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點二手房降價的消息對北京樓市影響很大。
有多大?
有新房銷售甚至轉行去賣二手房了。
輿論場上,主賣二手房的大V也提出“買貴就是買賠”,引導客戶去買二手房。
這給新房的“小陽春”行情蒙上了一層陰影,新房開發商本該進行輿論反擊,但是新房市場幾家主流開發商普遍的選擇是沉默,然后就是:上渠道。
實際上,渠道賣新房和二手房都一樣掙錢,現在二手房肯降價,引導客戶買二手房更容易成交。于是渠道帶客戶來新房售樓處轉一圈,如果客戶表現出猶豫,渠道立即推介手上的特價二手房,將新房作為“反面教材”。
有人說:開發商一味上渠道,其實是將競爭對手引入了自己后院——這話,大家見仁見智吧!
隨著二手房降價越來越成為社會話題。有人去搜集了一些二手房降價的“觸目驚心”案例:
1、清河萬橡府的146平米三居室戶型,去年4月掛牌價2320萬元,今年剛成交一套1888萬元,帶車位成交。
2、望京的融科橄欖城一套141平米房子去年成交1450萬元,今年成交1250萬元,單價已經從高點的13萬元/平米左右,跌到了如今8萬元/平米左右。
3、望京臻園一套188平米戶型掛牌價1880萬元,掛牌價10萬元/平米,成交價肯定要跌破10萬元/平米,這個項目一直是望京新盤地標,之前價格一直保持在11萬元/平米以上。
4、南四環附近的德賢公館成交最新一套二手房,單價5.1萬元/平米,開發商最高的時候賣到8.2萬元/平米。
除了這些熱點二手房樓盤降價,品質普通的二手房小區,尤其是年限久遠的“老破小”二手房價格更是降的離譜。
例如,北三環的安華里社區一套55平米小兩居成交價僅305萬元,折合單價5.5萬元/平米。雖然這個小區的品質一般,但是這個單價的確打破了北京買房人心中“環線論”的執念。因為此時位于順義的后沙峪和昌平南的新房售價都超過了5.5萬元/平米。
2月底位于豐臺區南三環內的西羅園小區曾掛出了一套總價399萬元、單價3.7萬元/平米的106.76平方米房源,價格遠低于該小區5萬元/平方米的均價,南三環出現了單價低于4萬元/平米的二手房。
看到這里,一位網友驚呼:二手房價格潰敗,買新房就會成為韭菜!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房小評認為,對于熱點二手房降價的問題,要辯證去看。降價的,未必就是合適的——房地產行業進入新周期,二手房價估值模型需要調整。簡單說,二手房價估值不再是“地段+金融屬性”,而應該去掉金融屬性,從地價和房屋折舊兩方面對其進行估價。
地價是這個區域所享有的教育、醫療、交通、商業等市政配套資源價值的估值(具體估值方法另文講述),房屋折舊則是在房齡超過10年后,必須進行扣除的。
這套估價方法,其實正在逐漸被金融機構采用,超過10年房齡的二手房在銀行的抵押價格越來越低。
而買房人所熱捧的那些熱點二手房樓盤,房齡多數超過了10年,相當于股票價格漲到了頂,剛開始下跌,賣家給你個9折的價格,買家欣喜若狂以為撿到了寶,其實買到手那一刻起,房子的價格就在下跌。
所以,買二手房首先應該看的是房齡,切記!
其次,很多熱點二手房的地段位置都不錯,但是要注意一點:城市的商業中心、教育中心、產業中心每年都在變遷,可能變化很慢,但是它一定在變。
尤其是北京市的規劃和發展調整,多中心格局形成以后,原來老的商業中心、產業中心可能會隨著企業、人口的遷移而變化。當一個區域發展飽和以后,更新更好的產業、商業資源喜歡去新城、新區落位,年輕人和追求時尚的人士喜歡跟隨時尚配套走。
在這種城市發展變遷當中,有新的區域崛起,也有老的區域衰退。
房屋和土地價值估值,離不開時間維度。買房的時候,評估區域價值,一定要問這樣的問題:“今天的望京,真的是你印象中的望京嗎,真的是你眼前看到的望京嗎?”
