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對蕭邦去年三文魚表盤的小三針耿耿于懷。它的學名是,L.U.C 1860 Lucent Steel?精鋼款。這名字取的,沒有中餐佛跳墻的隱晦;也不像西餐、每個單詞都能丈量出配料和配比,是可以照方抓藥的菜譜。但那么好看的表盤,居然云淡風輕到,只字未提。
中性的36.5mm,除了蕭邦,現在還誰敢把手表做到這么小,請舉手。珍珠陀自動機芯,有日內瓦印記和瑞士官方天文臺雙重認證,那設計非常古樸,像三十年前的老照片,全不是這個時代浮躁又浮夸的靡靡之音,它也許和你不是同道中人。但畢竟表圈混跡多年,有眼力的都能一望而知,誰才是可以寫進愿望清單的傳家寶?
好幾個朋友問我,這表,買不到了,有平替么。嗯哼。我鼻炎犯了。心心念念的東西,從沒有退求其次這回事。看今年罷。
Booth里同事很熱情招呼我,小暉哥,喝點兒什么?不喝了。我多喝一口,可能我看中的手表又沒了。人總得汲取點經驗教訓罷。今年有甚么好玩兒的,來幾只要緊的、看看。
Alpine Eagle 41 XP TT ,雪山傲翼41mm的5級鈦金屬表殼款。鏤空表盤,7點位、能看見避震器。它正反兩面的整體結構,像我小時候用的蚊香,但有非常迂回、且很清晰又復雜的布局;昆汀會說,這叫環形敘事。關于鏤空表和鏤空表,圈子里一直有種只為混淆視聽的說法,拆掉表盤、光天化日了,就叫鏤空。不是的。看圖說話罷。Alpine Eagle 41 XP TT的難度,在于無死角。所見即所得的每個細節,都有拋光和打磨。相當于,M7的黑安格斯牛肋條,它的線條和觀感,沒絲毫的容錯率。
蕭邦的同事問我,暉哥,這表,您說點啥唄。我雙手支吾著表示無語——要么我還是喝點啥罷,無糖的、都行。一只大兩針、厚3.3mm、167個零件,簡單一點的陀飛輪、都沒有這樣復雜和精巧——印象里,蕭邦好像從來都不會和誰比個高低的,它只做自己想做、又能做到的東西;于我、這個故事,說起來,那可真是至少有十幾年的草稿,姑且,未完待續了。
Alpine Eagle XL Chrono,雪山傲翼的大號計時表,44mm,鈦金屬和18K玫瑰金兩種材質。表盤都是有些說法的。18K玫瑰金款,灰色伯爾尼納表盤,來自阿爾卑斯山脈上的巖石;鈦金屬款的藍色,出于阿爾卑斯山的羅納河。
它的三個小表盤,都有些全然不同的特別之處,是非常有年代感的傳統風格。 新聞稿里沒有寫的很詳細,我姑且 猜測一下,這可能來自于各種古董車的儀表盤。 畢竟蕭邦早在1988年,就已經是意大利Mille Miglia1000英里賽的合作伙伴和官方計時。 這三個表盤,引經據典,都有來歷的。 我,回家好好自修、翻書。
機芯是蕭邦自制的03.05-C,瑞士官方天文認證,很多品牌都會覺得這是種成就,但在蕭邦、很常態。310枚零件,直徑28.8mm,厚度是7.6mm,飛返計時功能且一體成型——它的基礎機芯,就已經是只計時表。
要我選,鈦金屬那只,阿爾卑斯雄鷹,有很冷冽的山野氣,橡膠表帶,哪里都去得;那藍色表盤、全不張揚。
點擊瀏覽
L.U.C Qualité Fleurier,這只表可說的故事極多。名字直譯,就是它有弗勒里耶認證,是彼時、蕭邦聯合幾個位于弗勒里耶的鐘表品牌,特別針對機芯的一種品質保障。之前,同事問我,弗勒里耶認證,比日內瓦印記如何?嗯哼,我這治不好的鼻炎——你可別忘了,蕭邦也有日內瓦印記的,它敢蓋戳的東西,你說錯的了么?
