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江蘇衛視出品的綜藝《非誠勿擾》,相信很多觀眾都不會覺得陌生。這檔家喻戶曉的節目自2010年開播以來,已經走過了13個年頭。
13年來,內地知名主持人孟非一直主持著這檔節目,而孟非身邊的心理專家和嘉賓主持則是換了一波又一波。
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于最初與孟非搭檔的樂嘉了,當時,觀眾們都將他們二人戲稱為「光頭組合」。
樂嘉作為擅長分析性格的情感導師,在節目中的點評犀利潑辣,圈粉無數。
然而節目開播僅三年后,樂嘉卻突然離開了《非誠勿擾》的舞臺。傳言說,這是因為他和孟非不和,二人還曾大打出手。
但那次離開并沒有影響樂嘉的發展,之后他似乎更紅了。頻繁地出現在各類綜藝節目上,還出版了多本分析性格色彩的暢銷書。
可就在職業生涯走上巔峰之際,樂嘉卻像魔怔了一樣,在節目中頻頻失控:逼問董明珠,懟寧靜,耍酒瘋罵魯豫、金星、竇文濤,還有人說樂嘉要強吻謝娜...
從此沒有節目再敢邀請他,樂嘉逐漸消失在了公眾的視野當中。
2023年8月,借著李玟去世的新聞,消失多年的樂嘉突然發布了一支視頻,自曝當年「耍酒瘋」的真相,并揭露了娛樂圈的種種潛規則,引起了輿論的軒然大波。
那么,樂嘉失控行為的背后是否有不為人知的隱情呢?他如今又過著怎樣的生活呢?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個頗具爭議的性格導師——樂嘉。
成功的紅色
1975年5月16日,樂嘉出生在上海的一個普通家庭里。兩個月后,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樂嘉隨父母搬到了陜西渭南的一個村鎮里生活。
樂嘉的父親是個知識分子,家中有各類藏書,小時候,樂嘉最喜歡做的事,就是翻父親的藏書看。
樂嘉還很好動,每天有想不完的鬼點子,是村里出了名的張揚小孩。
14歲時,樂嘉回到了祖籍寧波讀中專。某天閑來無事跟同學打賭,賭注是輸了的人必須剃光頭。
后來樂嘉輸了,他不得不剃了個光頭。沒想到「光頭樂嘉」走在校園里,反而成了眾人關注的焦點。
大家都覺得他又怪又搞笑,可他自己卻很得意,因為他成功引起了他人的注意。后來為了更特立獨行,他干脆往光頭上抹起了橄欖油,讓頭更加油光發亮。
1991年,16歲的樂嘉中專畢業。因為學的是金融,就順理成章地到銀行做起了會計,每天在格子間里替別人數錢。
母親覺得這份工作穩定、有保障,但向來不喜歡走尋常路的樂嘉卻悶得發慌。他看著來銀行辦事的人帶來的各種出差發票,羨慕起了別人能出差的工作。
當時,他心想,能夠到處出差的工作,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工作。
在銀行憋屈了兩年之后,樂嘉不顧母親的反對,堅決辭職,來到上海尋找機會。初到上海,樂嘉一開始做過房地產銷售,還糊里糊涂地賣掉過一套別墅。
但看不懂圖紙的他,覺得售房這活兒也不適合自己,不久后又辭職了。
后來樂嘉又賣過雅芳化妝品,銷售業績竟然也還不錯,兩個月就做到了江浙第一。
這引起了雅芳上海總部的高度重視,領導欽點他做內部培訓的導師,教其他直銷師們怎么才能把化妝品輕松地賣出去。
就這樣,1994年,19歲的樂嘉成為了雅芳公司最年輕的直銷培訓師。也是這段經歷讓他意識到,他有著相當不錯的口才和與人打交道的能力。
做培訓時,樂嘉激情四射、妙語連珠,說到激動處甚至會忽然咚地一聲跪下,還會在會場上來回跑動,活躍氣氛。
通過一場場的培訓,樂嘉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也建立了演講時的自信。
1995年,樂嘉在一家臺灣個人成長訓練公司,遇到了一位極富感染力的臺灣培訓師。他很興奮,跟著對方學了半年。
