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實相符,既要有名也要有實!名聲小的人總是喜歡抨擊名聲大的“成功者”缺少真本事。因為名聲小的人是“自以為是”的人,自認為自己的本領要超過名聲大的人,所以很是“鄙視”那些身居高位卻沒有真本事的人。甚至很多名聲小的人會因為名聲大的人名不符實,連帶著抨擊名人背后的“名”,甚至否定“名”背后的“利”!追逐“名利”在這些名聲小的人口中就成了“流俗”,就成了壞事,甚至是違背道德的,是沒有高尚道德情操的表現!所以他們經常會說一句話:流俗者,禽獸也。清高,就成了這些名聲小的人的自以為是的一種最主要的表現形式!名聲小的人有沒有超過名聲大的人的真本事呢?也許有,但是絕大多數都沒有!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否定了“名”和“利”的積極作用,這是一種偏極,不是“中庸”,用現代語言說就是沒有客觀的認識和評價“名利”!對于假借名利謀利的不實之人的否定,是可以的,但是卻因為厭惡假名者而否定名利,這是偏激的。一個擁有偏極思想的人,受情緒左右的人,能有什么樣的真本事?最多也無非一些奇技淫巧而已!當然那些名聲大的位高權重者是不是就真的很有真本事呢?也不見得,很多位高權重的人也是偏極之人,偏極于“名利”,而沒有“實在”,是虛偽多于實際!所以從這一點上名聲小的人對于名聲大的人的批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名聲大的人也還是有一些是有真本事的,至少“名利”本身是有積極作用的,他們能夠獲得巨大的名聲也是有努力付出的,也體現了乾卦的積極自強追求突破!首出庶物,出人頭地的追逐“名利”在《易經》中是為了“萬國咸寧”的!名大者利民大者!所以有大名者能利天下大者,謂之大人!但是后世封建統治者把“名利”變成了私人統治集團的工具。名不再是利民,而成了純粹利己的工具。名聲被封建統治階級純粹用來利己而沒有利民,也成為了偏極之道,不是中庸之道!小人反中庸,因為他們是偏極之人!反中庸卻想要“公平公正”,這不是笑話嗎?不偏不倚謂之中,庸也者,用也者!所以中庸,就是用中于民,也就是孔子說的:執其兩端,用中于民。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平等、公正……。一偏與追名逐利,一偏于完全否定名利,對立極端割裂,矛盾越來越大。
“名利”本身不壞。名聲小的人偏極于實在,格局太小。所以其“實在”也不過就是眼前的“小實在”。名聲是文明社會的最重要體現,文明本質上就是虛偽,就是假借。從原始社會的茹毛飲血,到學會用火,人類才得以文明。所以名者,明也,利者,利民者。利民者,名,名大者,明!名聲小的人沒有“聲名遠播”,照不見更遠的地方。所以名聲小的人,一般是固化的、落后的,同時一般也是堅定的、穩定的、可信賴的、純樸的、傳統的、基礎的、真實的……。名聲大的人,應該是開放的、積極的、文明的、利民的、無私的,同時也是虛偽的、周游不定的、漂浮的、形式的、官僚的……。一體兩面,凡是人物皆有兩面性!真正的圣賢君子是執其兩端,用中于民的,是不偏不倚的,即追名逐利也腳踏實地,即周游開放也穩如泰山,即……,如此才是一以貫之,才是得道,才有平等公正……。可惜,今日中庸之為德,鮮之矣!今日之人,非固則浮,無名則否名,有名則否實,皆偏極之人!(李多善隨手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