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衛視&芒果TV雙平臺獨播的開年首部“客廳喜劇”《歡樂家長群》一經開播便取得了不俗的收視成績,酷云、歡網雙網收視數據霸榜TOP1領跑熒屏春節檔。
《歡樂家長群》用歡快的口吻講述大多數家庭正在或曾經迷茫過的親子關系、代際沖突,用詼諧幽默的方式展現不同類型的家庭縮影,打開了固有家庭生活劇的局限性,不少觀眾也表示:好看、愛看。
劇集呈現的主題還不僅如此!
00后整頓職場、“小孩哥/姐”、“虎媽貓爸”的帶娃差異等熱點話題巧妙融入故事主線。不再只局限于孩子教育成長,更描述出了家長們校外的種種真實困境和成長歷程,觀眾們在笑聲中不禁感嘆“太真實了!”。
1.鐵打的“爸爸”張嘉益,演技大爆發獲好評
張嘉益可謂是現實題材劇的魅力演繹者,近些年陸續出演了《白鹿原》《山海情》《裝臺》《少年派》系列等高分劇作。近十年不少大熱的現實題材劇中都能看到他熟悉的身影和笑瞇瞇的眼睛。
不僅將“爸爸”的角色形象深入人心,穩坐叔圈頂流的寶座,更陸續斬獲了白玉蘭最佳男演員等獎杯,獲得了超高的國民度和觀眾緣。不少人調侃家庭生活劇的就是張嘉益的統治區,更有網友辣評“鐵打的爸爸流水的娃”。
這次在《歡樂家長群》中他所飾演的劉向上是一名編劇,也是一名居家帶娃的寶爸。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叫家長”那場戲,兒子果寧被罰站,女兒果寶與同學發生爭執,為了兩頭兼顧而在教學樓上下奔跑的戲份,配合張嘉益細節的動作和微妙的表情戲,很容易就將左右圓滑、善解人意的“貓爸”形象立住了。
2.劇情真實接地氣,“互聯網嘴替”金句頻出
《歡樂家長群》選擇以“客廳喜劇”的形式來表現本就具有天然親近感。孩子第一次上學,新入小學的小朋友和新手家長都不免迷茫,從父母育兒的抓馬日常到家長群的各種拉扯,以及初入小學階段學生、家長、老師的艱難磨合,各種育兒挑戰接踵而來……
與家長群幾乎同時建起的無老師群,背地吐槽轉身就變夸夸團的家長們;
劉向上讓兒子夸夸父母卻得到一句“老師讓我們造句不是造謠”;
家長們為了競選家委會主任使出渾身解數;
“考得不好就別叫我們爸媽了”“叔叔阿姨”;
“那我學習墊底也非一日之功”。
各種讓人啼笑皆非又真實接地氣的劇情和金句頻出的搞笑氛圍讓很多觀眾紛紛表示“狠狠代入了”“簡直是我的互聯網嘴替”。
3.家長“群”視角切入,全景式呈現多元親子關系
《歡樂家長群》以家長“群”為切入點,立足新時代家校溝通方式將視角對準三組結構、氛圍、教育理念各不相同的典型家庭,全景式呈現多元親子關系。通過家庭群引發的各種趣事讓家長在看劇時可以擇其一代入思考也可以同時觀察其他家庭的親子關系。
一個小區,三組家庭,五個孩子,六個大人,從幾對父母關于孩子教育的問題,延展到婚姻關系、職場生存等話題,趣味化地呈現了多元親子關系以及背后的各種社會現象熱點。
回首家庭生活劇扶搖直上這十年,能夠打動觀眾的不再是簡單的雞毛蒜皮。《歡樂家長群》選擇以溫暖的現實主義為筆觸,以“說出大眾心聲”為創作原則,力求在兼顧歡快氛圍的同時直指種種教育理念與社會現象,引發觀眾戲外思考。
“手工作業是否要對齊顆粒度”“家委會主任是否代表教師發言人”……諸如此類的問題不勝枚舉,這不僅僅是劇中人的不解,更是許多家長日常的尷尬處境和小煩惱。
不沉重不說教不懸浮,有歡樂有溫情有段子,還有實力派演員張嘉益帶來的精彩演繹,想知道《歡樂家長群》后續還有什么“歡樂日常”嗎?
每晚20:00來湖南衛視&芒果TV,一起來見證親子間的成長之旅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