將老師的講課錄音一字不差地背下來,老師臺上抖什么包袱、做什么動作、臺下會有什么反應,他都爛熟于心。
學完了之后,樂嘉更自信了,他「覺得自己生來就屬于講臺」。
然而剛學會了一身本領,就失去了用武之地。因為雅芳公司更換高層,新來的領導不重視樂嘉,他只能辭職。
更慘的是,他當時交往的女友家境很好。兩人的戀情遭到了女方父母的反對,女方父母覺得樂嘉就是沒前途的窮小子,二人被迫分手。
正是這段失敗的戀情,成了樂嘉奮斗的動力,他發誓要證明自己,「要賺錢,變成一個成功的人,讓女方父母后悔。」
1999年,樂嘉到上海電影制片廠應聘配音演員。在那里,他得到了上海戲劇學院教授安振吉的指點。安振吉建議樂嘉去進修表演課。
于是樂嘉又跑去上戲學了8個月的表演,可學著學著,就萌生了退意,因為他意識到,想在演藝圈獲得成功,偶然性實在是太大了。殊不知,此時命運的齒輪早已開始轉動。
放棄了演員這條路,樂嘉又想起了自己擅長的老本行---演講。2000年,樂嘉成立了一家演講公司。
也是在那時,他接觸起了西方流行的行為心理學。他記得幾年前自己失戀時,曾無意間聽過一場關于性格分析的講座。
那場講座讓樂嘉收獲頗多,并幫他逐漸走出了失戀的陰影。
講座中說,一切人與人之間的沖突,不管是夫妻之間的、朋友之間的,還是上司與下屬之間的,都可以用性格色彩來解釋。
進一步研究行為心理學后,樂嘉發現西方國家流行著一種理論,這種理論將人的性格分為四類:活潑型、完美型、力量型、和平型。
有些心理學家會用顏色來代表不同類型的人。樂嘉覺得這種理論很有意思,于是就講給自己的同事朋友和親人聽,結果發現大家都很感興趣,他就此看到了商機。
2001年,樂嘉創立了「中國性格色彩研究中心」,開發出了FPA(Focus Personality Analysis)性格分析體系,開始售賣性格色彩分析的課程。
FPA系統將人們的性格分為:紅色、藍色、黃色、綠色。其中紅色和黃色是象征「外向」的顏色,藍色和綠色是象征「內向」的顏色。
具體來說,紅色是「快樂的帶動者」,這類人積極、樂觀、善于交際,童心未泯,但同時又有沖動魯莽、逃避責任、拒絕長大的缺點。
藍色是「最佳的執行者」,他們做事嚴謹,追求完美,但同時又敏感多疑,有死板固執的一面。
黃色是「有力的指揮者」,這類人有很強的目標導向性,具有非凡的領導能力、抗壓力能力,敢說敢做,堅定自信,但同時缺乏耐心、脾氣暴躁,有一意孤行、剛愎自用的一面。
綠色是「和平、內向的傾聽者」,他們與世無爭,天性寬容、耐心柔和,缺點是沒有主見、羞于拒絕。
人的性格是復雜的,一個人不可能只受一種性格色彩來支配,四種色彩的綜合才是對性格最完整的描述,只不過通常一到兩種色彩會占主導位置。
FPA主打的就是利用性格色彩理論幫你理清職場、婚姻、家庭、生活的一切難題。
比起復雜的心理學術語,顏色實在是太接地氣了,男女老少、上過學的、沒上過學的,不管什么樣的聽眾幾乎都能理解和接受,這套理論得到了迅速傳播。
再加上先前8個月的表演學習,讓樂嘉能把不同性格的人都生動模仿出來,這也讓他的演講更具有感染力。
此時的樂嘉稱自己為「性格色彩的傳道者」。幾年的時間里,他在全國進行了200多場演講,每場能達到1萬多人,還寫了一本叫《色眼識人》的書,算得上是小有名氣。
不過這還不足以讓樂嘉變得人盡皆知。真正讓他大火的,還是2010年開播的相親綜藝《非誠勿擾》。
當時節目組的導演找到他,讓他做節目里的「心理專家」,就是那種別人說完了之后、他跟著點評幾句的嘉賓。
但做了十期之后,樂嘉對節目效果和自己在節目中的表現不太滿意。
他感覺自己就像個傻子一樣,只能在最后很生硬地點評幾句,他希望成為一個可以「隨時插話」的嘉賓。
他對節目制作人說:「我的特長就是分析別人的性格,你一定要讓我發揮我的長處,隨時點評。」
制作人被打動了,答應讓樂嘉試試,沒想到效果出奇地好。放開了的樂嘉,什么都敢說,誰都敢懟。
甚至敢吵架。看到女嘉賓發言有些虛情假意時,他當面指出:「你嘴上說不愿意因為美貌被選為心動女生,但你這話事實上也說明你很看重自己的外貌」。
