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愛讀書,他的一生,是讀書用書的典范。那么,毛主席一生最愛讀的書有哪些呢?
一、《魯迅全集》
魯迅是毛主席最贊賞的現代文學家和思想家,他曾稱贊魯迅是“現代中國的圣人”。
新文化運動時期,魯迅的雜文和小說開始在《新青年》上發表,那時,毛主席是《新青年》的熱心讀者,開始的接觸到魯迅。從那時起,毛主席便開始有意搜集魯迅的文章小說閱讀。
1938年8月,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編輯出版了第一版《魯迅全集》,出版社特印了200套非賣品的“紀念本”,贈送給延安兩套,毛主席得到了其中第五十八號,毛主席將其放在辦公桌上,隨時閱讀。
38年初版魯迅全集
1949年年底,毛主席訪問蘇聯,那時他經常廢寢忘食地讀魯迅的書,工作人員催他吃飯,他說:“我在延安,夜晚讀魯迅的書,常常忘記了睡覺。”“我就是愛讀魯迅的書,魯迅的心是和我們息息相通的。”
1971年11月20日,毛主席在同武漢軍區和湖北省黨政負責人談話時說:“魯迅的書不大好懂,要讀四五次,今年讀一遍,明年讀一遍,讀幾年懂得了……”
毛主席一直保存著三個版本的《魯迅全集》。
第一種就是1938年的第一版《魯迅全集》,這個版本有20卷,包含了魯迅的著作、譯作和他整理的部分古籍。毛主席在這套書上作了很多勾畫和批注,還一一校正了書中排印錯漏的地方。這套《魯迅全集》,毛主席一直帶在身邊,非常珍惜。
第二套是195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10卷本《魯迅全集》,這套全集帶有注釋,只收魯迅先生的著作,未收譯文和整理的古籍。
第三套是1972年有關部門根據10卷本《魯迅全集》排印的大字線裝本。毛主席在這套書上畫了許多紅線,在許多冊的封面上畫有紅圈,其中一冊的封面上還寫著:“1975·8再閱。”
二、《紅樓夢》
在中國的古典小說中,毛主席最愛的就是《紅樓夢》,他不止一次說過:“《紅樓夢》我至少讀了五遍。”還說:“《紅樓夢》不看五遍沒有發言權。”其實,毛主席讀《紅樓夢》遠不止五遍,具體讀了多少遍,他也記不清了。
毛主席的藏書中,線裝本的《紅樓夢》有二十種,還有各種平裝本。這些書有的擺放在中南海的游泳池邊,有的擺放在會客廳里,有的擺放在臥室里。在這些書中,上面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圈劃,有的折起了一個角,有的還夾了紙條,這說明毛主席晚年還在一遍又一遍的讀紅樓夢。
1952年,毛主席幫助女兒李敏提高中文水平,指導她讀《紅樓夢》。李敏發現,《紅樓夢》中的好多段落,毛主席都能背下來,林黛玉寫的詩,毛主席全部都能背下來。
毛主席讀《紅樓夢》,留下了許多批注,其中有不少獨到的見解,比如很多人讀《紅樓夢》,一般不太會注意第四回,而毛主席認為,第四回是《紅樓夢》的總綱。在讀第十幾回時,毛主席寫下了上百字的批語,認為“此回是一篇偉大的現實主義杰作”。
很多人把《紅樓夢》當愛情小說讀,而毛主席認為《紅樓夢》是一部政治歷史小說,它“展現了一個封建社會的全景,告訴我們一個崩潰著的封建社會是怎樣完成的最后的悲劇的”。
因此,毛主席不僅喜歡讀《紅樓夢》,還喜歡向身邊的人推薦《紅樓夢》。1973年12月12日,在政治局會議上,毛主席對許世友說:“你就知道打仗。你以后搞點文學吧。‘常恨隨陸無武,絳灌無文’,你能看點《紅樓夢》嗎?要看五遍。”
三、《社會學大綱》
李達與《社會學大綱》
1961年夏天,毛主席約李達到廬山談話,他對李達說:“你的《社會學大綱》就是中國人自己寫的第一本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起了很大作用,我讀了十遍,還做了筆記。”
李達是我黨的主要創建者和早期領導人之一,他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宣傳者,是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啟蒙大師,并為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做出了重要的探索。
