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差分放大電路的缺點,你知道幾個?
1、 差分放大器結構
話不多說,直接干貨,圖1是差分放大電路的基本結構,由一個運算放大器和4個外圍匹配電阻組成,常用來進行電流檢測或差分信號放大,差分放大器有幾個固有的弊端,如果不了解這些弊端,將影響我們的電路設計,看看這些弊端,你知道幾個?(本文整理自看海的原創視頻課程《運放秘籍》第二部:儀表放大器專項,詳見后文)
圖1 差分放大電路
2. 差分放大器弊端一:輸入阻抗低
差分放大器的輸入阻抗非常低,這與它的匹配電阻相關,而且差分放大器兩個輸入端的阻抗并不對稱。怎么計算兩個輸入端的輸入阻抗呢?
如圖1 中,計算Vi-的輸入阻抗時,我們只看Vi-,忽略Vi+,參考圖2 左圖。此時的電路是一個反相放大的結構,由《運放秘籍》前期課程可知,反相放大電路的輸入阻抗就約等于輸入電阻R1。
圖2 差分放大輸入阻抗計算
計算Vi+的輸入阻抗時,我們只看Vi+,忽略Vi-,參考圖2 右圖。此時的電路類似一個同相放大的結構,Vi+是被R1和R2分壓后再被同相放大的,Vi+經過R1和R2到地,因此,Vi+的輸入阻抗大約是電阻(R1+R2)的值。
我們做下輸入阻抗的仿真,見圖3 ,Vi-的輸入阻抗是1KΩ,Vi+的輸入阻抗是11KΩ,與我們前文分析的一致,詳細仿真方法參考《運放秘籍》完整內容。
圖3 差分放大輸入阻抗仿真
差分放大器的輸入阻抗不但低,而且兩個輸入端的阻抗并不對稱,如果連接到差分放大器的信號源的兩個引腳源阻抗不匹配,也會降低CMRR,這就是差分放大電路的二:共模抑制比低。
3、差分放大器弊端二:共模抑制比低
差分放大器最完美的狀態是圖1電路中的兩個R1完全相等、兩個R2完全相等,然而,我們無法找到兩個阻值一模一樣的電阻,常見的電阻也有1%的誤差。這會使得電阻失配,將大大降低共模抑制比CMRR。
圖4 中,我們簡單體會下差分放大器的CMRR,左邊仿真圖中,電阻是完全匹配的,輸入的共模信號是0.1V@50Hz,此時輸出是10uV,也就是說0.1V的共模輸入信號被轉換成了10uV的輸出信號(虛擬運放模型的CMRR是100dB),換句話說就是,在外圍電阻完全匹配的情況下,差分放大器的CMRR并不是無窮大,這受限于運算放大器。
圖4 差分放大CMRR與電阻失配
而圖4右圖中,我們只把其中的一個電阻,按照最大誤差1%從1KΩ改成了1.01KΩ,則在相同共模輸入的情況下,輸出變成了大約1000uV,是左圖的10uV的100倍。這就是電阻失配,將降低共模抑制比,使得抑制共模干擾的能力大大降低。
能不能增加差分放大電路的輸入阻抗和共模抑制比?于是,就有了經典的3運放儀表放大器。
二、《運放秘籍》儀表放大器專項教程
在模擬電路領域,[差分放大器]與[儀表放大器]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們在多種應用場合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但是,在課堂上或工作中,許多教師、學生以及工程技術人員對這些電路只了解個大概,但對于深入的技術細節可能掌握不足。這種狀況可能會影響到電路的抗干擾性能,造成較大的噪聲干擾,或者引起信號的嚴重失真。
我的視頻課程《運放秘籍》第二部:儀表放大器專項,專門針對上述問題進行系統性講解。以電流檢測為起點,引入差分放大器的兩個重大缺點,拓展到提高輸入阻抗、提高共模抑制比的策略,引入儀表放大器。
限時特價
券后價:369元(原價:399元)
課程可隨時回放,可開具發票
講師提供vip群知識圈答疑和模型下載
和看海一對一交流
以下是課程安排
本課程將全面介紹儀表放大器的性能指標,并通過直流與交流仿真實踐,深入理解儀表放大器的關鍵參數,包括壓擺率、反饋回路、增益、電源抑制比、共模抑制比、鉆石圖以及噪聲等方面。課程中將分析實際電路設計中的典型誤區,著重講解電路設計的關鍵點,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閉環學習體驗,以達到對儀表放大器知識的系統掌握。
1、你會學到什么
熟悉Multisim仿真軟件的操作技巧;
掌握進行交流分析、瞬態分析、噪聲測試以及交互式模擬的技能;
能夠將ADI、Ti的運算放大器模型嵌入到Multisim環境中;
掌握差分放大電路的關鍵應用技術;
了解如何有效提升差分放大電路的共模抑制比和輸入阻抗;
學習儀表放大器的關鍵應用準則;
熟練掌握儀表放大器的各項參數,并能夠進行相應的仿真操作;
深刻理解并能夠運用鉆石圖的分析方法;
為用戶提供專業的交流群和知識圈答疑服務,支持私下提問或公開討論
2、課程截圖:
有專業答疑群!
三、講師介紹
工程師看海,硬件專家,《運放秘籍》系列視頻創作者、暢銷書《硬件設計指南 從器件認知到手機基帶設計》作者,前小米硬件工程師,國際人類腦圖譜會員,985畢業,多次參與千萬級別項目研發,任職世界500強,知乎、CSDN、電子星球知名博主。專注于硬件、軟件設計分享,前沿技術剖析。
限時特價
券后價:369元(原價:399元)
課程可隨時回放,可開具發票
講師提供vip群知識圈答疑和模型下載
和看海一對一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