看到男嘉賓因為女生是博士而拒絕牽手時,樂嘉開麥就懟。
除了敢說之外,樂嘉也有非常感性的一面,有時候甚至比嘉賓本人還著急,動不動就流下眼淚。不少觀眾覺得樂嘉這是真性情,對他的喜愛又添了一分。
就這樣,犀利辛辣的樂嘉,搭配優雅知性的黃菡,再加上擅長控場的主持人孟非,三個人碰撞出了前所未有的火花,節目也隨之大火,收視率一度穩居全國第一。
孟非和樂嘉還被觀眾親切地稱為「光頭組合」,兩人曖昧地說:「我們的光頭只有對方可以摸。」
不過節目火了,爭議也隨之而來。
2011年7月,「打假斗士」方舟子在微博上稱,樂嘉的「性格色彩學」是剽竊泰勒·哈特曼的理論,這位性格色彩心理學的權威專家,早在1987年就出版了《色彩密碼》一書,將人分為紅、黃、藍、白四種顏色。
而且方舟子還炮轟,說樂嘉的母校阿姆斯壯大學,是一所野雞學校,曾在國內合作辦學,現已關閉。
樂嘉倒是絲毫不慫,在博客中回應說,他在阿姆斯壯所讀的課程是該校與國內聯合辦學機構主辦的專升本課程。
他在上海上課,每周兩次,共9門課,總學費3.5萬元,一年半后,他拿到了大學學士學位。阿姆斯壯可能不是什么拿得出手的名校,但再怎么最后經營不濟關閉了,也是90多年的老字號,是一所正規學校。而且自己一直是以中專學歷對外宣傳,無可指責。
至于「性格色彩學」剽竊一事,樂嘉也從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三方面回擊了方舟子的指責,并直截了當地說「我不是拿色彩作為符號分類性格的創始人,但中國性格色彩研究中心是我辦的,FPA性格色彩也是我生我養的。我就是一個送奶工,送的奶就是FPA性格色彩」。
樂嘉的這波正面回應,可謂是力挽狂瀾。這則負面新聞不僅沒對他造成消極影響,反而讓粉絲們更喜歡樂嘉了,覺得他直言直語、光明磊落。
照理說,樂嘉可以一直在《非誠勿擾》這檔王牌節目中待下去,接著名利雙收,可他卻又萌生了退意。
早在2011年5月,樂嘉就曾在微博上釋放過離開《非誠勿擾》的信號,他說「我得到了很多我想要的東西,也得到了很多買一贈一的我不想要的東西,兩者對等。
這一切從《非誠勿擾》開始,這一切要從《非誠勿擾》結束,但開始容易,結束難。
我要割掉一些東西,我要回去講課,做我的學問,開性格色彩的店,寫我的書,走我的路,做真實的不為外界所活的自己。」
雖然之后樂嘉很快刪掉了這條微博,但還是引發了不小的輿論騷動。江蘇衛視的工作人員趕緊出來澄清,說樂嘉并沒有要離開江蘇衛視的意思。
然而,一年半后的2013年1月18日,錄完最后一期節目后,樂嘉還是結束了他個人的《非誠勿擾》之旅。
后來接受采訪時,樂嘉說離開的原因是「不好玩了,學不到想學的東西,得不到想要的東西,發揮的專業性功能太弱了。」但卻有傳言說,樂嘉的離開,都是因為和主持人孟非不和。
招搖的黃色
孟非作為主持人,在《非誠勿擾》節目中主要負責控場。不知道是節目組刻意安排,還是樂嘉看到節目中已經有了一個和事佬,他的言辭就更加犀利了。
再加上孟非和樂嘉二人的戀愛觀是截然不同的,節目中,他們就時常發生爭執。大多數情況下,只是觀點上的辯論,但有的時候,樂嘉的犀利也會用在孟非身上。
在某期節目中,孟非說,有粉絲找自己合照,還非讓自己把帽子摘下來。他雖然生氣,但最后還是合了照。
樂嘉聽完,直接就說孟非很虛偽,孟非雖然沒有發飆,但能看出臉色有些難看。
有網友還爆料稱,孟非、樂嘉兩人曾因為一位男嘉賓,在后臺險些大打出手。也有人說是樂嘉不滿薪酬分配,覺得孟非拿得太多,才離開《非誠勿擾》的。
當然這些傳聞,都也只是傳聞而已,無圖無真相。
2012年10月25日,孟非曾發過這樣一條微博:「留意一下身邊的人,你會發現所謂的犀利往往就是嘴賤,所謂的一針見血經常就是沒有教養。」
巧合的是,不久后樂嘉也發了一條動態:「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輕我騙我賤我,如何處之?