最后,二手房和新房的居住價值不同。去年以來,北京樓市新房產品升級很快,已經從“蓋得好,變為住得好”,一系列新科技使用,空間設計更人性化,社區功能和園林設計升級,住新房和住二手房的體驗感完全是兩回事。
未來,隨著新房設計、功能繼續升級,新房的產品價值和二手房的居住體驗代差會越來越大,這就好比手機的“蘋果15”和“蘋果12”的區別。
如果我們把眼光看向國外,其實早有國家組織專門的標準委員會,組織新房設計每5年進行一次大規模產品迭代,就好像手機設計一樣,新房從顏值、功能、科技都在引領住房消費的新時尚。
年輕人們結婚都以買新房為有面子,買二手房是迫不得已的選擇。所以在同一區域內,出現了新房價格是二手房的2倍,但是新房和二手房各得其所,各買各的,因為在消費者心中,這是兩種不同的產品。
所以,對于購房者來說,一線城市的熱點二手房小區的房子,其實是價格泡沫比較大的一種資產。
這個問題從兩個維度看:其一,這些房子的價格是建立在過去全球資金都來買的基礎上的,過去100個人追著買和今天的1個人買,價格是兩回事(詳細咨詢請私信);其二,一個小區的房價是由最新成交的一套房子價格決定的,在過去10多年時間里,很多人買入價格很低,即便如今價格下調20%,他們依然賺得盆滿缽滿。當樓市進入買方市場時,誰價格便宜誰先賣出去,一定是這些低成本房源降價先走,而你此時買入,就成了站崗的,你算算你的買入價格加利息成本,到什么時候能賣掉?
一定程度上說,此時買新房,不但不是吃虧的事情,反而是比較安全的投資:
1、隨著市場和購買力分化,新房市場逐漸豪宅化。在市場對偽豪宅淘汰之后,新房凡是在市場站得住腳的,一定是在這個區域內的富人、改善人群最喜歡的房子。就像汽車市場如今出現的變化一樣,一些過去賣得好的汽車賣不動了,而一些造車新勢力崛起了。這個背后是人口年齡、社會心理、消費偏好的轉向和變化(詳細請私信咨詢)。
2、新房買入的價格都差不多,一般二手房小區是在新房入住后5年,才會形成第一波二手房掛牌高峰。也就是說,如果買新房,5年內你這個房子都不會掉價,在銀行的估值也不會下降。至少可以保短期的資產安全,以時間換空間。
3、土地價格的剛性。新房價格背后主要是地價,而地方政府為了保持土地價格的剛性,一定會對一切影響土地價格的因素進行行政調控。此時賣掉二手房可能是個對的選擇,如果買入二手房則不一定是對的選擇。
4、當下市場上有大量高性價比的新房。新房的限價政策,也制造了很多性價比高的新房,例如北京的天壇府,中信城五期這樣的項目,如果政府不限價,價格可能20萬+了,這樣的房子依然是有價格優勢的。
當然,以上所指的新房購買優勢,是在“不選錯”的前提下才成立的。房小評承認,如今的市場上有很多新房項目價格太貴了,產品做得不用心,不值這個錢,有的性價比的確不如周邊的二手房。
買新房,還是二手房,要一房一策,如上所述,有的新房目前價格被低估了,有的熱點二手房降價20%以后價格依然是高估的,但是未來買新房是個保值增值的趨勢,前提是新房也要價格、產品、服務匹配。
去年以來,新房都在卷產品,的確得房率更高了,面寬采光更大了,裝修更好了,甚至功能都迭代了,現在買房不再是看地段也要看產品了。
但是,房地產行業的卷產品,依然是汽車行業的第二階段“從有到好”(產品進階三階段:從無到有;從有到好;從好到個性化),但是汽車行業已經到了第三階段:從好到個性化。
實際上,買車和買房是一波人,就是這個社會、這個時間段里的贏家。有錢了,才會買車買房,他們的消費價值觀其實是相通的,所以買車到了個性化階段,買房也應該研究個性化需求。
熱點二手房小區撿漏,其實不是一件劃算的買賣。二手房購買有很多講究,看房齡是第一條。越是熱點二手房小區,炒房資金沉淀和聚集其中的越多,就像一只股票過去漲價漲的很高,一旦資金開始拋售,它跌價往往越深,跌多少不好說,但是我不建議你在價格跌的時候進入,因為這樣的房子不值得抄底。
從2024年下半年開始,新房市場產品、功能迭代會上升一個新層面,即上述的“從好到個性化”的階段。當房子回歸消費屬性,它的消費者居住體驗感會不斷創新,這些我們都可以從新房身上期待,但是二手房不會。
中國房評報道原創發布????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