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乘用車市場中,2023年是“自主品牌強勢霸榜”的一年,自主品牌的年度市場份額52%。也就是說,市面上每賣出100臺新車,就有52臺是自主品牌,燃油車、合資車的市場規模在不斷下降。據乘聯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國內汽車市場的增量主要來自新能源汽車,2023年中國汽車總銷量(包含乘用車和商用車)超3000萬輛,其中乘用車批發2553萬輛,同比增長10.2%;零售累計2169.9萬輛。同比增長5.6%。這一系列數據標志著中國汽車在新能源賽道遙遙領先。
合資燃油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式,在乘聯會乘用車批發排名表中,前十名中國產車品牌占據了6席,其中比亞迪強勢登榜第一名,超過一汽大眾將近100萬輛,并創造了國產車品牌中的新奇跡。吉利、長安分別位列第三名和第四名。剩下的合資品牌中只有一汽大眾、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和廣汽豐田。燃油車銷量的不升反降,主要原因還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品力太強導致,花同樣、或者更少的金錢可以體驗到更智能、更安全的產品,就連BBA都變得不香了。
新能源是未來趨勢,不僅國際知名品牌奔馳、寶馬、奧迪、大眾等傳統燃油車企加碼新能源研發投入,就連國內自主品牌長城、吉利、“蔚小理”等在接二連三推出高端產品。這些高端車型在設計、性能、質感等方面有了較好表現。其中例如比亞迪自研的刀片電池,穿刺不起火不爆炸、眾多黑科技不僅吸引了前沿消費者的關注,甚至還吸引了國外車企的反向“合資”,國外優秀車企表示期待通過與國產品牌的合作,進一步豐富自身的產業鏈。
尤其是比亞迪智能化亮劍,攜手易四方、云輦、e平臺、三電系統等打造整車智能。騰勢N7輔助駕駛路線行云流水,就像老司機一般。以及仰望品牌的推出引起世界矚目的同時,再次刷新了中國新能源品牌的全球地位。這些高端產品,能夠吸引更多的消費者,為那些有需求的用戶提供出行。
2023年是中國汽車工業70華誕,在這一年比亞迪不但實現了國產車銷量占比上的勝利,也超過日本,成為世界上汽車出口量第一的國家。2023年還是中國自主品牌揚眉吐氣之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自主品牌實現全面超越,不僅在國內市場占據了主導地位,還在國際市場上大秀肌肉。現有數據已經表明自主新能源品牌正在逐步覆蓋合資燃油車市場,是不是意味著中國新能源彎道超車大獲成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