其二,又得說回Lucent Steel?,蕭邦自己煉的鋼,去年出的。用含量不低于80%的再造鋼材、制作合金,只為低碳環保。我記得,蕭邦著重強調過一件事,它的制表工廠到鋼廠,整個運輸車程,都已經被推算到最合理的尾氣排放標準。是東野圭吾都預計不到的細節罷。說回正題,今年這只L.U.C Qualité Fleurier,是第一款既有弗勒里耶認證、也有Lucent Steel?的作品;以及,還有瑞士官方天文臺的實名。
它的前作,出于2005年,現在表殼直徑和厚度,還是39mm和8.92mm;只有表耳和表冠做了微調。除了熒光的時分針和刻度,沒有絲毫點綴,不同層次和工藝、只為修飾所有細節的打磨,全灰色系,很可以。很多手表,都擔心設計過于單調,會特別渲染出一點顏色,當調劑或者擺盤,蕭邦?沒有。
L.U.C XPS Forest Green,綠野仙蹤么。這幾天持續發燒、以及一直在調整表展期間該死的時差;看著它,我真覺得,至少能再多睡兩個小時。表盤設計,介乎包豪斯和裝飾藝術之間,那是盛行于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又逐漸沉寂在六七十年代的遺跡。直到,蕭邦在2005年重新復刻。
L.U.C XPS Forest Green的布局,就是這樣字斟句酌、會給每個細節定義以出處。就算沒好好翻過一兩頁鐘表史,只看圖,也會覺得這設計非常古典,對不對。我非要固執己見的羅列數據和專業名詞,沒意義罷——老大跟我說,寫東西要淺顯易懂, 咱們是科普。所以,去年找我答疑解惑的朋友們,這只,能翻篇兒了。
L.U.C Full Strike,最初在2016年;2017年的18K玫瑰金款,得了日內瓦高級鐘表大賞的金指針。做三問的不多,這功能,從前輩們的懷表時代至今,每個品牌都試圖做的不一樣,把音錘放在表盤正面的更少。理由么,實在說來話長。L.U.C Full Strike,傳統英式,沒有撥桿,靠表冠的按鈕啟動報時功能。像單按鈕計時,看起來很干凈。
手上弦、日內瓦印記加瑞士官方天文臺的雙認證,只有20只;瓷化鈦金屬表殼,灰綠色表盤;以及,是L.U.C Full Strike第一次用到彩色表盤。那灰綠色表盤、我只能形容為,很通透。昏昏沉沉幾百里的旅程,忽然導游說要下車了,你抬頭看看窗外,就是那一眼的沁人心脾。
瓷化鈦金屬表殼——說來慚愧,我們這些做表媒的,大概都得補修個理工科。它是把通常意義上、維氏硬度300的5級鈦金屬,氧化到可以媲美航空航天材質的維氏硬度1000。前兩年,蕭邦出過一只L.U.C Time Traveler One Black,同樣材質的表殼。當年沒看見實物,但 Traveler這名詞,我非常敏感。
那是可以整夜坐飛機火車,西裝很難有褶皺;手表表殼的跌宕起伏,幾乎沒有磨損。半夢半醒里、按一下表冠,就能透徹清晰、叮叮作響的知道幾點,不用打開手機,還有一道白光那么晃眼。我們跟這個世界,好像沒有什么不能和解的。
Mille Miglia Classic Chronograph JX7。最后才提及,因為這歷史有點久遠,涉及一些淵源和前輩,但這表很有意思。致敬傳奇車手Jacky Ickx,也是蕭邦聯合總裁Karl-Friedrich Scheufele和Jacky Ickx的第七次合作。計時表,一款是限量250只的 Lucent Steel?精鋼,一款是50只的Lucent Steel?精鋼混搭18K黃金。
表盤都是午夜藍,Jacky Ickx當年頭盔的顏色。那個時代,好像都有些再沒法被復制的傳奇,它因為有個不妨礙視線的遮陽面罩,被取名為貓頭鷹,總之,看見這頭盔,你就知道是誰來了。
新聞稿里說,Karl-Friedrich Scheufele和Jacky Ickx,認識三十六年了。這只表,實在有太多細節可以表達;兩位先生的故事,不怕你看不懂,我們就在手表上、嘻嘻哈哈的做個筆記,這人生已經很好。
點擊瀏覽
今年去蕭邦Booth,拍了很多表,姐妹們很有禮貌的送了一只保溫杯。我這人,很跳躍,忽然又想起去年那只三文魚,心里至今余音繞梁。算是種被保溫過的溫度嗎。
半夜里,寫到蕭邦和弗勒里耶認證,想起很多故人。他們跟我的故事,盤根錯節;也很難在只言片語里說的清楚。
這時代如此失衡。我們被迫丟掉的東西,如果可以許個癡心妄想,在哪里撿的回來。一本書,一支筆,一張車票還是一只表。我已經退化到只想自言自語。人聲鼎沸,但從來抵不過我耳朵里,一只手表的滴答作響;以及,Karl-Friedrich Scheufele和Jacky Ickx先生,你們這三十六年,都有過很多開懷大笑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