拾得笑曰:只要忍他讓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不知道是不是網友們多心了,有人認為這波你來我往是二人在暗中較勁。
2013年,樂嘉離開《非誠勿擾》后,非誠勿擾的收視率一度低迷。缺少了樂嘉,也就缺少了戲劇性。
另一邊,樂嘉的事業卻更加順風順水。2013年3月,他接棒了撒貝寧主持的央視一套深度訪談節目《首席夜話》。
各大地方臺的綜藝也爭相邀請樂嘉,他不僅成了深圳衛視《夜問》的主持人,還作為導師參加《超級演說家》,事業可以說是如日中天。
可俗話說「上帝要你滅亡,必先使你瘋狂」。按照樂嘉自己的說法,他就是典型的黃色性格。
這種性格張揚、強勢,控制欲比較強,優點是做事情目標明確,缺點是缺乏自控力,容易情緒化,口無遮攔。
在樂嘉不斷走向更多元舞臺的過程中,他在節目中的各種爭議性行為也逐漸浮現。
比如,2014年,網絡上就盛傳一段樂嘉在綜藝節目《超級先生》中與寧靜吵架的片段。片段中,寧靜原本是好好說話的,樂嘉突然就把分貝提高,接著兩人爭執了起來。
樂嘉和寧靜二人究竟是因為什么吵起來的,這里我先賣個關子,留在后面解釋。
當年,這段吵架視頻片段流出后,不少網友都覺得樂嘉「沒素質」、「控制不好情緒」。更要命的是,此后又發生了「強吻謝娜」事件,同樣也是在這個綜藝上。
那期節目中,樂嘉因為生氣,扔掉了手中的筆,謝娜為了緩解尷尬,將筆撿回,送回到樂嘉手里。
2015年6月7日,樂嘉正在北京錄制安徽衛視的語言競技類真人秀節目《超級演說家》第三季的總決賽。樂嘉是四位導師之一。
當時,在場的四位導師都在為各自的隊員加油助威,樂嘉也不例外。
為了支持自己戰隊的殘疾選手崔萬志樂嘉拿出了經紀人準備的一瓶53度的白酒,鼓勵崔萬志喝酒壯膽,并親自示范。
然而當比賽結束,崔萬志拿了亞軍之后,樂嘉的情緒卻突然變得激昂,不僅說話開始爆粗,甚至公然懟起了電視臺領導和其他幾位導師。
金星見狀趕緊起身離開,竇文濤也表示「舞臺留給你一個人好了」。
剛開始在場的媒體還以為是電視臺的劇本,結果看到這陣仗,突然反應過來是真的失控了。
下臺后,記者們問三位主持人,此事是否會影響今后與樂嘉的合作,金星直接說沒有合作計劃,竇文濤則絕,表示「我們倆本來私底下就不認識呀。」
又有人問金星是不是生氣才走的,她回答說「我不是憤而離席,而是被嚇尿了」。
金星還進一步說,樂嘉這不叫「真性情」,用東北話說,這行為叫灑狗血。
他把一個嚴肅的舞臺變成了地攤,所以樂嘉就只能被稱為「樂師傅」,而大家都管我們叫「老師」,師傅是教人技能的,老師是教人做人的。
事發三小時后,樂嘉發微博回應說:「朋友問我,為何娛樂媒體說我今天發酒瘋,我跟她說,你知道我有多少量的。我謝謝所有信任我的朋友們,我所做的一切問心無愧,我希望萬志的兒子為他父親深深自豪,我希望在當下的社會,‘成為一個好人比成為一個成功的人要重要得多’這句話,終將被所有人理解和接納。」但隨后,這條微博又被秒刪。
兩天之后,樂嘉又發長文作出回應,稱酒是他臨時起意讓助手買的,與節目組和導演無關,我的經紀人更為此蒙受不白之冤,受委屈了。
我的主要職業不是藝人,做電視節目只占我最多四分之一的時間,我還不習慣有人控制我,也沒人可以試圖在電視節目上控制我,我為我自己的一切言行買單。
對于錄制現場的行為失控,樂嘉解釋說:「因為我沒有讓當天在現場的人充分明白萬志的艱辛和不易,覺得很愧疚,媒體投票前,我有一大段話要對媒體講,需要喝酒,給自己熱身
因為萬志的第一場演講狀態不好,我需要找到一個方法,快速刺激他以進入最后全情投入的狀態。這是我的全部動機。
