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剛剛恢復高考的第二年,有這樣一位物理天才,在15歲時考入大學,四年后赴美國哈佛留學,1988年博士畢業后,在祖國需要的時候,卻接受邀請加入美國國籍。
媒體報道后,國人大罵他是“崇洋媚外的慕羊犬,忘恩負義的白眼狼!”,面對國內輿論的口誅筆伐,他只是淡然地說了一句:“科學無國界,我會用自己的方式報效祖國”。
1999年在他功成名就之后,卻帶著二十位博士回到祖國的懷抱,并且攜帶了很多科研成果。
這時,輿論又開始反轉,紛紛夸贊他是“曲線報國的愛國者!”
那么,這位物理天才到底是誰?他當初為什么要做出這樣的選擇?他又是如何將二十位博士帶回祖國的?對飽受爭議的他,你如何看待?
今天,我們一起去揭開這位叫高華健的物理天才背后的傳奇故事。
1963年,高華健出生在四川,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階層,他們雖然沒有給他優渥的生活,卻讓他有了一個聰慧的大腦。
從小高華健就對自然科學感興趣,時不時纏著大人問“十萬個為什么”,他的父母文化程度也不高,常常解答不了他的問題。好在他們很明智,舍得在教育上投資,并且注意引導和培養孩子的興趣,孩子喜歡什么書籍和科普讀物,他們都節衣縮食,千方百計地買來,就這樣,高華健沉浸在知識海洋里樂此不疲。
天才往往是聰明加勤奮。上學以后,高華健知道父母在學習上幫不了自己,每當別的孩子業余時間都出去玩耍時,他就自覺地拿著書本回家復習,不懂就向老師和同學請教,并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這樣他在學校里,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在同齡人中更是一枝獨秀,成了名聞遐邇的“小神童”。
進入初中后,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的潛能得以充分的挖掘,書本知識已經無法滿足他了,就自己開始自學高年級的課程,尤其是物理方面,這也讓身邊的老師和同學都大為震驚。
1978年,國家恢復了高考的第二年,在老師的鼓勵下,15歲的高華健抱著試一試的心理,申請提前參加高考。成績出來之后,令所有人大吃一驚,高華健竟然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并成功地被西安交通大學工程力學專業錄取。
要知道,這個專業不單單是工程方面 ,它所涉及的范圍很廣,比如航空、能源等領域,在物理學科中算是比較難啃的專業。在大學四年的學習生涯中,他一如既往地刻苦學習,幾乎沒有請過假,每天都是早早來到教室,拿出課本預習新的知識,在下課之后,他也很少去參加一些聚會,總是利用空閑時間在圖書館看書學習,他喜歡這種在知識洋中遨游的感覺,同學在教室或宿舍找不到高華健的時候,那么他一定就在圖書館,甚至有些時候他在圖書館一待就是一整天,直到圖書館關門之后,他才會離開。
就這樣,他每天都重復這樣的生活,在別的同學看來,這樣的生活是單調枯燥無聊的,但是高華健卻不這樣認為,他覺得可以在知識中尋找到快樂,因此他也很少和同學們在一起相處,有的時候也會有一種孤獨的感覺,這種孤獨并沒有對他造成任何影響,反而讓他更加明確地找到了自己應該做什么,對未來也有了清晰的規劃。
入學時,他僅僅只有15歲,在選擇這個專業的時候,也引起了學校老師和領導的關注,看到他不僅對物理方面極高的天賦,而且還刻苦好學,學校領導也開始對他重點培養。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高華健開始去嘗試接觸一些國外關于本專業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盡可能拓寬自己的知識和眼界。
1982年,高華健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并取得學士學位。成績優異的他,得到了很多大企業和科研單位的青睞,待遇也相當誘人,身邊的同學都對他投來了羨慕的目光,但是高華健的選擇卻讓很多人大吃一驚,他拒絕了這些單位拋來的橄欖枝,毅然選擇了出國深造,因為他在學校接觸到國外的資料,讓他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
在國家助學金的資助下,他順利地赴美國哈佛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緊接著又馬不停蹄地攻讀博士。
在高手如云的哈佛,高華健不敢有絲毫的懈怠,他深知只有學到真本領,才能更好地報效國家,所以,他對自己要求更加嚴格,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學習,極高的天賦和異于常人的努力,使他快速成長,也讓周圍許多人都非常看好他,經過老師的引薦,他又去了德國一家研究所作短暫的學習和研究,他對于學業的執著,敏捷的思維,也讓他在德國的導師也非常喜歡他。
1988年,到他博士畢業時,年僅25歲的高華健竟然已經發表了近400篇學術論文,震驚了整個美國學術界,因此他被稱為“來自中國的天才少年”。
對優秀人才,誰都會喜歡。高華健畢業后,已經小有名氣,中科院、斯坦福大學、德國研究所紛紛發出邀請。一邊是迫切需要自己的祖國,一邊是科研環境更好的國外,高華健究竟怎么選擇呢?
