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非馬
談影撩色
本文首發于FT中文網探影撩色專欄
01
當“現實版新聞女王董宇輝”成為一個熱搜詞條并在2023歲末成為連續多日最受關注的熱點事件時,這至少說明了兩件事:
一,熱播劇《新聞女王》的職場權斗文化,確有現實社會基礎;
二,無論出于何種動機,無論熒屏內外,廣大觀眾確愛看“權斗”戲碼。
而由TVB和優酷聯手打造的《新聞女王》,可謂在2023年歲末一手推出也引爆了國產劇里的一個新劇種:職場權斗劇。
顧名思義,所謂職場權斗劇就是將流行熒屏的職場、權謀劇、宮斗劇這三種類型劇的元素整合在一起,以職場權斗作為人物和情節沖突的主線。
而一般的職場劇,雖然多少都會有職場內斗的戲份,
比如孫儷趙又廷主演的《理想之城》(2021),去年小爆出圈的《裝腔啟示錄》(2023)。
但它們的人物與情節都并不主要圍繞公司內部幾方勢力的權斗而展開,因此無論是電視觀眾、媒體還是業內都不曾用“職場權斗劇”來形容它們。
而在《新聞女王》中,新聞業只是作為背景板,它最核心的戲劇沖突就是“權斗”,它解剖開職場權力結構的縱軸與橫軸,演繹權力上下層級間的博弈,多方平級員工間的計算與對壘。
不得不說,“職場權斗劇”這個雜糅了三種暢銷劇型元素的新劇種,是非常懂電視市場,也善于迎合市場的。
02
權謀劇一直是深受中國大陸觀眾喜愛的一個劇種,早些年的《雍正王朝》(1999)、《康熙王朝》(2001)、《大明王朝》(2007),到近年的《步步驚心》(2011)、《瑯琊榜》(2015)、《慶余年》(2019),無一不是年度大熱爆款劇。
如今無數觀眾正在期待2024年《慶余年》第二季的開播。
電視劇《慶余年2》海報
某種程度上,很多觀眾(尤其是管理崗位上的男性觀眾),確是把這些帝王將相的權謀之術自動轉繹為“職場厚黑學”來品的。
如果說權謀劇是典型的男頻劇,宮斗劇則是典型的女頻劇,但有意味的是,大熱宮斗劇的受眾也往往能突破性別、階層的差異。
一般業內公認宮斗劇的開山鼻祖是港劇《金枝欲孽》(2002),在其強勢火遍華語地區之后,這種以后宮妃嬪宮闈內斗為主題的“宮斗劇”作為一個新劇種被正式叫開。
宮斗劇經《后宮·甄嬛傳》(2011)而大火,再由《延禧攻略》(2018)推向另一個高潮。
雖然講的是宮闈內斗,但無論是《甄嬛傳》還是《延禧攻略》卻都被無數觀眾當作“清宮版升職記”來闡釋解讀,被品讀出各路“職場厚黑攻略”來。
不論是影視作品,還是文學作品,它們之所以能暢銷,一定是因為其撓中了受眾的爽點、癢點或痛點,深度契合并滿足了受眾的某一種或者多種心理需求。
社會客觀現實是:資源有限,而欲望無限,從社會達爾文主義的視角看去,權斗事關生存,事關發展。動物兇猛、叢林法則也素來是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十分底層也十分真實的一面。
現代觀眾普遍受困于職場、辦公室政治也的確無所不在,當他們故而熱衷于將權謀劇、宮斗劇當作當下的“職場生存指南”或職場厚黑學來品讀時,“職場權斗劇”的誕生便是早晚之事。
孵化土壤已經具備,只欠“孵化器”孵化出一支成熟的IP來。——《新聞女王》的出現,終于是填上了這個空。
電視劇《新聞女王》官微圖
03
相比于此前的權謀劇、宮斗劇、職場劇,2023年的《新聞女王》在主題、人物、情節設置上還是頗能折射出時代的價值變遷,映射出當下的文化癥候。
比如,僅僅是5年前大熱的《延禧攻略》,還在以寵冠后宮、獲得最高權力男性的愛情/婚姻嘉獎來作為女性宮斗游戲勝出的標志。