在超演里,我認為我的最高任務只有一個,培訓我的學生,幫助學生發揮最佳狀態,成為最好的他自己。」
「幾段被拼湊得七零八碎的視頻,到底是電視臺為了收視率而故意流出,還是現場媒體為了上頭條而故意流出,我無法得知。」
「在我被認為撒酒瘋的無數胡話中,只因其中的一句話提到了一個敏感詞,故此,我被希望噤聲」
「當年錄非誠勿擾,現場也會講大量粉色段子,開很多拿不上正式臺面的玩笑,以便參與者進入狀態,也可調節現場氣氛,播出時,電視臺會全部剪掉,觀眾看到的是歡樂祥和,又未濁人耳目,有何不妥?我給予電視臺全部的信任,盡我所能在節目中發揮,電視臺怎么待我,那是他們的選擇。」
「我很清楚,人們已經沒有耐心知道所有的來龍去脈,見不到完整的畫面,事情永遠也不會還原真相。」
相比之前對方舟子的回應,樂嘉這次的解釋似乎說得很含糊其詞,自然也沒能幫他挽回形象。《解放日報》也發文批評樂嘉,醉酒主持太過分。
不久后,又有娛樂小報報道說,樂嘉公然侮辱金星,對金星說「在面對情感的誘惑上面,就連一個大圣人都比不過一個小太監。」疑似暗諷金星是個太監。
再后來,樂嘉就從電視上消失了,再也沒有節目組請他上場了。就連《非誠勿擾》十周年慶,節目組請了不少嘉賓返場,為他們準備短片,也唯獨少了樂嘉。
有人說,樂嘉遭到了電視臺的封殺,現在出家為僧了。也有人說,樂嘉現在只能在街邊演講了。那么如今的樂嘉,究竟過得怎么樣呢?
難改的底色
2017年2月12日,樂嘉在微博上曬出兩張自己的照片,背景是寺廟,配文也只有一個「掃」字。網友們猜測,樂嘉這是要當掃地僧了?
2019年,樂嘉又開通了抖音賬號,重新開始做演講,為各類人生問題做答疑,播放量和粉絲數都相當不錯。在線下,他也重新開始了商演。
2021年,他又曬出自己的近況,一人一狗走在路邊,穿著大褲衩,光著膀子,配文是「我所向往的生活」。
評論區有人讓他在公眾場合穿上衣服,他還是像從前那樣潑辣地回復「我是野人,文明人不跟野人講話」。
2023年8月21日,借著李玟的好聲音風波,樂嘉發了一條抖音,為李玟發聲。
在為李玟抱不平之后,他時隔8年終于說出了當年在超級演說家「發酒瘋」和「太監門」的真相。
他說,因為節目組不允許殘疾人選手崔萬志奪冠,已經內定了其他人當冠軍,他氣不過,所以才帶酒和崔萬志碰杯,為其悲壯踐行的。
按照他以往錄制《非誠勿擾》的經驗,一些不適合播出的片段,節目組都會剪掉,只是這次他沒想到,節目組會為了收視率,移花接木、斷章取義、把惡意剪輯的片段故意流出。
至于「太監門」,真相是這樣的。
《超級演說家》節目中,樂嘉戰隊有個學員叫胡白。胡白在一場演講中說,自己有過兩段婚事,離婚的原因是自己花心。
胡白演講的主題是從「花心」到「專一」的心理歷程。而演講結束后的導師點評環節中,導師們討論著討論著,就把焦點放在了「胡白花心」這件事上。
樂嘉擔心節目播出后,胡白會被塑造成渣男的形象,那他在現實生活中的人生不就毀了嘛,于是樂嘉說出這樣一段話:我認為「花心」這個詞可以用另外一個詞來代替---『多情』。
多情,在男性和女性中都是廣泛存在的,這是人性。在面對情感的誘惑上,就連一個大圣人都比不過一個小太監。
由此可以看出樂嘉這段話并不是針對誰。「大圣人比不過小太監」這句話其實是出自樂嘉2008年出版的那本書《色眼識人》,并不是針對金星說的。
一些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無良小報,刻意將樂嘉和金星的幾句話惡意剪接在一起,制造了矛盾。
