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底,駐扎在朝鮮半島云山附近的韓國軍隊第一師師長白善燁上將突然急匆匆地跑到附近的美軍指揮所。
白善燁一進指揮所就驚慌失措地呼喊道:“中國軍隊入朝了!我建議先退出陣地再做打算!”
沒想到指揮所里的美軍長官聽了以后不以為然,一個個的都樂開了花,一名美國軍官不屑的說道:“你這消息可靠嗎?中國已經失去了最佳的參戰機會,現在朝鮮敗局已定參戰了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strong>
旁邊的另一名美國軍官又補充道:“就算是中國軍隊來了又能怎么樣?我們有飛機、坦克和大炮,他們有什么?”
幾句話又惹得指揮部的美國軍官哄堂大笑,白善燁看著這些狂妄自大的美國軍官十分的無奈,只好說道:“那我申請和美軍第一騎兵師第8團換防,撤出云山陣地!”
自打美軍加入到朝鮮戰爭以來,就一直瞧不起韓國軍隊,聽到白善燁的提議后當即就答應下來,白善燁心中隱隱有種不好的預感,因為他知道中國軍隊的長官是他的老上級,絕對不能小瞧,美軍必然會吃大虧。
事實跟白善燁預想的如出一轍,白善燁的韓一師還沒完成換防的時候,志愿軍就對云山陣地展開了突襲。
那么,志愿軍的一位師長怎么會是白善燁的老上級?他又是怎么知道的這一消息?后來兩人交手了嗎?
來自中國的老上級
說起白善燁為什么會認識一位志愿軍的老上級,就不得不提起他那悲慘的身世。
1920年11月23日,白善燁出生在朝鮮平安南道江西郡,當時的朝鮮正處于日本帝國主義的統治之下,同我國老一輩的人民一樣,在日本侵略者的壓迫下朝鮮人民的生活也是苦不堪言。
常言道“覆巢之下無完卵”,白善燁一家的生活亦是如此,他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弟弟,一家五口過得十分拮據,更不幸的是父親白潤祥在他7歲那年便因病去世。
家里的頂梁柱突然倒下,只留下母親方考烈帶著姐弟三人漂泊流浪,不知過了多少個難捱的夜晚,母親的情緒崩潰了,再也無法忍受這種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萌生了結束生命的荒唐想法。
方考烈當然知道自己尋死以后,姐弟三人會面臨怎樣的生活,于是心一橫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帶著姐弟三人一起跑到大同江畔準備投河自盡。
在生死攸關的關鍵瞬間,白善燁的姐姐哭喊著勸慰母親,好說歹說總算讓她暫時打消了尋死的念頭。
俗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后?!?,尋死更是一種心靈的劫難,在風波過后白善燁一家人時來運轉結束了漂泊的生活。
當時,方曉烈帶著姐弟三人謀生,碰巧遇到一家橡膠廠正在招女工,姐姐也符合年齡要求,母女二人辛勤的工作總算解決了生計的困難,還用攢下來的錢給白善燁和弟弟交了學費,讓他們能夠有機會接受教育。
1939年,白善燁也沒有辜負家人的期望,努力了數年后順利地從平壤師范學校畢業。
平壤距離我國東北邊境不遠,而當時東北已經被日本侵略者霸占,白善燁同好朋友李相烈商議后決定到東北闖蕩一番,也正是因為這個決定他才有機會遇到這位老上級。
白善燁來到東北后考入偽滿奉天軍官學校,在這里他遇到了一位教官名叫王家善,也就是后來在朝鮮戰爭時期被他乘坐老上級的志愿軍師長。
王家善早年在日本士官學校進修,在軍事方面很有天賦,像大多數的中國人民一樣,他遠渡重洋留學的目的也是為了趕走侵略者,保衛我國的領土完整。
學成歸來后王家善于芷山的東北軍部隊擔任營長,滿懷熱血的他卻遭遇了人生滑鐵盧,于芷山突然倒戈投降日寇,王家善氣不過便離隊歸鄉。
這樣一個人才回到家鄉就算是埋沒了,縣長程紹濂是個惜才的人,特地邀請他擔任巴彥縣自衛團團長。
王家善帶著自衛團的成員參加了巴彥游擊隊加入到抗日的隊伍中,值得一提的是巴彥游擊隊是中共滿洲省委直接組織領導的關東第一支抗日隊伍。
這些經歷也足以看出王家善是個有胸懷、有理想、有抱負的愛國進步青年,那么他為什么會淪落到成為偽滿奉天軍官學校的教官,給日寇當走狗呢?