到了“后metoo時代”的《新聞女王》,你看到愛情、婚姻已經都不再是“成功女性”的必選項,她可以只要“事業腦”。
電視劇《新聞女王》官微圖
而女主播們“一心搞事業”的特質,也引發了相當一部分女性觀眾的共鳴。
當然,從主角的個性、才能、心計、手段上,你在“新聞女王”文慧心的身上,也依稀可以看到“社會我魏姐”魏瓔珞(《延禧攻略》女主角)和所謂黑化后的甄嬛的影子。
值得一提的是,當《新聞女王》演繹到最后,幾位算計來算計去的女主以及男主終于上演“世紀大和解”,并且各自不同程度地反思過往時,它被很多觀眾批評“爛尾”罵上熱搜。
相比于“強行洗白”、“強行和解”,觀眾似乎更愛它前期“全員惡人”以及全員專心致志搞權斗的戲份,因為這被認為“更符合現實邏輯”、“更接近真實”。
應該說,是熱劇和圍繞熱劇的各色解讀,共同構建出了時代的大眾文化景觀。
這些權斗劇的熱銷,其實共同反應了當下中國相當比例的觀眾群體對職場斗爭(競爭)的認知:
叢林法則之下,人性、正義、原則,不再黑白分明,變成了不同層次的灰色,這部分人更愿意選擇相信永恒的利益、相信人性的自私貪小,為達目的可以一定程度地不擇手段。
但同時你也得承認,絕大部分權斗劇也其實或多或少依然保留了社會倫理中真善美的那部分。
比如在《新聞女王》中,它體現為前后期的割裂——前面斗,最后幾集開始密集反思批判,但為了第二季的拍攝,它的反思、和解也注定都將只是暫時的。
在《慶余年》中,我們則能看到男主范閑對友情、平等、正義、公平、純粹愛情的追求和堅持。
即便是《甄嬛傳》,也是高歌了兩段反權謀的愛情,即甄嬛和果郡王、沈眉莊和溫實初之間可以彼此奉獻犧牲的情感。
境界最高的,當屬《金枝欲孽》,不止尖銳批判了封建王權、男權、壓迫女性異化人性的后宮制度,也演繹出了救贖人性之暗的愛情、友情,極之動人。
電視劇《金枝欲孽》劇照
這些劇所保留的那些傳統質樸的是非觀、價值觀,即便可能是出于某些政策原因而不得不如此設計,但它落地后也的確是有市場的。
你得承認,相當多的觀眾們還是希望看到“真善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希望“邪不壓正”的。
當然,愛看宮心計和熱愛簡單淳樸甜美的觀眾,很可能也是同一批人。權斗劇和小甜劇之所以都備受追捧,也許就因為它們是人性的一體兩面。
或者我們也可以說,今天更容易被普通大眾在現實中奉行的社會倫理、職場倫理、企業倫理,是反烏托邦,反純粹利他主義的;
它不排斥人性的灰度、不排斥人的利己心,人被允許有道德瑕疵,“好人”也可以有手段有手腕有心計。
不論如何,過去“樣板戲”中的“高大全”式人物,顯然已成歷史。
05
無法預測由《新聞女王》催生、帶火的職場權斗劇未來走勢如何,但考慮到監管、電視劇對社會倫理價值觀的引導性等因素,可以預測的是:
國產職場權斗劇應該不會被允許徹底淪于權斗,贊美叢林法則,這可能也是《新聞女王》為何前后氣質迥異、割裂的原因。
而站在影視文化批評的角度,我也的確認為好看且深刻的職場權斗劇,應該像宮斗劇鼻祖《金枝欲孽》那般帶有深刻的反思性與批判性;
它應該有對厚黑權斗的審視、反抗和超越。畢竟,大眾影視作品的確在客觀上不斷塑造、解構也重塑著社會主流價值觀;而好的文明(無論是制度的、還是非制度的),都不該無盡利用或者助長人性的暗面,對叢林法則推波助瀾。
我的更多文章
PS.我最近雖然文圖更新的不多,但有在勤奮更新視頻哦,除了生活向的,也會針對一些社會熱點比如谷歌殺妻案、查爾斯國王患癌等進行點評。歡迎大家觀看和關注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