在反復權衡三個月后,他最終做出了決定:留在美國斯坦福大學擔任助教,并且加入美國國籍。
一時間,高華建被三個國家爭搶的消息登上了新聞,高華建的名字也響徹了全世界。
對于他的選擇,國內引發熱議,他被推到風口浪尖,絕大多數人罵他接受了中國優質的免費教育資源培養,卻忘恩負義,是地地道道“牧羊犬”、典型的“白眼狼”,甚至有人還形象地比喻,他是中國“自家養的雞”,卻跑到美國的“窩里去下蛋”。
對于謾罵、指責,他感到委屈、無助。作為理工男,本就不善言詞,情急之下,高華健直接開懟:“為什么一定要回國?科學是沒有國界的,我會用自己的方式報效祖國”。
這樣又引來一波更猛烈的大肆聲討和口誅筆伐。
當時,高華健在美國學的是納米技術,這項技術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包括航空、醫療等領域,許多國家都加大了在這方面的研究,不惜投入大量的資金和精力,尤其是美國起步早,投入大,具有一定的基礎,也取得了較大突破,而當時國內還處于微米階段,差距巨大。要全面掌握這門技術,留在美國繼續研究學習是最優選擇,因為當時國內在這方面的發展相對緩慢,所提供的環境和設備也相對受限,很難讓他更深入地進行研究,而美國的研究基礎和科研環境要比國內好得多。
高華健的求知欲也非常高,他清楚地知道他所學的專業范圍有多么廣,現有的一些知識很難滿足現實需要,更主要的是,在國內高華健所學的知識也沒有太多的用武之地。
但在美國,存在著嚴重的種族和國籍歧視,留在美國,如果不加入美國國籍,很難接觸核心技術。魚和熊掌不可見兼得,在高華健看來,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臥薪嘗膽的態度去面對這件事。
慢慢的高華健也開始參與納米技術的研究,他召集了很多科技人才,借助國外的高端設備和精密儀器,憑借自己出色的能力和知識,取得了不小的突破。
由于成績突出,高華建一步步地成為了斯坦福的大學的副教授、教授、布朗大學終身教授、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 ...
有了學術資本后,他開始以另類方式報效國家。
中國在美國的留學生受到歧視和不公正的對待是常有的事,但由于高華健的堅持,讓很多在海外留學的中國學生受到了公正待遇。高華健曾經在美國是一名助教,對中國同胞都會格外關心,經常給他們開小灶補課,他與其他的一些老師關系也都非常好,在一定程度上也改變了他們對我們留學生的態度,這些學生也都非常感謝高華健的幫助,高華健也常常告訴這些學生,有了出息之后要為自己的國家貢獻出一份力量,在高華健對他們的指引下,這些孩子更加努力了,很多孩子在畢業之后也選擇回國發展。
但此時高華健更主要的目的和想法就是將高端技術帶回去,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主要是三種方式:
一是選擇中國留學生跟自己讀研究生和博士生。因為美國教授對外國學生傳授知識是有所保留的,核心技術是不會輕易讓你掌握的,而高華健對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則毫無保留,傾其所學,他不僅傳授知識,還教育他們做人,他反復強調:“來到這里一定好好學,學成之后一定要回報祖國,現在時代不同了,祖國迫切需要你們!”
就這樣,他培養的100多名碩士生、20名博士生先后回國。這20人后來有兩位成為了“長江學者”,有7人獲得了“國家杰出青年基金”。
2003年我國在空間技術方面得到了一位人才,這個人就是王翔博士,他就是高華健的學生之一,隨后他帶領自己的科研團隊對航天方面展開了研究,更厲害的是,王翔本人曾經參與過五次關于載人飛船的相關項目,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他不僅成為了空間站的總指揮,還是神州一系列飛船的總指揮,他為我國在這個領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二是抓住各種機會,頻繁與國內專家展開合作交流,一直默默地把美國的技術輸出到國內,他的這種做法也很是巧妙,不光可以悄悄推動我們科技的發展,還不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
三是回到祖國開展學術交流活動。2009年,高華建成為西安交大的名譽教授;2012年擔任清華大學力學材料中心主任;2015年12月7日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此外,高華建與中國的許多高校都存在合作關系,也免費出席過很多技術交流會,在國內做的學術報告、演講超過100場。
不管多忙,高華建每年都會抽出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回到中國工作。
從博士畢業到2019年,高華建發表了300余篇論文,其中的130多篇都是與國內的學者、學生合作完成。
或許是因為高華健等華裔科學家的做法引起了美國的警覺, 2019年美國把高華健的母校西安交大拉進了制裁名單,在特朗普時期美國又啟動了“中國行動計劃”,開始開始著手調查數百名美國科學家在中國的合作,企圖切斷華裔科學家與中國的聯系。
對于高華健的所做作為,大家褒貶不一:
第一種觀點,他的做法是另類的報國,他無愧于一個愛國者;
第二種觀點,在祖國需要的時候,放棄國籍加入美國國籍,就是”白眼狼”;
第三種觀點,加入美國國籍不可取,但培養20名博士回國值得點贊。
你如何看,你支持他這種愛國方式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意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