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你不要
責備自己》
請你不要責備自己—火塘故事
作詞:木子/火塘故事
作曲:木子/火塘故事
編曲:火塘故事(子布)
錄音混音:達西向東
點亮 青春的火把
燃燒著 希望
牽著 愛人的手腕
盡情的 舞蹈
忘了吧 受過的傷
莫低頭 莫流淚
雖然會有失落
請你不要責備自己
總會有人陪你度過
就讓我們一起
看看美麗遼闊星海
總會有顆流星為你
閃爍~
??~??????????? ???
??????????? ???
??????????? ???
??????????? ???
點亮 青春的火把
燃燒著 希望
牽著 愛人的手腕
盡情的 舞蹈
忘了吧 受過的傷
莫低頭 莫流淚
雖然會有失落
請你不要責備自己
總會有人陪你度過
就讓我們一起
看看美麗遼闊星海
總會有顆流星為你
閃爍~
???????
?????????
?????????
????????~
??????????
???????????
???????????
「原創」彝族:一個崇尚火的民族
云南網
2023-10-08 10:31云南網官方賬號
關注
羅婺火把節儀式 武學成 攝
點燃篝火祈福來年 花云 攝
作者 李紹德 武定縣委宣傳部 李茂森 武定縣彝學會會長
彝族人有“生在火堆旁,死在火堆上”的諺語,他們對火有一種特殊感情,而彝族人的火種則來自一個叫“火塘”的地方。
永不熄滅的火塘
舊時彝族人每家每戶在堂屋中央靠左側都會修筑一個火塘,火塘上支著一副三角鐵架,用于支撐燒水的長壺或做飯用的鐵鍋?;鹛镣桥c房屋建造同步的,房屋建好后,主人家會選一個好日子進行祭火儀式。祭火儀式實際上就是在新建房屋的火塘里用柴火點上火,然后煮食第一頓飯,表示這家人正式入住新居。
自此以后,這火塘里的火種延綿不滅,生生不息,做飯時要燒火,閑聊時也要燒火,只要有人在家里就不停往火塘里添柴,保證火塘不熄,也方便燒水、煮飯、取暖。晚上睡覺時,要將帶火種的木炭埋在炭灰下,等到第二天起床時,扒開炭灰,利用留存的火種點燃火塘,“火”就這樣在這間屋內“生生不熄”了。如果哪天不幸火種滅了,當地人會認為那是一種不祥的征兆,因此保護好火種是家族中極為重要的事情。
彝族是火一樣的民族,彝族自古以來以征服自然、戰勝自然為傲,祖輩流傳下來開天辟地的傳說故事,都體現著先人不畏困難,改造環境,適應壞境的頑強精神。彝族人認為火是萬事萬物的起源,火能征服一切,用火能戰勝敵人、驅除害蟲、除妖避邪。這個神秘古老的民族,在長期與火的交道中發現了價值力量,而且利用火創造了不少的文明?;鹪谒麄儦v史進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所以彝族人把火當作一種圖騰,一種精神和文明的象征來供奉,來崇拜。
傳承千年的節慶文化
集中反映出彝族人火崇拜遺跡的節慶形式是火把節。元代《云南志略》中就有“六月二十四日,通夕以高竿縛火炬照火”的記載。夷人以此為度歲之日,猶漢之星回于天而除夕也,會飲至于旬余不息,猶漢人之春宴相聚,童執火炬,屑松枝,雜煤枉而擷之。見尊者叩首,舉燎逼裙,灑松煤燎之,火焰滿身,謂之“送?!薄信R會,四面繞坐,膾豕肉,飲灑,詩舞雜沓以趁盛節。
從古至今,火把節都是彝族人民特有的傳統佳節,自漢唐起,已沿襲一千多年。火把節一般于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日舉行,歷時三天。據歷史文獻記載,火把節有“以火色占農”“持火照田以祈年”“攜照田塍,云可避蟲”等寓意。2006年5月20日,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申報的火把節(彝族火把節)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