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西南部有這么一座小城,游客不多但卻擁有著眾多的美譽,它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它也是中國笑話之鄉和中國楹聯文化縣,這里底蘊深厚走出了一大批先賢巨儒,比如外交鼻祖張儀、唐初四杰之首王勃、明代廉吏理學大家薛瑄都來自這里。
也因為歷史悠久讓萬榮保留下眾多珍貴的遺存,其中11處全國重點文保單位最為耀眼。這其中不乏一些獨特的古跡,比如中華第一木樓飛云樓、中華祖祠后土祠、慈善世家李家大院、中國現存唯一北宋廡殿頂建筑-萬榮稷王廟等。
萬榮東岳廟
這座地處萬榮縣城的東岳廟規模不小,由飛云樓、午門、獻殿、八卦亭、東岳殿等建筑組成,
看點最大的就是山門之后的飛云樓。
據說萬榮東岳廟為木匠鼻祖魯班所造,被稱為中華第一樓。根據資料記錄萬榮東岳廟早在唐代貞觀年間就已經建造,不過時光流逝現存的建筑主要是是元明清三代的遺構。
重點來看飛云樓,為一座高23.19米的平面呈方形的三層四滴水十字歇山式樓頂,這樣其他的木結構算是第一次見到。整座樓全部是木質結構,所有接口,全部通過榫鉚套之,沒有使用到一個鐵釘。
細細看的話你會發現檐下斗拱密致,據說有三百攢,并且每個構造都很特別,有五踩、六踩,也有七踩;
耍頭部分也是特別豐富,螞蚱頭、龍頭式;除此之外昂的種類也不少例如象鼻昂和琴面昂,就是紛繁多樣的木結構組合在一起造就了一座極具特色的建筑。
看完飛云樓后,還不要錯過東岳廟的正殿-東岳大帝殿,它是一座元代的木結構遺存。
tips:
地址:運城萬榮縣西大街8號
門票:10元
萬榮稷王廟
或許由于地處農村,萬榮稷王廟的游客非常少,但其實看點可不少,聽我慢慢說來。整個稷王廟面積不大,僅僅包含了一座民國時期建造的戲臺以及北宋的遺存正殿。
最大的看點也就是這座正殿,建造于1023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歲月,憑借著這個建造年代,也讓它一躍成為中國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筑前列。
來看看這個廡殿頂,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由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共五脊組成,所以也被叫做五脊殿。可以說在古代這樣的屋頂樣式是等級最高的,一般只有在宮殿、陵寢或皇家批準的建筑才可以使用,而萬榮這座殿堂能夠用到如此尊貴的樣式,的確不簡單。
其他看點:元代舞廳石上有時大朝至元八年三月初三日創建;北宋大鐘刻著“大宋宣和四年四月二十二日”的題字。
tips:
地址:萬榮縣城西北的太趙村
門票:免費
怎么去:沒有公交直達,推薦打車
萬榮其他看點:
萬榮縣高村鎮閻景村的李家大院中可以看到精美的磚雕木雕和石雕;后土祠中藏有漢武帝《秋風辭》碑刻;“品”字型的三連舞臺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