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指導的“新時代·新影像”中外聯合創作計劃,遴選扶持的五部中外合拍紀錄片,于2023年12月在Discovery探索頻道播出。五部中國主題紀錄片在國際主流媒體連播,講了什么故事?
五個故事:展現不同側面的新時代中國
2022年8月,“新時代·新影像”中外聯合創作計劃面向全球公開征集新時代中國影視選題,最終遴選出62個入選提案予以扶持。
一年多來,中外聯合創作團隊深入中華大地,從西藏阿里到云南大理,從遼西鄉村到內蒙草原,從三江源國家公園到上海自貿區,用鏡頭記錄下波瀾壯闊新時代中國壯美畫卷。Discovery探索頻道此次連播的五部紀錄片,就是其中的中外合拍扶持選題。
(圖示:“新時代·新影像”中外聯合創作計劃紀錄片單元宣傳片)
弘揚·社會責任與人文關懷
社會責任推動國家可持續發展,人文關懷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五部紀錄片通過一個個可感可知的個體故事,傳遞出飽含社會溫度和人文關懷的新時代中國形象。
紀錄片《光明影院》記錄了一群幫助視障朋友享受電影的人。來自中國傳媒大學的志愿者們,用無私的愛心讓盲人朋友感受電影之美;紀錄片《點亮阿里——一名工程師的日記》中,中國電力工程師們通過電力聯網工程,為西藏偏遠地區居民“電”亮幸福。
(光明影院30秒宣傳片)
傳承·傳統文化與技藝
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在五部紀錄片中,《茶知道答案》聚焦講述了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故事。
正山小種紅茶的傳統工藝在江駿發和劉鋒劉崢父子手中得以傳承,這不僅是一種工藝,更是中華文化的珍貴遺產。山林還是城市?傳承還是創新?在選擇中,主人公們表現出了可貴的初心。
(茶知道答案30秒宣傳片)
擁抱·挑戰與奮斗
奮斗精神是中國精神的核心內容,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最優秀的文化基因。紀錄片《點亮阿里——一名工程師的日記》,講述了電力工程師黃小洪和伙伴們在“世界屋脊的屋脊”——西藏阿里地區進行電力聯網工程建設的故事。
海拔4000米以上的沼澤地帶作業,突破生命禁區,挑戰生存極限,面對隨時襲來的暴風雪,建造“距離天空最近”的超高壓輸變電工程。一個個憾人心魄的故事,彰顯了中國電力人在極端環境下奮斗和挑戰的不懈精神,闡釋了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的壯舉。
(點亮阿里30秒宣傳片)
踐行·環保與可持續發展
地球是人類世界得以延續的基礎,珍愛和呵護地球,共建綠色宜居的地球家園,是人類的唯一選擇。
紀錄片《回到土地》記錄了廣東肇慶德慶縣農民陳樸一家為拯救自己的土地,解決過度使用化肥問題進行的變革之旅,讓世界看到中國人為之奮斗的生態農業實踐,向世界提供了土壤污染治理的中國方案。
紀錄片《一座動物園的理想》,則講述了紅山動物園院長沈志軍通過生態動物園建設,搭建人與自然和諧互動平臺的努力。
(回到土地30秒宣傳片)
導演聲音:講述有溫度又有深度的中國故事
通過五部紀錄片導演的鏡頭,海外觀眾得以直觀感受新時代中國迸發出的萬千氣象、無限活力。
紀錄片《點亮阿里》導演于仕浩說:“就選題本身而言,阿里電力聯網工程是一個意義非常重大的工程,它的建成標志著全國陸路地區最后一個地級行政區域正式接入國家大電網,工程沿線38萬農牧民用上了穩定的電,記錄這一建設過程非常有意義。”
對于此次參與“新時代·新影像”中外聯合創作計劃,于仕浩感言:“能夠和魏克然導演這樣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導演合作,打破了我們團隊原有的敘事慣性,是一次紀實影像國際化表達的深度實踐。”
(點亮阿里海報)
紀錄片《回到土地》總導演喻峰表示:“我們特別關注人的故事,在中國南方肇慶,所有人的力量構成了一場改良土壤的社會行動,所有人都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解決面臨的問題,嘗試創造更美好的生活,這種精神和情感正是全球共通的話題。”
(回到土地海報)
紀錄片《光明影院》導演邢川說:“電影院除了可以欣賞電影外,還承載著很重要的社交屬性。無障礙電影映射的是國家為殘障人士不斷打造和完善無障礙生活,讓他們能夠以平等地位和均等機會充分參與社會活動。這個題材具有極大的時代意義和社會價值,這也是我們想要拍攝這部影片的原因之一。”
(光明影院海報)
紀錄片《一座動物園的理想》導演崔白莉表示:“我們一直在關注紅山動物園,見證了他們的努力和變化。如何一點點去改善動物的福利,怎樣讓更多人了解動物,關注生物多樣性保護……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互動過程,動物、網友和游客,或許還有其他因素,一直在互相影響。在互相影響的過程中,大家都在為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做出貢獻。”
(一座動物園的理想海報)
紀錄片《茶知道答案》導演林潘舒說:“紀錄片是一個國家的相冊。我希望觀眾可以通過這部片子的場景畫面,靜下心來去思考人與自然如何相依相伴、共生共榮,以及怎樣保住我們的文化遺產,讓它們變得更美好。”
(茶知道答案海報)
業界觀點:具有“世界議題”的中國好故事
五部紀錄片從選題調研到節目創作,中外團隊緊密合作,取長補短、優勢互補。海外導演和中國本土導演通過有效的中外合作,運用國際視角講述故事,受到業界熱議。
國家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所所長朱新梅認為,“新時代·新影像”中外聯合創作計劃的五部紀錄片從不同角度介紹了當前中國發展情況,涉及鄉村振興、公共文化服務、涉藏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動物環保等領域,以真實鮮活的故事、新穎獨特的視角展示了新時代中國新面貌。
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紀實人文頻道)MIDA導演計劃制片人韓蕾表示,看到這五部登陸國際主流媒體的紀錄片非常欣喜,同時也深知能呈現出今天的風格樣貌非常來之不易。五部紀錄片的題材都是具有“世界議題”的中國好故事,平凡而偉大,厚重而動人,從不同側面體現了中國民眾對世界現狀、對人類未來、對自身使命的當代認知、努力、付出和奉獻,是當下嚴峻國際語境之下極其有效和有益的中國形象表達。
兩屆奧斯卡獎獲得者柯文思高興地說:“‘新時代?新影像”入選選題都是中國老百姓的故事,這特別好,很有人情味。個體情感是走向世界的橋梁,打動國際觀眾的作品無外乎讓人哭、讓人笑、讓人感動、讓人深思,相信這些作品將受到觀眾歡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