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集團和中鐵集團作為中國的兩大國有企業,在企業文化和管理模式上存在一些相似之處,同時也有一些差異。
首先,從企業文化方面來看,中建和中鐵都具有輝煌的歷史和強烈的體制內文化色彩。
兩者都秉承著官本位、圈子文化和等級森嚴等傳統的管理風格。
在宣傳包裝方面,中建和中鐵都非常重視企業形象的宣傳和塑造,注重展示自身的輝煌成就和品牌價值。
其次,在企業管理方面,中建和中鐵都存在一些共同的問題和短板。
兩者管理模式較為粗放,流程冗長,任人唯親現象較普遍,導致效率較低,人文關懷逐漸走下坡路。
另外,中建各級單位的黨委書記是一把手,而中鐵一般是由總經理擔任一把手,這也從側面說明中建更像體制內的企業。
在組織架構方面,中建集團作為副部級單位,相較于中鐵集團來說組織層級更多。
中建常見的組織架構為四級,最多可達到五級;而中鐵集團往下通常只有三級組織架構,少數單位有四級組織。
這導致中建的各種單位眾多,包括內部員工有時也容易對體系產生困惑。
同時,在同一層級的單位中,中建的人員數量通常較多,相較于中鐵來說更為龐大。
在項目管理方面,中建和中鐵在好的方面和不足之處都有相似之處。
兩者都存在管理粗放、吃拿卡要、浪費等問題。
但不同之處在于,中建一般由分公司管轄項目,而中鐵一般由公司管轄項目。
相應地,中鐵的項目經理職級較高,通常是科級;而中建的項目經理一般沒有職級概念。此外,中建的項目經理兼任支部書記,而中鐵的項目部一般為專職書記。
這導致中建的項目部決策權較少,基本上都由總部決策,而中鐵的項目部決策權相對較大,效率也更高。
工作環境方面,相對而言,中建在城市房建項目較多,因此工作環境相對較好;而中鐵主要從事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項目,常常位于偏遠地區。
然而,隨著中建進軍基礎設施領域,以及中鐵涉足房建項目,這兩者之間的工作環境差距逐漸拉平。
就收入而言,初入職場的年輕人在中建的收入要稍高一些,但到了項目部的班子成員級別后,收入基本上拉平,甚至中鐵的項目經理收入更高。
這是因為中建的薪資制度更傾向于大鍋飯模式,收入差距較小,而中鐵不同層級之間的收入差距較大。
在項目部,中建的項目經理收入由月薪加績效組成,而中鐵的項目經理、書記和總工三人一般采用年薪制,每月發放基本工資,年底根據責任目標的完成情況計算并補齊年薪。
中鐵的項目部在權限和決策方面更大,相對高效,而中建的項目部則有較少的決策權,大多數事項由總部來決策。
晉升之路對于中建和中鐵來說也存在一些共性。在這兩個企業中,晉升除了依靠能力,還非常重視情商和人際關系。
由于中建的組織層級較多,晉升較為困難。
因此,長期在中建或中鐵工作的人士,除非家庭背景優越或能力超群,我不建議輕易辭職。
因為辭職意味著失去多年積累的人脈資源。
與你曾共同吃苦的同事,將來隨著能力和機會的不同,很多人會有晉升的機會,他們就是你的人脈和資源。
中建和中鐵在收入、工作環境、組織架構、企業文化和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一些差異。
然而,兩者也有許多相似之處。
了解這些特點和區別有助于我們更好地適應不同的工作環境和發展道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