1930年,李達任教于北平大學商學院,講授社會學,實際上就是講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他的講義于1937年5月集結成書出版,題為《社會學大綱》,全書40余萬字。
《社會學大綱》出版后,李達立即給在延安的毛主席寄去了一本,毛主席連看多遍,并寫信給李達,讓他再寄10本來。
毛主席寫給李達的信
據毛主席的《讀書日記》記載,他于1938年1月17日至3月16日,通讀了一遍《社會學大綱》,全書852頁,一頁不落。其中《唯物辯證法》等篇章,至少讀了兩遍。毛主席在這本書上,留下了3400多字的批注。
除了自己讀,毛席還推薦別人讀,還將這部書推薦給延安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作為教材。1938年10月,毛主席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號召黨的高級干部,讓他們都要讀讀《社會學大綱》。
四、《資治通鑒》
司馬光編撰《資治通鑒》的殘稿
毛主席愛讀書,他的床邊,總是放滿書籍,這些書籍中,少不了一部《資治通鑒》。
據毛主席身邊的最后一名護士孟錦云回憶,在晚年,毛主席的床頭總是放著一部《資治通鑒》,這部書的很多頁面,都已經被翻破了,不得不用透明膠布粘住。
毛主席曾對孟錦云說:“這部書我讀了一十七遍,每讀一遍都獲益匪淺。一部難得的好書噢,恐怕現在是最后一遍了,不是不想讀,而是沒那個時間啰。”
《資治通鑒》是北宋歷史學家司馬光編著的編年體通史,全書294卷,另有《目錄》30卷,《考異》30卷,共300余萬字。這樣卷帙浩繁的著作,毛主席能讀十七遍,可見他驚人的讀書毅力。
毛主席第一次讀《資治通鑒》,是在1912年,那一年,年方19歲的毛主席,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湖南省立高等中學,校長符定一,非常看重毛主席的才學,于是特地把自己心愛的《資治通鑒》刪節本《通鑒輯覽》給毛主席閱讀。從此,毛主席與《資治通鑒》結下了不解之緣,在此后的六十年中,一遍又一遍地閱讀。
1954年春,在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期間,毛主席接見了歷史學家吳晗,他親自將標點《資治通鑒》的任務交給吳晗,并對吳晗說:“《資治通鑒》這本書寫得好,盡管立場是封建統治階級的,但敘事有法,歷代興衰治亂本末畢具,我們可以批判地讀這部書,借以熟悉歷史事件,從中汲取經驗教訓。”
五、《共產黨宣言》
毛主席批注《共產黨宣言》
《共產黨宣言》是毛主席一生讀得遍數最多、時間最長的書,從1920年起,他幾乎每年都要讀這本書,不僅讀中文版,還讀英文版。
1939年底,毛主席對一位在延安馬列學院學習的同志說:“馬列主席的書要經常讀。《共產黨宣言》我看一不下一百遍,遇到問題,我就翻閱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有時只閱讀一兩段,有時全篇都讀,每讀一次,我都有新的啟發。”
毛主席去世后,工作人員清理他放在床頭的書,發現是里面有六本《共產黨宣言》,有兩本是新中國成立前出版的,兩本是新中國成立后的大字本,兩本是英文本。
除了上述這些書,毛主席經常讀的書還有很多,《二十四史》毛主席都通讀過,還有批注,《金瓶梅》、《三國演義》、《水滸傳》這些古典小說毛主席都經常提到,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嚴復的《天演論》這些書毛主席都有深入研究。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在醫生搶救的情況下,毛主席還讀了七分鐘《容齋隨筆》。
可以說,毛主席的一生,書讀得廣,讀得深,并將讀書與現實緊緊地結合在了一起,是讀書人的典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