原來,王家善加入巴彥游擊隊后不久便再次東渡日本,考入東京陸軍大學,畢業前夕與國民黨的官員取得聯絡,希望可以加入抗日隊伍,而國民黨國防部次長熊斌卻給了他一項特殊的任務——潛伏東北,為反攻做準備。
由此,王家善便開始了“漢奸”生涯,在奉天軍官學校任職期間他十分的出名,畢竟是科班出身接受了系統的教育,在學生們的眼中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同樣仰慕王家善的還有白善燁,只不過在眾多的學員中白善燁算不上出類拔萃,并沒能入王家善的法眼,因此兩人也沒有產生過多地交集。
那么,作為國民黨潛伏在東北的地下工作者,王家善又是怎么當上志愿軍師長的呢?
營口起義
在東北潛伏期間王家善沒有忘記國民黨賦予他的重任,教學之余積極地傳播愛國進步思想,并成立了“留日同學會”和“北辰同學會”兩個地下組織。
隨著兩個組織的發展壯大,王家善將其合二為一,并更名為“真勇社”,專門用來對付日本侵略者,刺探日軍的軍事部署,等到國民黨反攻東北時里應外合一舉將東北收復。
1942年,王家善接到調令,他被任命為少將參謀長,并立即前往佳木斯第7軍管區駐扎,此地與蘇聯相接壤,更是日軍與蘇聯紅軍交戰的前哨陣地。
王家善秘密籌劃著如何把蘇聯紅軍放入國門,最后利用女婿李殿儒擊斃了日軍指揮官,讓蘇聯紅軍不費一兵一卒就進入了佳木斯地區。
國民黨國防部當即任命王家善為東北先遣軍中將總司令,進駐佳木斯地區,可當時蘇聯紅軍和國民黨之間也并不和諧,佳木斯已經被蘇聯紅軍占領,先遣軍中將總司令王家善也就沒能當成。
不過王家善卻依舊感到興奮,因為他結束了長達14年的偽軍歷史,終于可以真刀真槍光明正大的抗日殺敵了。
王家善離開佳木斯后借道長春前往北平,找到了時任國民黨東北保安司令杜聿明,經過一番交談后杜聿明大手一揮,便給他封了個東北保安司令部高級參謀的頭銜,還十分大方的給了他一個整編師,讓他擔任保安第4縱隊司令。
聽上去杜聿明十分的重用王家善,可其中的心酸只有王家善自己心里清楚,所謂的整編師只不過是由偽滿軍警、地方武裝和少數土匪收編組織起來的雜牌軍罷了,戰斗力可能還比不上正規軍的一個團。
正是因為這支部隊的組成相對比較復雜,因此在管理上也很難做到統一,武器裝備就更不用想了,比起國民黨中央軍的裝備來說簡直就是天差地別。
抗日戰爭結束后,蔣介石企圖竊取抗戰勝利的果實悍然發動內戰,王家善的保安第4縱隊被改編為獨立9師,歸并到許潁的麾下。
值得一提的是許潁當時只是少將,而王家善是中將軍銜,可想而知王家善當時的心情是何等的晦暗,他也意識到國民黨的嫡系部隊壓根就看不起他們這些雜牌軍,充其量也就是拿來當炮灰。
1947年6月,王家善接到命令率部進駐東北營口地區,這個地區相對比較獨立,稍不注意就會被包圍,陷入孤軍奮戰的境地,王家善自然也看出來杜聿明是想要讓自己當替死鬼。
不過王家善并沒有坐以待斃,他一方面加強防守,一方面思考未來的路該怎么走,當看到陣地上血肉模糊的尸體時,他開始懷疑自己參軍的目的,蔣介石的反動統治讓國人自相殘殺,這是王家善所不愿看見的。
1948年春節前,東北民主聯軍總部石砥給王家善寄來一封信,石砥是他在巴彥游擊隊時的戰友,來信的目的正是為了動員他率部起義。
王家善也是個明白人,起義不光是為了自己,對手底下的兄弟們來說也是一條光明的出路,于是率領58師的將士們發動營口起義,正式加入解放軍的隊伍,被編入第4野戰軍序列。
此后王家善率領部隊參加云南剿匪,朝鮮戰爭爆發后又積極響應號召奔赴朝鮮參加抗美援朝斗爭,也因此才會發生這樣戲劇性的一幕,韓國軍隊指揮官帶著部隊不戰而退,就因為王家善這位“老上級”。
