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物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誘因,但長期暴露于空氣污染物與腹主動脈瘤(AAA)風險之間的關系尚不清楚。
2024年1月18日,華中科技大學田耀華團隊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IF=39)在線發表題為“Air pollutants, ge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risk: a prospective study”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進行了一項前瞻性研究,揭示了空氣污染物、遺傳易感性和腹主動脈瘤風險關聯。
研究發現,長期暴露于空氣動力學直徑<2.5μm的顆粒物[PM2.5, 1.21(1.16, 1.27)]、空氣動力學直徑<10μm的顆粒物[PM10, 1.21(1.16, 1.27)]、二氧化氮[NO2, 1.16(1.11, 1.22)]和氮氧化物[NOx, 1.10(1.05, 1.15)]與AAA發病風險升高有關。空氣污染物的有害影響即使在低水平接觸的參與者身上也持續存在。在聯合分析中,與暴露于低濃度污染物和低遺傳風險的參與者相比,暴露于高水平空氣污染物和高遺傳風險的參與者患AAA的風險更高。AAA發病率的風險估計值分別為PM2.53.18 (2.46, 4.12), PM103.09 (2.39, 4.00), NO22.41 (1.86, 3.13), NOx2.01(1.55, 2.61)。該研究發現,長期接觸空氣污染物與AAA發病率增加有關。
腹主動脈瘤(AAA)是指腹內主動脈壁的病理性膨脹,導致明顯的凸起。這種情況通常是由于腹主動脈的減弱或擴張而引起的。在過去的二十年中,AAA的患病率和發病率在一些高收入地區有所增加。腹主動脈破裂是AAA最致命的并發癥,即使及時手術干預,腹主動脈破裂也常導致猝死,死亡率超過50%。如果不及時治療,這種情況會導致幾乎100%的死亡率,因此,必須提前干預相關危險因素,防止AAA的形成和發展。環境空氣污染對心血管疾病的有害影響已被充分證明,但空氣污染對AAA的證據非常有限。一項動物研究表明,空氣動力學直徑<2.5μm (PM2.5)的顆粒物有可能激活免疫細胞,并在小鼠中維持持續的全身炎癥反應,最終導致AAA的形成。此外,到目前為止,只有一項生態學研究簡單地將AAA破裂的住院人數與空氣動力學直徑<10μm的顆粒物(PM10)聯系起來,而基于人群的研究非常少。二氧化氮(NO2)是衡量交通相關空氣污染的替代指標,有證據表明,長期暴露在二氧化氮中的危害與顆粒物一樣大。然而,沒有研究探討NO2和氮氧化物(NOx)對AAA發病風險的有害影響。
空氣污染對腹主動脈瘤的影響(圖源自European Heart Journal)遺傳學上,家族研究揭示了AAA的家族聚集性,證明了遺傳因素在AAA的發生和發展中的作用。此外,在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s)中發現了大量與AAA相關的位點。雖然現有證據表明,遺傳易感性可能改變接觸空氣污染與心血管疾病發生之間的關系,但缺乏調查遺傳易感性與空氣污染對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之間相互作用的研究。該研究發現,即使污染物濃度低于世衛組織建議的空氣質量閾值,長期暴露于PM2.5、PM10、二氧化氮和氮氧化物與AAA事件風險增加之間也存在顯著關聯。因此,實施更嚴格的空氣污染控制標準或法規可能會減輕AAA發生的風險。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93/eurheartj/ehad88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