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3月26日)市場全天震蕩反彈,三大指數均小幅上漲,兩市成交額9560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875億,成交額跌破萬億。截至收盤,滬指漲0.17%,深成指漲0.28%,創業板指漲0.44%。
板塊方面,小米汽車、固態電池、房地產等板塊漲幅居前,Sora概念、多模態、數據要素、等板塊跌幅居前。
周二上證指數下探考驗3000點支撐,獲得買盤資金支持,大票的表現強于小票,滬深300指數收漲0.51%,表現明顯強于中證1000與中證2000指數。
申萬宏源表示,重申4月高股息風格回歸的判斷。4月驗證期,在需求、供給、出海和科技創新基本面彈性有限的情況下,基本面改善可持續的方向相對稀缺,從穩態高股息和動態高股息中找估值重估的機會是方向。
近期高盛研究團隊表示,對中國A股市場維持超配。高盛團隊預測,MSCI中國和滬深300指數2024年的每股盈利增長預計在8%至9%。在投資主題上,高盛關注高股息國企股票、現金回購、專精特新“小巨人”等主題。
01
*ST美盛:再遭證監會立案
被實控人占用7.7億巨款多年要不回,周二*ST美盛再度迎來一字板跌停,收盤封單超43萬手,該股最新總市值9.01億元,這意味著近8億的巨額占款相當于總市值的85%。截至2023年9月30日,*ST美盛最新股東戶數為5.33萬戶。
*ST美盛近日發布公告稱,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和實控人趙小強立案。目前,公司各項生產經營活動正常開展。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ST美盛和實控人趙小強在近年來,第二次以相同原因被中國證監會立案。
對于連續跌停,有網友表示,“后悔去追高,這下被套牢了?!币灿芯W友一針見血的表示,“炒st就是為了5個點的收益失去本金。”
02
實控人巨額占款
還款能力存疑
公開資料顯示,*ST美盛成立于2002年6月, 2012年9月在深交所上市,主要涉足IP衍生品設計研發生產、動漫、宣發、游戲、影視等領域。
近年來,*ST美盛的業績表現不佳。2020年、2021年、2022年分別虧損9.38億元、2.37億元、7.53億元。2023年,公司預計虧損7500萬元至9500萬元,主要是其應收款項的壞賬計提及對外投資減值所致。
而實控人違規占用資金已經是“老大難”問題了。早在2021年12月7日,深交所對公司及包括趙小強在內多名高管給予公開譴責處分,原因是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公司控股股東美盛控股累計非經營性占用公司資金7.58億元。
2022年9月,*ST美盛、實控人趙小強及多名時任高管再遭深交所公開譴責,原因是違規占用資金越演愈烈,2021年累計出現非經營性占用公司資金20.74億元,還發生多起其他違規情況。趙小強被深交所公開認定五年內不適合擔任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2023年11月,*ST美盛及相關當事人收到浙江證監局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及市場禁入決定書。浙江證監局決定,對*ST美盛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250萬元罰款;對實控人趙小強處以500萬元罰款和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據證券時報,目前*ST美盛正催促美盛控股盡快清償占款,公司管理層也多次與相關方溝通名下資產變現、股權及投資項目轉讓、個人借款和債權追討等各種可行途徑方法進行籌措資金。
但從現階段情況來看,趙小強的還款能力存疑。今年3月*ST美盛公告,趙小強及關聯方1303萬股股份遭遇司法拍賣,該輪拍賣過戶完成后,趙小強及關聯方合計持有的公司股份數量降為7734.68萬股,合計持股比例為8.50%。上述股權幾乎全部處于質押狀況,并被多輪司法凍結。
03
近年來違規不斷
除了與控股股東、實控人等相關問題,公司管理層近年來也違規不斷。
2023年7月13日和10月31日,因2022年業績預告違規,*ST美盛、時任董事長兼總經理袁賢苗、時任財務總監石軍龍分別先被浙江省證監局出具警示函,后又被深交所給予公開譴責處分。
今年1月18日,因股份回購存在違規操作,浙江證監局對*ST美盛出具警示函。
今年3月15日,因多次無人接聽投資者服務電話,深交所督促后仍不整改,*ST美盛及代董秘袁賢苗被深交所出具監管函。
04
今年以來多家公司被立案
不完全統計顯示,開年來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A股上市公司已超過10家,其中包括近期收到中國證監會的立案通知書的中泰化學、*ST新紡、ST奧康、卓朗科技、塞力醫療、超華科技的等多家公司。
3月25日,塞力醫療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24年3月25日收到中國證監會《立案告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
3月24日中泰化學公告稱, 因中泰集團涉嫌組織、指使上市公司從事信息披露違法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中泰集團立案。
3月15日,ST奧康及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王振滔分別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王振滔立案。
3月14日,卓朗科技收到中國證監會的《立案告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法規,對公司立案。
2月28日晚間,超華科技披露公告稱,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公司及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之一梁健鋒遭到證監會立案。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實現監管全覆蓋,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
今年3月份,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吳清在黨委擴大會議上強調,要依法從嚴監管市場,抓緊謀劃嚴把IPO入口關、加強上市公司和證券基金期貨機構監管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健全監管執法制度機制,強化監管問責,堅決打擊財務造假、欺詐發行、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切實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要堅持通過深化改革強本強基,尊重規律、尊重規則,更好發揮資本市場功能,有力服務經濟回升向好和高質量發展。
僅供投資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