朝鮮戰爭
1941年12月30日,白善燁從偽滿奉天軍官學校畢業后被派往佳木斯擔任新兵訓練部隊的小隊長,并因為表現突出被選中參加間島特設隊。
從這一刻白善燁徹底淪為了日本人的爪牙,忘記了日本侵略者曾對他的家鄉犯下了何等的罪惡,不僅沒有奮起反抗,竟跑到中國來幫著日本侵略者一起實施惡行。
1944年,白善燁前往熱河參與了同八路軍的游擊作戰,也是從這時感受到了被中國軍隊支配的恐懼,在裝備實力懸殊的情況下屢屢受挫,讓他對中國軍隊有種莫名的恐懼。
雖然戰斗進行得并不十分順利,但白善燁卻稀里糊涂地升任了偽滿洲國軍上尉中隊長。
1945年8月9日,抗日戰爭已經接近尾聲,白善燁在長白山地區作戰時,他所在的部隊被蘇聯紅軍擊潰,他也因此被解除武裝,當聽說戰俘會被送到西伯利亞做苦力時,白善燁陷入了深深地恐懼,找準時機一路翻山越嶺跑回了平壤。
回到平壤的白善燁經過親戚的介紹在曹晚植的手底下謀了個職位,可這種幸福沒有享受兩天,蘇聯紅軍就打到了平壤,隨之而來的還有朝鮮人民軍的首長金日成。
曹晚植政權的崩塌也預示著白善燁的幸福生活戛然而止,有了這段經歷白善燁害怕會遭到金日成的報復,即使不會遭到報復恐怕未來的生活也將步履維艱,于是拖家帶口穿越三八線逃到了漢城,也就是今天的韓國首爾。
1945年底,白善燁加入南朝鮮國防警備隊,并進入駐朝美軍軍政廳軍事英語學校進修,畢業后被提拔為第三旅參謀長。
此后白善燁混得風生水起,朝鮮戰爭爆發前夕已經升任第一師上校師長,而朝鮮戰爭爆發后,白善燁以為憑借自己的才能肯定可以一舉擊潰朝鮮人民軍。
然而隨著戰爭的發展,白善燁不僅沒有拿出什么耀眼的成績,就連固守陣地都難以做到,一路被朝鮮人民軍打的節節敗退。
朝鮮戰爭初期雖然只有朝鮮和韓國兩撥軍隊在打仗,但背后倚靠的是世界兩大強國美國和蘇聯,韓國軍隊節節敗退影響的不僅僅是韓國的利益,更是美國在韓國的利益。
在韓國軍隊撤退的途中,美國突然決定加入朝鮮戰爭,而一路勢如破竹的朝鮮人民軍在突破美軍第24師防線后,與其他兩股力量形成了包夾合圍之勢,只差最后一道防線就可以徹底取得朝鮮戰爭的勝利。
可這一切都是美國的陰謀,為的就是吸引朝鮮人民軍深入,在戰斗打響后美國空軍立即對朝鮮人民軍展開了地毯式的轟炸,粗略估計總投彈量達900噸,直接逆轉了戰局。
此戰便是韓國戰史上的多富洞大捷,而白善燁也因此一戰鑄就了韓一師的威名,雖然在他看來這只不過是沾了美軍的光,要真的打起仗來依舊是不堪一擊,這一點他還是心知肚明的。
隨著美軍仁川登陸計劃的實施,剛剛吃了敗仗的朝鮮人民軍又遭遇了重創,哪知道美軍參戰后白善燁就坐了冷板凳,不只是他,幾乎所有的韓國軍隊都被美軍從作戰計劃中剔除。
白善燁得知后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嚷著去向美軍指揮官請戰,好說歹說才終于說服了美軍指揮官,沒想到白善燁模仿巴頓的裝甲突擊戰術還真的打出了效果,搶在美軍騎一師之前突入了防守薄弱的平壤地區。
白善燁奉命駐守在云山附近時,一個特殊的給予讓他成功躲避了一場劫難,這天一位軍人裝束的男子闖入了白善燁的底盤,而且完全聽不懂朝語。
白善燁得知后感覺情況不對勁,親自過問此事,此前曾在中國生活了數年的他中文講得十分流利,經過一番交談后他得知了一個令他震驚的消息。
云山戰斗
那名被俘的士兵正是志愿軍第50軍150師的一名士兵,因為掉隊了誤打誤撞才落到白善燁的手中,他以為這些人是朝鮮人民軍的士兵,便急切的解釋道:“我是志愿軍士兵,王家善的部下,我們是來幫你們打美國鬼子的!”
