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媽們五一假期去露營,在營地現場包起餃子,飄來的香味不僅饞哭隔壁帳篷的年輕人,也讓網友大呼“第一次這么饞包餃子梗”。
一轉頭,媽媽們又在老洋房里換上花裙子,玩起KPOP隨機舞蹈挑戰,《flower》《sorrysorry》等大熱金曲信手拈來;還有一群媽媽,在拳擊館的游戲機上,一拳打出500公斤的成績,讓人隔著屏幕都隱隱作痛…
這一副鮮活的媽媽群像正是來自中式新滋補品牌官棧的母親節活動,而其相關話題也登上了微博熱搜榜單,引來眾多網友的關注和討論。
隨著社會對女性議題的關注度逐年提升,越來越多的品牌也在持續發聲,借由母親節這一節點,官棧通過「媽媽沒有官方人設」的主題,以輕巧有趣的方式讓品牌與真實女性用戶,共同完成了一次對“母親”刻板印象的打破。
母親節讓媽媽人設“塌房”,讓內容先破后立
在年輕人的發瘋文學里,流行著一句話“出門在外,人設都是自己給的”,TA們可以隨心所欲地捏造人設形象,“胡說八道”有時反而卸下了溝通的負擔。
但這樣一句話同樣作為母親節短片的開頭,官棧洞察到的卻是人設給媽媽群體帶來的束縛,在傳統印象中,母親的形象通常是溫柔、偉大、犧牲……類似的標簽數不勝數,就像一個個強加在母親身上的「官方人設」,壓抑了女性的真實需求,也模糊了她們的本來面貌。
看似有著溫柔人設的媽媽,可以抬起10斤米,能揮出百斤的拳;社會中常見對媽媽節儉顧家的規訓,也壓抑著她們的自我追求;更多“望孩成龍成鳳”的嚴厲媽媽,也可能克制著自己愛玩的天性。
不難發現,當代媽媽們已然翻新著社會對母親的刻板印象,長久以來社會語境下對母親形象的單一刻畫,即使包裝成贊美與歌頌,也依然是一種負累。就如官棧所說:這些人設,一點都不愛媽媽。
官棧在這場對話中就像用戶們的益友,面對母職懲罰這種敏感議題,品牌沒有選擇用沉重的方式去展開說教,而是選擇站在用戶身旁,記錄下每一個鮮活多面的女性形象。
媽媽沒有官方人設,她最好的人設是做自己。
影片邀請了劉思遠律師作為旁白嘉賓,以女兒的第二視角發起對“媽媽的人設”的觀察,用極輕松的口吻向觀眾展示著媽媽人設的矛盾與無奈:
我們愛的是媽媽,不是媽媽的人設
她明明愛吃,愛玩,愛工作,愛自己
而那些所謂的人設,一點都不愛媽媽
官棧并沒有對著母愛偉大泛泛而談,而是將表達落腳于每個母親的個體,肯定她們的需求與價值。短片中所呈現出了女性群像的千姿百態,無一例外的,是她們在做媽媽的同時,也渴望享受屬于自己的人生。也讓我們看見,沒有人設的媽媽們,笑起來真美。
能和用戶一起“玩得開”,是品牌背后的人文關懷
廣告的本質是溝通,作為一個面向女性用戶的品牌,不僅要對話女性人群,更應該讓內容從真實的生活里自然發生。
不同于常規TVC的制作,官棧「媽媽沒有官方人設」脫胎于三場真實的線下活動,品牌邀請真實用戶和KOL,親身參與一次舞會、一節拳擊課、一場自駕露營,用真實的體驗打破過往的人設。
已經退休的阿姨們,孩子也脫離了時刻需要照顧的年紀,生活仿佛一時間失去了重心,人生的意義急需更新。幾個姐妹相約拋開老公孩子一起去自駕露營,也讓露營包餃子成了營地最獨特的風景。
