敗犬攤位賺了5178美金,但如果食材充足,應該可以掙得更多。
可到了第三天,食材依舊供不應求,手撕豬肉和牛腩中午就賣斷貨了,到了傍晚十分,排骨也沒有了。
作為主廚,Christine一直在推卸責任。這下,Glenn也忍不住發火了。兩人爆發爭吵后,Christine干脆撂挑子不干,走人了。
克利特Cleat趕緊沖上去安撫Christine的情緒,好歹把人勸回來了。Glenn隨后也主動道歉,大伙調整狀態,繼續工作。
這一天,他們賺了8300美金,并向大賽組委會提交了他們的參賽作品:一份秘制烤排。
值得一提的一點是,這份烤排并不是主廚Christine做的,而是出自助理廚師邁克Mike之手。因為當時Christine在攤位上已經忙得分身無術了。
這也證明了Glenn當初把幾位廚師都留下的做法是對的。
烤肉節最后一天,大家都做好準備要進行最后的沖刺了。
不料天公不作美,狂風暴雨來襲。敗犬燒烤的招牌都被吹翻了,大部分商家都提前收攤了,只有敗犬燒烤堅持到了最后。
團隊的努力也換來了豐厚的回報,4天下來,他們一共賺到了2萬1000多美金,還獲得了一個最佳排骨獎,一個青少年選擇獎。
紀錄片的最后一集,Glenn公布了自己的真實身份,并按照之前和節目組約定好的,給了每個人他們應得的酬勞。
Glenn給了主廚Christine一萬美金的酬謝金,但同時也將她辭退了。她是一名好廚師,不過不適合這個團隊。
Glenn給了一直以來幫他搞房屋翻新和餐廳裝修的設計師Dawn唐 兩萬五千美金的酬金,給了金屬加工廠老板克里斯·特羅特Chris Trott 兩萬美金。
負責制作網站和營銷的Chris Norris克里斯·諾里斯拿到了5000美金的酬勞。RJ和馬特Matt則分別獲得了2.5萬美金和2萬美金的酬金,以及10%的敗犬餐廳的股份。
其他在項目中出過力的人,也都被聘為了敗犬餐廳的正式員工。
除此之外,Glenn還成立了一個「敗犬創業基金會」,專門扶持那些想在伊利市創業的人,金屬廠老板克里斯·特羅特Chris Trott和設計師Dawn任基金會董事。
不過遺憾的一點是,90天挑戰結束時,敗犬餐廳的估值并沒有達到百萬美金的目標,而是是75萬美金。
所以Glenn按照承諾,往餐廳投資了100萬。直到今天,敗犬餐廳依然還在營業中。在他們的官網上,我們可以在線購買他們的服飾、醬汁、啤酒等周邊產品。
鏡頭之外
這部紀錄片上映之后,褒貶不一。很多人為Glenn絕地反擊的過程感到心潮澎湃的同時,也有不少人質疑節目的真實性。
我個人認為整部紀錄片中最明顯的bug,莫過于Glenn為炒房到銀行貸款的情節了。Glenn是用什么身份準備的貸款資料呢?
如果是用假身份,且不說能不能通過銀行審核,一旦被發現,那就是整個節目組在犯罪。
如果用的是真身份,一個億萬富翁去銀行貸區區幾萬塊錢,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貸款會批的這么快了。
招聘團隊的情節同樣如此。現實生活中,如果有個素未謀面的人告訴你「我有個夢想!來無償跟我干吧,讓我們一起為夢想窒息。」
相信絕大多數人會翻個白眼,然后快步走開。是什么讓那么多優秀的人,剛見Glenn一面,就心甘情愿地不拿工資為他賣命呢?難道是富豪自帶的財富氣場嗎?
還有撿輪胎的情節。能被高價回收的是沒怎么磨損的工業汽車輪胎,并非一般輪胎。這種輪胎如何這么好找的話,伊利市的廢棄修理廠和垃圾場應該每天都人山人海了。
除此之外,還有外國網友發出了靈魂拷問,說:「你如何給一家才開了幾周的餐廳做估值?」準確來說,敗犬餐廳開業連幾周都沒有,只有幾天。
一般來說,給餐廳做估值時,是需要看它歷年來的經營指標的。敗犬餐廳的店鋪是租來的,客流量也還不穩定,是什么讓估值人員認為這家餐廳值75萬美金呢?
單單就是Glenn暢享的美好前景嗎?怪不得有網友感慨說「整部片就像個笑話,我就納悶我是怎么繼續看下去的?」
不過我們也不能全盤否定這檔紀錄片的真實性,畢竟「敗犬餐廳」確實在伊利市存活了下來。
拍攝結束后,這里一度成了網紅餐廳,不少人前去打卡。大部分食客對這里的評價還是很正面的,餐廳的google review評分也高達4.4分。
頗富戲劇性得一點是,2019 年 7 月, Glenn控股的Stearns Lending公司申請破產了。幾周后的8月6日,《富豪谷底求翻身》在Discovery頻道首映。
也就是說,人們看到這部紀錄片時,Glenn已經不是億萬富豪了。
不過,2020年初,Glenn又成立了一家新的抵押貸款公司Kind Lending。根據《人物》雜志2023年5月的報道,Glenn稱新公司Kind Lending目前是全美發展最快的抵押貸款公司。
公司口號是「人先于利潤」,Glenn希望通過全新的經營方式,為人們艱難的購房之路注入一些力量。
另外,還有報道指出,幾年前,Glenn曾被診斷出咽喉癌,并頑強地戰勝了癌癥。紀錄片開拍之前,Glenn的癌癥復發,不得不一度推遲拍攝。
不過,最終Glenn還是按照約定,完成了紀錄片。單就這點來說,Glenn的契約精神就讓人動容。
我個人認為,盡管存在諸多槽點,但只要看完片子的觀眾能有所收獲,《富豪谷底求翻身》就不失為一部好的真人秀。
我想這也是為什么這部片子能在豆瓣上評分高達9.1分,在IMDb上評分高達7.6分的原因吧。Glenn在片中留下過諸多金句,例如「任何工作都有價值,都能讓你建立自信」
「與客戶溝通時,要懂得化繁為簡,刪除不必要的信息」、「做情緒的主人,不做情緒的奴隸」、「完成>完美」等等。
看完整部紀錄片,我想到了洛克菲勒家族一代掌門人John D. Rockefeller曾提出的一個設想
他說「若是將世界上所有的現金和資產全都混合在一起,平均地分給每一個人,僅半小時后,人們的經濟狀況就會開始發生顯著的改變。
有些人的錢會變多,有些人的錢會變少,3個月之后,貧富懸殊將會重新變得十分驚人。
2年后,你會發現,全球財富分配情況和此前沒什么不同,有錢的仍然是那些人,以前貧困的依然貧困。」
洛克菲勒的這番話其實就是在強調「富人思維」的重要性,擁有富人思維也許不能讓我們馬上擺脫貧困的處境,但至少可以擴展我們的思路,放大我們的格局,以便下次機會來臨時,迅速抓住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