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瑄、珊在哪里?他們結婚了沒有?現在不打仗了,怎么還不回來看我?難道真的娶了媳婦忘了娘?”。
1949年冬,北京,華北軍區衛生部部長殷希彭的家中,他的夫人谷惠芳,又向他追問兩個兒子的下落了。
自從1938年,這兩個孩子跟著殷希彭參加了八路軍,谷惠芳已經11年沒有見過他們了。
如今全國都解放了,她還沒有見到兩個兒子,這讓她氣憤不已,大罵兩個兒子不孝,有了媳婦忘了娘,一次都不回來看她。
聽到妻子又提起兩個兒子,殷希彭是心頭一痛,自從跟著他進京后,妻子是隔三差五追問兩個兒子去了哪里。
每問一次,就如同一把鋼刀,在他心口劃一道血口子,他知道,事情不可能永遠瞞著妻子,嘆息一聲,他跟妻子說了實話:“夫人,他們兩個,已經犧牲8年啦……”。
這話,讓谷惠芳呆立當場,她想過兩個兒子忙,想過兩個兒子在別的地方成家了,可唯獨沒有想過,他們會犧牲。
過了良久,谷惠芳回過神來,她流著淚問丈夫,他們是什么時候犧牲的,怎么犧牲的。
此時的殷希彭,也已是淚流滿面,他哽咽著告訴妻子,他們都是1943年犧牲的,一個犧牲在43年的春,一個犧牲在43年的秋……
殷希彭,河北省安國市小營村人,1900年出生當地一個破落地主家庭。
幼時的殷希彭勤奮好學,深得家人器重,將其視為中興家族之才,全力培養,殷希彭也不負長輩厚望,于1920年考入河北大學醫科,畢業后留校助教。
1928年,他又被送到日本東京慶應大學深造,師從著名醫學教授川上漸。
1931年,殷希彭獲得慶應大學病理學博士學位,回國后在河北省立醫學院擔任病理學主任教授。
在醫院,他不僅治病救人,還編寫了《病理學講義》、《病理學實習手冊》等等,以此傳播醫學知識,不到40歲,殷希彭便成了河北醫學界的名人。
1937年侵華戰爭全面爆發,1938年初保定淪陷,看著家鄉被日軍蹂躪,殷希彭是痛心疾首。
就在這時,鬼子漢奸們找到了他,先是提出讓他讓他參加維持會,殷希彭拒絕了,緊接著,又希望他擔任河北省教育廳廳長,殷希彭依舊拒絕,他說自己才疏學淺,不堪大任。
1938年9月,又有人登門了,這一次上門的,是八路軍冀中軍區衛生部部長張珍。
第一次見面,張珍就直言不諱,希望他能加入八路軍,一起抗擊日本侵略者。
對此,殷希彭沒有任何推脫,一口便答應了下來,不僅如此,他還號召自己的同事同學一起參加八路軍,一下子,冀中軍區就多了好多醫學教授和醫大學生。
在殷希彭加入八路軍不久,白求恩也來到了冀中軍區,當得知這里有這么多醫學人才,白求恩是吃驚不已。
在冀中軍區,殷希彭和白求恩等人相處的很愉快,加入八路軍后,殷希彭的主要工作,不是站在手術臺前,治病救人,而是為八路軍培養更多的醫學人才。
1939年5月,晉察冀軍區衛生學校成立,殷希彭調到了這里,擔任教務主任,除了主持行政工作,他還自編教材,自制教具,給學生們講病理學、組織胚胎學等等,這些為后來的臨床學奠定了基礎。
在殷希彭的教學,以“教課認真,督導嚴厲”著稱,在抗戰的幾年時間里,殷希彭所在的這所衛校,為八路軍培養了1000多名醫療干部,極大的緩解了八路軍醫療體系的壓力。
1942年,參軍3年的殷希彭,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人。
與殷希彭一同參加八路軍的,還有殷希彭的兩個兒子殷子剛(小名瑄)和殷子毅(小名珊)。
確切的說,殷子剛參加八路的時間,比他還要早一些。
當得知18歲的兒子要棄筆從戎,參加八路軍打鬼子時,殷希彭是開心不已,他對兒子說:“每個中國人,都有救國的責任,你有這個志氣,我很高興,不然留在家里,還不是亡國奴?”。
說罷,他又告訴殷子剛,自己也不會留在家里當亡國奴的,這才有了冀中軍區衛生部部長張珍已上門,他便答應的事情。
之所以答應的這么快,那是因為他已經從長子殷子剛口中,了解了八路軍是一支什么樣的隊伍!
殷子剛加入八路軍,在戰場上作戰很勇猛,短短兩三年,他便從一名普通的戰士,一步步成長為營指導員。
1942年5月,日軍開始對晉察冀根據地進行殘酷至極的大掃蕩,他們把根據地的糧食幾乎搜刮一空,百姓無奈,只能吃草根、樹皮、樹葉活命。
為了不跟老百姓爭奪食物,軍區下令,八路軍要吃樹葉,必須去村莊5里地之外。
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晉察冀軍區的部隊化整為零,組織了無數個敵后武工隊,潛伏到敵后做斗爭。
殷子剛則跟著營長一起,帶著戰士們來到孟縣、平定一帶打游擊。
1943年3月,他們帶著隊伍突襲陽泉火車站,很不幸,參加戰斗的人,全部壯烈犧牲,犧牲時,殷子剛才23歲。
殷子剛的犧牲,讓殷希彭痛徹心扉,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苦,只有當事人才能體會。
還未等殷希彭從喪子之痛中走出,又一個噩耗傳來,他的二兒子殷子毅也犧牲了!