聽到“王家善”這個名字后白善燁“唰”的一下從凳子上站了起來,難以置信地抓住志愿軍戰士的手臂追問,在確認自己沒有聽錯后他立刻就吩咐士兵備車前往美軍指揮所。
王家善這個人白善燁十分的熟悉,說起來還算是他的老上級,在奉天軍官學校學習時他就十分崇拜王家善,更重要的是志愿軍入朝的消息讓他心生膽怯,中國軍隊有多難纏他是親身體會過的。
然而令白善燁沒有想到的是美軍指揮官根本就不相信他的話,相比起韓國人,他們還是更相信美國的情報系統,在他們看來,美國那么強大的情報系統都不知道中國軍隊入朝參戰,白善燁收到的肯定是假消息。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國軍隊此前沒有和中國軍隊正式交過手,剛剛經歷過二戰的美軍十分的膨脹自恃天下無敵,因此根本不把中國軍隊放在眼里。
更何況美軍仗著裝備的優勢也確實有狂妄的資本,但錯就錯在他們的對手是志愿軍,相比之下白善燁就比較聰明了,第一時間就向美軍指揮官提出了撤防的請求。
一番爭論下來美軍否決了白善燁的撤退請求,他只好退而求其次,提出和駐扎在附近的美軍騎兵1師第8團換防。
這個請求可謂正中美軍指揮官的下懷,在他們看來韓國軍隊不堪一擊,將如此重要的陣地給白善燁駐守無法放心,當即就同意了白善燁換防的請求。
白善燁唯恐會讓戰士們白白犧牲,連夜就開始部署換防計劃,不久后他幻想的場景終于在現實中上演,狂妄自大的美軍也自己的自負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白善燁倉皇的撤退也并不單純是因為怯戰,是因為當時的兵力部署韓一師在防線上凸出去一塊,以他跟中國軍隊交手的經驗來看,云山陣地肯定是志愿軍的首要目標。
更何況志愿軍在發起進攻前肯定知道駐守在云山的是韓一師部隊,相比美軍來說也更容易拿下。
1950年11月1日,志愿軍對云山陣地發起猛攻,也是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的重要戰斗,更是志愿軍同美軍的第一次正面交鋒。
最終志愿軍以極小的損失取得了巨大的勝利,斃敵2000余人,繳獲大量的武器裝備。
而被殲滅的兩千名敵軍中就有白善燁尚未來得及撤離的一部分部隊,不過好在因為撤退及時沒有傷到元氣,但經此一戰也印證了白善燁的想法,中國軍隊不是他的韓一師所能對抗的。
在第二次戰役中白善燁再一次避開了鋒芒,選擇退而不戰,但第三次戰役志愿軍已經逼近三八線附近時,白善燁知道再退下去自己肯定難辭其咎,于是表示誓與陣地共存亡,如果不是美國顧問把他給帶走,恐怕他就真的完成了這一心愿。
1951年4月7日,韓國第一軍軍長金白一在轉移的途中因為飛機失事身亡,白善燁因此得到重用被提拔為第一軍軍長,數日后,李承晚親自在青瓦臺為他辦法少將肩章。
在李承晚集團最后的掙扎中,白善燁受到了重用,可美軍已經打算體面地結束這場戰爭,依靠白善燁的力量根本無法扭轉局勢。進行了大量的努力后也不過是徒增傷亡。
同年7月,朝鮮停戰談判開始,白善燁作為韓國第一軍團長被點名參加會議,雖然有一部分原因是他熟悉漢語,但不可否認他在韓國軍隊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最終談判被李承晚攪黃,而白善燁在李承晚的提攜下已經晉升為大將,按照李承晚的說法,在以前只有國王才能是大將,作為臣子是永遠也沒有機會的,足以可見他對白善燁有多么的重視。
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正式簽訂,朝鮮戰爭結束了,但白善燁的人生卻并沒有因此而遭受冷遇,歷任陸軍參謀總長、聯合參謀本部總長、交通部長等職務。
結語
白善燁可能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會晚節不保,正所謂歷史不會忘記每個人所做的事情,總有一天會交給后人來評判。
2009年,白善燁曾參加間島特設隊的歷史被翻了出來,當時白善燁加入日寇的隊伍一起鎮壓抗日運動,如今被爆料出來以后他也被列入韓國政府公布的第三批“韓奸”名單中。
2020年7月10日,白善燁逝世,享年100歲。
白善燁作為一個朝鮮人,從出生時就遭受日寇的壓迫和殘暴統治,而他非但沒有與同胞站在一起反抗壓迫,反而同日本侵略者狼狽為奸,歷史不會忘記他犯下的罪行。
在朝鮮戰爭期間,白善燁搖身一變成了韓國赫赫有名的大將軍,可歸根結底他還是個懦弱沒有擔當的人,無論身處哪個陣營,只聽到王家善的名號就嚇得抱頭鼠竄,亦不值得韓國人民所敬仰!
不過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來,凡是跟中國軍隊交過手的都能夠感受到那股特殊而強勁的銳氣,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