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從努爾哈赤建立到滅亡,一共存活了296年。
從清朝的發展狀況來看,清朝根本存活不了如此長時間。
清朝末年,官場腐敗,清朝的軍隊雖然數量龐大,常備兵力達80萬,但沒有任何戰斗力,面對洋人入侵以及洪秀全領導的太平軍時,毫無戰斗力,滅亡指日可待。
大亂之時,必有大才出現,清朝也是如此,就在滿清王朝岌岌可危的時候,出現了一個能扭轉乾坤的人,他就是我們熟知的晚清名臣、湘軍統帥曾國藩。
曾國藩僅僅用了兩大策略,就讓清朝茍延殘喘多存活40年。
第一個策略:讓清朝的軍隊有了活力。
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能從廣西起義后,迅速擴大到整個南中國,主要原因就是太平軍的軍事實力,超越了清朝。
縱橫天下的清朝騎兵,為何就沒有戰斗力了呢?
一是清朝的軍隊腐敗。
從數量上來看,清朝的軍隊,是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軍隊,其常備軍分為兩部分:
一部分是八旗兵,數量為20萬,主要分布在京城、直隸一帶,其職責是為了保護京師的安全。
另外一部分是綠營,數量多達60萬,駐扎在全國各地,不僅負責保衛大清領土的完整,還負責剿匪、監督老百姓的工作。
清朝如此龐大的軍隊之所以沒有戰斗力,是清朝的管理制度造成的,清朝入關,在平定“三藩之亂”后,社會處于和平狀態,沒有戰事,對軍隊的操練也就懈怠了。
另外,清朝士兵的待遇并不好,很多士兵根本無法養家糊口,不得不去訛詐他人或者在外兼職,因此,不僅貪生怕死,與老百姓的關系還搞得十分緊張,根本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
曾國藩正是看到了清朝軍隊的弱點,他被任命為湖南團練大臣后,就決定通過建立一支新軍的方式,來填補清朝軍隊的腐朽。為此,曾國藩才創建了湘軍,讓清朝的軍隊改頭換面,有了新的活力,戰斗力也有了加強。
后來左宗棠創建的楚軍,李鴻章創建的淮軍,雖然都屬于地方武裝力量,但都是湘軍的延伸和發展,是清朝的守護神。
正是有曾國藩創建的湘軍,為清朝保駕護航,才讓太平軍未能把清朝推翻。
第二個策略:培養大量實用人才。
曾國藩能讓清朝茍延殘喘40年,他最大的功勞,就是培養了大量人才。
曾國藩在培養人才上,可說是嘔心瀝血,他通過建立幕府的方式,將各種人才招入幕府中,進行學習和培訓,并親自對他們進行培養,然后按照其能力,再保舉他們出任相應的官職。
曾國藩的幕府有多牛呢?在鼎盛時期,幕府中的幕僚多達300余人,根據蕭一山所著的《曾國藩傳》中統計,有名有姓的幕僚達89人。
曾國藩通過幕府,為大清王朝培養了大量優秀人才,其中,官至三品的有47人,位至督撫的有33人。
曾國藩挑選人才,都是有才有德,對清朝忠心耿耿的人,正是在這些人才的輔佐下,讓岌岌可危的清朝,得以持續。
曾國藩病逝后,剛好40年時間,清朝滅亡,完成了其296年有輝煌、有遺憾、有教訓的歷史過程。
曾國藩作為一個農村出身的普通人,他是如何憑借一己之力,讓清朝得以存活40年時間的?曾國藩的這些智慧,值得我們深思,也值得我們學習。
參考資料:《曾國藩全集》《曾國藩年譜》《清史稿》《曾國藩傳》《曾國藩大傳》等。(圖片為配圖,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