后來,樂嘉在微博上貼出了那期《超級演說家》節目轉錄的長達14000字的文字腳本。
腳本也確實顯示,當天導師們的言論只是觀點的交鋒,并沒有針對彼此的人身攻擊。
樂嘉說「太監門」事件對他造成的最大的傷害,是讓他女兒在學校里飽受同學們的白眼,甚至有同學直接懟樂嘉女兒說,「你爸爸是個大壞人!」
幾天后,樂嘉開了直播,與粉絲們接著聊當年《超級演說家》的故事,順便也提了幾句非誠勿擾,直播的熱度很高,有654萬人看過。
結果隔天,鋪天蓋地的文章標題都是「樂嘉曝光《非誠勿擾》全是假的,全是演員,節目組用手段逼迫女嘉賓離開」。
樂嘉又發文回應:「這些完全是捏造事實。看了直播的觀眾們都知道我究竟說了什么。」
他在微博上發布了2小時直播的全部轉錄文字稿,共計34730字,還再次發了抖音視頻來澄清。
可以說2023年八月九月,幾乎成為了樂嘉的平反之月。此時我們再來講講,當年在《超級先生》節目中,樂嘉為何要與寧靜爭吵。
事實上,整件事的起因是:臺上的體操選手拿了很多獎,卻獨獨因為家庭的原因,錯過了參加奧運會的機會,感覺到遺憾。
寧靜聽完后,安慰他說人生有遺憾有時候其實是美好的,并拿自己的經歷舉起了例子。寧靜的原話是這樣的:
「獎項這種東西是這樣子的,你在很年輕的時候,你就把你當時可以拿到的獎全都拿了,有時候夢想上有一點點缺失,也不是不美的。
你看我在21歲的時候,也拿到世界大獎,然后中國幾乎所有的獎項我都拿完了,于是我就變得沒有追求了,我覺得我喪失了一種動力。」
樂嘉可能是覺得寧靜的這段發言太過凡爾賽,拿自己的成功與別人的遺憾作對比,恐怕會傷害到對方,這才起了爭執。
當然并不是說情緒失控是對的,樂嘉作為主持人的確理應控制好場面,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但我們作為吃瓜群眾,最基本的素養,是要了解事情的全貌后,再做評斷。
除此之外,樂嘉還有不少其他黑料,比方說不少人都說他曾經在采訪中逼問董明珠,我也找來了節目的完整片段。
當時,董明珠說,員工就要完全服從上級的決策。樂嘉問董明珠「如果你的決策是錯誤的,該怎么辦呢?」
董明珠回答說:「不可能做錯誤的決定。」樂嘉繼續問:「萬一呢?」董明珠答不可能有萬一,樂嘉急了,問她「怎么不可能,人生中怎么會不可能有萬一?」
不知道大家感覺如何,我是感覺樂嘉確實算不上高情商的主持人,但要說這是黑料,也算不上。
不過,樂嘉本人倒對這些黑料看得很通透。
他曾寫道「如果你還不了解我,你現在用多大的力吹捧我、喜歡我,將來你就有可能用十倍的力來斥罵我、痛恨我。你因不了解而盲目崇拜,你也必將因不了解而狠下殺手。」
有網友曾評論說,作為性格導師,樂嘉的失敗,正是源于他性格上的缺陷。樂嘉自己可能也清楚這點。
早在2015年,樂嘉就在那篇澄清「醉酒發瘋」的長文中寫道
「我很遺憾自己這次在舞臺上酒后說話,表達的腔調過于激烈,授人以柄,給大眾造成‘怎么教別人性格的人,自己的性格還這么不能控制’的印象。
所幸,我從來都是說,自己性格很爛,脾氣暴躁,需要不停地修煉。我深知,這是我最薄弱的短板。
你也許會對我說,如果樂先生你少喝點酒,更平和地闡述自己的觀點,這次也許就沒事啦,我感激并且采納你對我的提議。
可我知道,即便如此,該遭遇的還得遭遇,有些事,不以我的個人意志為轉移。」
是啊,就算知道了自己是什么顏色的性格,也終究是底色難改。打磨性格,我想不僅是樂嘉的修行,其實也是我們每個人一生的必修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