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海濤(潛能訓練導師)
接納是一種積極的態度,它意味著我們愿意正視現實,不逃避困難,不抱怨命運的不公。正如羅曼·羅蘭所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接納生活的真實面貌,才能更好地熱愛生活,追求屬于自己的幸福。
接納,意味著我們有意識地去體驗我們的感覺、情緒和想法,時時刻刻,原原本本。
傷痛是生活的一部分,無法避免,但我們可以選擇我們是否痛苦。
我們在情感上對傷痛的反抗越強烈,由煩擾、自責和內疚所帶來的痛苦也就越強烈。很多時候,傷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對于傷痛的過度反應。
如果逐漸接納這些傷痛,順其自然,傷痛便能逐漸得到緩解。因為在接納過程中,痛苦會逐漸減輕;反之,抵抗只會加重傷痛。
當一個人愿意接納自我時,他就會發現自己是值得尊重、愛護和理解的。
我們也需認識到,傷痛本身并非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由此產生的怨恨與嗔怒。
沒有人能真正傷害我們,除非我們自己選擇困于心結,任由怨恨侵蝕內心。
我們如何與傷痛相處,決定了我們將承受多少痛苦。如果能徹底消除對傷痛的抗拒,我們所承受的痛苦便能達到最低程度。
然而,在尋求方法避禍趨吉之前,我們也需適當地思考。遺憾的是,我們經常深陷于對往事的耿耿于懷,或是對未來的反復憂慮之中而難以自拔。
對待內心的痛苦、悲傷、恐懼和焦慮,我們不應該把它們視為敵人,與之對抗,而是應該接納。任何與自己對抗的行為,都會讓人陷入無邊的苦海。
接納需建立在自我覺察的基礎之上。所謂自我覺察,即需確切地感知到此時此刻的情緒狀態。
因此,接納并非意味著屈服于現狀,不思進??;它會讓變化如行云流水般自然地發生。
接納就是承認客觀事實,允許所有愉快的、 痛苦的經歷,允許身體疼痛、精神痛苦的發生,允許一切的發生,而不試圖去改變、 控制或回避它們。接納并不是無條件地接受,而是對當下所發生事實的一種客觀承認。
如果不接受這個客觀事實,你就是在對抗自己,越對抗自己,越陷入痛苦的深淵,直到你學會接受這個事實,不再對抗自己,進而變得強大無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