殷子毅被哥哥殷子遲2年入伍,進入八路軍部隊時,還不到15歲,因為年紀太小,他沒有讓他上戰場,而是跟自己一樣,從事醫學工作,還留在了更安全的軍區衛生部當司藥。
留在后方,危險性要小很多,誰料,1943年9月,日偽軍竟然糾集4個師團、3個旅團及偽軍一部共4萬余人,對晉察冀北岳區經行毀滅性大掃蕩,這個時候,軍區衛生部也不得不隨時轉移,躲避進犯之敵。
在神仙山,衛生部的同志們跟日偽軍遭遇,激烈的戰斗中,殷子毅不幸中彈犧牲,年僅18歲。
當時,殷希彭所在的學校,離殷子毅犧牲的地方并不遠,聽到兒子犧牲的消息后,他強忍悲痛,看了兒子最后一眼,給他的尸體鞠了個躬,就立即跟著部隊轉移。
害怕殷希彭一時受不了,到了安全地方后,戰友們紛紛前來安慰,這讓殷希彭感動不已,他對同志們說:“請同志們放心,我能挺住,我的兩個兒子為國捐軀,他們光榮,我也光榮,我只有加倍努力,才是對他們最好的紀念!”。
當時的殷希彭不知道,在這場大掃蕩中,他的老母親也在艱難困苦中去世了,她的妻子為了保護小兒子殷子烈,流浪到了博野、蠡縣一帶,母子二人以乞討為生。
終于,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了,舉國上下歡欣鼓舞。
對于殷希彭這位加入八路軍的醫學博士,司令員聶榮臻很看重,得知他的妻兒流落在外,立馬下令,讓人去尋找。
1946年3月,在分別8年后,殷希彭跟自己的妻子和小兒子團聚了。
殷希彭與谷惠芳,是舊社會包辦婚姻,在殷希彭15歲就成婚了。
當時的殷希彭,已是十里八鄉有名的“小秀才”,而谷惠芳卻是個比他大4歲,而且大字不識一個的小腳女人。
雖然如此,但二人感情卻很好,為了讓妻子能看懂書信,他是手把手教她寫字。
成婚5年之后,殷希彭外出求學,二人經常書信往來,長期的分居,沒讓他們變得生分,反而越來越親密。
后來,夫妻二人生育三子一女,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的女兒殷珍雖未參加革命,但卻在抗日民主政權的小學教書。
在殷希彭參加八路軍時,他的兄長已經離世,家里除了年邁的父母,自己的幼子,還有寡嫂和兩個侄女需要照顧,這些,都是谷惠芳幫他“代勞”。
對于妻子,殷希彭是敬重至極。
時隔8年再相見,妻子谷惠芳問的第一件事,就是兩個兒子哪里去了。
妻子的問話,讓殷希彭不知如何作答,當時,谷惠芳在外流浪多年,身體和精神狀態都不好,他沒敢告訴她實話,只說戰事繁忙,兩個兒子在前線,他一時半會也聯系不上。
殷希彭“偽裝”的很好,并未引起妻子的懷疑。
解放戰爭打響后,殷希彭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先后華北軍區衛生部部長,晉察冀邊區醫藥技術指導委員會主任等職,他們夫婦是聚少離多,每次相見,妻子都要向他打聽兩個孩子的下落,殷希彭依舊回答聯系不上。
這一拖,就拖到了1949年新中國成立,夫婦二人隨著大軍入駐北京城。
此時,全國大部分地區已經解放,已經沒有什么戰事了,可谷惠芳的兩個兒子還沒有回來,這讓她心急不已,這才有了文章開頭,谷惠芳罵兩個兒子的話。
當時,谷惠芳才53歲,往后的日子長著呢,還真的能一直瞞下去?沒辦法,殷希彭只能如實相告,告訴妻子,兩個兒子已經犧牲8年啦。
那天夜里,夫妻二人抱頭痛哭,發泄著心中的悲痛。
從那之后,殷子剛、殷子毅這個兩個名字,就成了殷家的禁忌,誰也不能再提起。
可是,不提不代表他們沒有存在過,得知兩個兒子死訊后,谷惠芳大病了一場,幸虧殷希彭悉心照料和開導,這才好轉。
妻子走出悲痛后,殷希彭又投入到了緊張的工作中,1955年,他被授予少將軍銜。
雖說少將軍銜不高,但對于殷希彭來說,已是莫大肯定,要知道,他是1942年才入黨,而且幾乎沒有上過前線。
1966年,66歲的殷希彭,出任總后勤部衛生部副部長一職,此時的他,身上的擔子很重,再加上我國進入了一個特殊時代,心力交瘁下,殷希彭病倒。
在他病重期間,聶榮臻曾兩次看望他,看到迅速消瘦的殷希彭,聶榮臻是心痛不已。
在生病后,殷希彭依舊堅持每天上班,即便是后來查出了癌癥,他依舊如此,正如他當年對戰友們說的那樣,只有加倍努力工作,才是對兩個兒子最好的紀念。
1974年12月,殷希彭病倒在工作崗位上,搶救無效死亡,享年74歲。
離世后,國家追認他為烈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