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爾德,人們不僅將其視為一天才的鋼琴家——上世紀50年代他的橫空出世亦將巴赫的音樂帶入了千家萬戶,很難想象,巴赫的鋼琴曲竟是以如此激進特別之方式演繹的,但你無法否認,這也是巴赫,但卻是經由古爾德重新詮釋后的偉大巴赫。
是的,除卻天才鋼琴家身份之外,古爾德又是一名副其實的偉大藝術家,此時之"藝術家"之謂,乃是再度為作為獨一無二之鋼琴家的古爾德進行升華禮儀式的藝術加冕,并非所有鋼琴家都可堪稱藝術家的楷模,一如并非所有的畫家均能頂戴藝術家的桂冠,但古爾德當之無愧。
最后,也是古爾德一反常態的反叛之姿,他居然在名聲大振且日隆之際,斷然退出公眾的視線,退出公共舞臺,退縮進了孤獨的錄音室,不再向公眾露臉,僅是以獨奏音樂的錄音方式繼續向世間發出自己的"聲音",這聲音,是以他至為個人化沉浸式的,孑然獨立的,透著一縷絕然的純凈形式完成的,其人與音樂已然徹底地融為一體,所謂人"聲"合一了。在此,古爾德以其特立獨行之方式向獻媚式的大眾展技或演出方式發了出無聲的宣判。他拒絕了演出式的諂媚與討好。顯然,他在堅持與固守中的純粹的藝術只能源自于其對自己與偉大的作曲家間神秘的默契與彼此的傾聽,由之,音樂之流從心靈深處涌蕩而出。
在音樂的審美上,有一天,我乃偶然讀到了關于古爾德對其審美偏好的介紹,我意外而驚喜地發現我與他竟然不謀而合:不喜歡肖邦、李斯特,乃至莫扎特(我是后來重新"發現"了莫扎特,而在此前的十幾年里我亦拒絕莫扎特),因為他們均屬于"享樂主義"。
2024年2月8日手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