在廣州老洋房舉辦的舞會里,媽媽們重新穿上花裙子、走進舞池里,回味起自己的黃金時代,老了老了,怎么就不能重新繁花一把?廣場舞也好,KPOP也罷,她們也應了那句“把自己重新養一遍”的小紅書時髦話,更讓“年輕時的媽媽”“爆改媽媽”的熱門話題走進現實里。
而參與拳擊課體驗的威尼姐和夏夏子,本就是小紅書上打破“媽媽人設”的代表之一,她們身體力行地告訴所有人:媽媽沒有官方人設。哪怕過了50歲,媽媽的生活照樣可以熱辣滾燙。
在所有參與者分享出的內容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每一張在活動里笑出表情包的臉孔,和每一句“玩得很開心,很過癮。”在與用戶面對面的交流中,品牌能收獲真實即時的產品反饋,也讓用戶感受到現場玩得開、無人設的品牌人文關懷。
得益于線下活動的特性,我們能看到眾多除官棧官方外的UGC內容。初學視頻制作的媽媽們,給自己的美照配上特效和音樂,發在社交平臺。這是珍貴的用戶原生內容,更是媽媽們追求多樣人生、打破傳統人設的鮮活見證。
官棧也樂得和媽媽們在線上繼續“玩”,隨著用戶路透與品牌互動的深入,#媽媽的人生也是曠野#登陸微博熱搜榜,引發網友共鳴自發加入話題討論,共同祝福和鼓勵媽媽勇敢追求人生。
5月10日,「媽媽沒有官方人設」短片正式上線,活動的聯合發起方南方周末也發布了深度解讀稿件,更多讀者在評論區中,分享著希望媽媽能夠打破的“人設們”,這張屬于媽媽的曠野拼圖也進一步地被展開。當刻板標簽被更多人看見,現實的困境才有機會改變。這也是官棧持續做母親節策劃的初心和原點。
可持續的溝通關系,來自「人」本位的營銷洞察
自從2007年經濟學家史清琪女士提出“她經濟”的概念,十幾年來圍繞“她”的商品層出不窮,女性群體消費能力呈穩健上升態勢,她們關注商品的品質,更關注品牌的價值。
在女性覺醒的大趨勢下,能否講好品牌故事并拉開敘事差異化,與用戶建立長期、可持續的溝通關系,才是用價值理念留“人”的關鍵。
想要留住“人”,還需從“人”出發。
縱觀官棧的母親節策劃,正是回歸「人本位」進行內容的挖掘和記錄。「媽媽的官方人設」有哪些?到底是誰在媽媽立人設?卸下人設后媽媽的真實自我是如何?官棧拋出問題,給出思考,而我們則在短片里、自拍里、評論里得到她們的回答。
而在去年母親節,官棧同樣聯合三聯生活周刊拋出了一道題目:媽媽的孕算題。生育年限、職場前景、經濟條件……這些女性視角下對生育的考量,雖沒有標準正確的計算公式,但每一位個體的發言都值得被記錄。正是這一道道具象化的”孕算題“,讓我們感受到了當代女性在生育問題上所面臨的困難和境遇。
兩年來,官棧的母親節策劃始終關注女性議題,從聚焦女性生育自由到母職松綁,官棧陪同女性用戶一起,關注生育環境背后的現實困境,關注母職背后真實的女性需求,鼓勵多種選擇的自由表達。在不同的議題下,官棧始終講話筒交給女性自身,持續地捕捉和分享這些多樣的人生故事,持續地豐富著社會對女性角色的認識。
女性營銷難,難在對敏感話題的把控、也難在平庸口號的無效溝通。但以“人”為基點出發,就能找到情感共鳴的最大公約數。
支持女性追求多樣人生,是官棧一直以來的品牌主張,在提問、體驗、共創中,官棧也作為女性覺醒路上的”益友“,守護用戶的健康,與所有伙伴共同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