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繼2004年和2014年之后,中國資本市場再次迎來“國九條”。
事件概述:2024年4月12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新“國九條”),分別從發行監管、上市公司監管、退市監管、證券基金機構監管、交易監管、中長期資金入市等9個方面展開。
以普通散戶投資者視角來看,新國九條定位于未來十年中國資本市場規劃的指導性文件,可以概括為135:一個目標三個推動五種監管。
一個目標:建成與金融強國相匹配的高質量資本市場;
三個推動: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推動深化改革,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推動形成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合力;
五種監管:發行、上市、退市、機構和交易監管。
2004年1月的“國九條”名為《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核心是擴大直接融資、積極穩妥解決股權分置問題,重點是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2014年5月“國九條”名為《關于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核心是擴大市場雙向開放、鼓勵并購重組、混合所有制、放松私募發行審批,著眼于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本次新國九條特點一是強調更加有效地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二是強監管防風險推動高質量發展;三是針對暴露的制度、機制、監管執法等問題,補短板強弱項。前兩次國九條都是聚焦于資本市場運行本身,這次國九條是從改善資本市場生態角度入手進行頂層設計,
那么本次國九條的發布對股市有哪些影響呢?
毫無疑問,新國九條肯定是長期利好于資本市場,除此之外,還有幾個亮點值得重點關注,這些也是補短板強弱項的具體措施。
一是強制分紅,對分紅不達標采取強約束措施,積極推動上市公司一年多次分紅。一方面,是對分紅不達標采取強約束措施。重點是將多年不分紅或者分紅比例偏低的公司納入“實施其他風險警示(ST)”的情形。另一方面,是積極推動上市公司一年多次分紅。要求上市公司綜合考慮未分配利潤、當期業績等因素確定分紅頻次,并在具備條件的情況下增加分紅頻次,穩定投資者分紅預期。
二是提高上市門檻,主板和創業板上市門檻同步提高。完善上市條件,適度提高凈利潤、現金流量凈額、營業收入和市值等指標。
三是新增3種規范類退市情形,提高主板市值退市指標至5億元。主要進行了四方面優化:1.拓寬重大違法強制退市適用范圍;2.新增三種規范類退市情形;3.收緊財務類退市指標;4.完善市值標準等交易類退市指標。
四是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建立培育長期投資的市場生態,構建支持“長錢長投”的政策體系,大幅提升權益類基金占比。
后市重點關注的幾個方向:一是受益于分紅改革,質地優良、現金流充裕、分紅占優的企業;二是關注長線長投政策受益領域,聚焦“新質生產力”重點領域投資機會,重視科技企業技術突破、并購重組機會,;三是重點防范部分企業的退市風險,尤其是財務嚴重虧損、有重大違法違規風險的企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