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豪因街頭演唱的《求神》走紅,他純正而厚重的粵語唱音令無數粉絲著迷,將廣東引以為傲的粵語文化再次推向世界。
梁家豪的走紅背后,有些東西是值得我們深思的,比如他在央視網上這樣說道:“不單單是咱們的粵語文化,而且是所有的非遺文化,全國都一起去保護,或者是傳承。”這句話體現了梁家豪對保護地方語言文化的責任與擔當!
我們都知道,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比如民俗文化、飲食文化、語言文化等,而尤以語言文化最為突出。每個地方的語言文化都獨具特色,以它別具一格的語言魅力為世人所津津樂道,比如川話感情色彩濃烈、客家話聲調豐富、閩南語頗具音樂性、粵語音調清晰變化豐富等。可以說,地方語言文化為我國的文化多樣性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然而即便如此,為了便于交流和更好地與國際社會接軌,一種統一的語言作為我們的國語是非常有必要的,而這種語言便是普通話。因此,大力推廣普通話便成了我國的一件大事。但是我們在推廣普通話的過程中,似乎有點顧此失彼了。
幾十年前,在大力推廣普通話的號召之下,全國掀起了普通話熱,各種推廣普通話的標語比比皆是,甚至一些公共場合對此還做出了硬性規定,特別是學校,更是把普通話的推廣浪潮推向了高峰。這確實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地方與地方之間的交流變得順暢多了。然而在這樣的氛圍之下,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擺在了我們面前,我們傳承了數千年的地方語言文化正變得岌岌可危了。
據了解,現在的孩子們在學校、電視以及周圍環境的熏陶之下,一些已經忘記了自己的家鄉話,甚至一些家長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方言,被迫用現學現用的普通話來和孩子交流。一位同事曾經和我說,孩子一定要教她說家鄉話,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她無論如何都會說普通話的。于是我接受了這位同事的建議,在家里經常刻意用家鄉話和孩子交流,但效果并不如意,不知不覺中我又被她帶進了普通話里。有時候我想,她現在幾乎忘記了自己的家鄉話,那她將來的孩子還會不會將我們的地方方言傳承下去呢?真擔心有那么一天,祖輩留下來的東西會在我們的后輩手上消失掉,“鄉音無改”的境況或許不會再出現。
于是,如何保護地方語言文化就成了我們的當務之急。可喜的是,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也紛紛加入了傳承地方語言文化的大軍中,為保護地方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一個國家的文化多樣性是一個國家文化活力的體現,求同存異彰顯一個國家的文化自信,也會讓更多豐富多彩的地方文化在國際舞臺上熠熠生輝。因此,建議地方學校開設一些地方文化教育課程,不要讓地方文化在后輩們的眼里僅僅是一種歷史記憶而已!
本期話題:家鄉話會不會消失?歡迎留言討論。
聲明:本文為原創作品,感謝您的耐心閱讀!文章僅就某一問題進行討論,并無不良導向,歡迎理性探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