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9日上午8:30,以“談天說地,追尋奧秘”為主題的中國科學院地質地球所2024年公眾科學日活動將正式拉開帷幕。
為了便于預約成功的社會大眾參觀,特將參觀指南簡單介紹如下:
一、入園
活動參與者乘公共交通抵達研究所南門,憑預約成功的短信,告知門衛進入園區,到正對大門的地6樓前“簽到處”掃描二維碼進行簽到,領取“園區示意圖”。
參觀者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各實驗室、博物館、所史館、劉東生院士紀念展室、三大巖科普展臺、礦晶展臺、隕石展臺等活動地點進行參觀(每個活動地點均有志愿者進行講解)。
在園區內有任何問題,請咨詢身穿“中國科學院公眾科學日”T恤的志愿者:
二、活動內容
(一)上午場(8:30—11:30)
1、科普報告(地3樓二層報告廳,按園區內指路牌導航)
08:30—08:55 觀看宣傳視頻
08:55—09:00 研究所領導(黨委書記、副所長 黃向陽)致辭
09:00—10:30 科普報告
特別說明:因報告廳容量有限(<200人),除了事先團體報名的預留有座位之外,其他人員按照“先來先得”的原則進入報告廳,超過報告廳承受極限后,不再放人進入(溫馨提議:因參加活動的中小學生較多,建議所有的座位留給孩子們,大人可靠后站立聽講或者到其他活動地點參觀)。
無法進入報告廳的人員,可以通過b站直播間收看科普報告:
2、開放的重點實驗室
(1)智能導鉆集成測試實驗室(地2樓 101)
(2)空間環境探測實驗室(地2樓 501)
(3)生物地磁學與生物礦化實驗室(地2樓6層)
(4)離子探針實驗室(地3樓148)
(5)稀有氣體實驗室(地3樓149)
(6)納米離子探針實驗室(地3樓149)
(7)古地磁與年代學實驗室(地6樓 一層東側)
(8)海底地震儀實驗室(地6樓 一層西側)
3、參觀博物館(地1樓 一層東側)
4、認識地震儀的結構及工作原理(地1樓 一層大廳)
5、參觀研究所所史陳列館(地1樓 一層西側)
6、參觀劉東生院士紀念展室(地6樓 三層)
7、辨識樹輪、石筍中的年輪(地6樓309)
8、親密接觸“神秘的天外來客”——隕石(地3樓 一層大廳東側)
9、“三大巖”科普展臺(地3樓 一層大廳西側)
10、精美的礦物晶體展覽(地3樓 一層大廳西側)
(二)下午場(13:30—16:30)
1、科普報告(地3樓二層報告廳,按園區內指路牌導航)
13:30—14:00 觀看宣傳視頻
14:00—15:00 科普報告
特別說明:因報告廳容量有限(<200人),除了事先團體報名的預留有座位之外,其他人員按照“先來先得”的原則進入報告廳,超過報告廳承受極限后,不再放人進入(溫馨提議:因參加活動的中小學生較多,建議所有的座位留給孩子們,大人可靠后站立聽講或者到其他活動地點參觀)。
無法進入報告廳的人員,可以通過b站直播間收看科普報告:
2、開放的重點實驗室
(1)智能導鉆集成測試實驗室(地2樓 101)
(2)空間環境探測實驗室(地2樓 501)
(3)生物地磁學與生物礦化實驗室(地2樓6層)
(4)離子探針實驗室(地3樓148)
(5)稀有氣體實驗室(地3樓149)
(6)納米離子探針實驗室(地3樓149)
(7)古地磁與年代學實驗室(地6樓 一層東側)
(8)海底地震儀實驗室(地6樓 一層西側)
3、參觀博物館(地1樓 一層東側)
4、認識地震儀的結構及工作原理(地1樓 一層大廳)
5、參觀研究所所史陳列館(地1樓 一層西側)
6、參觀劉東生院士紀念展室(地6樓 三層)
7、辨識樹輪、石筍中的年輪(地6樓309)
8、親密接觸“神秘的天外來客”——隕石(地3樓 一層大廳東側)
9、“三大巖”科普展臺(地3樓 一層大廳西側)
10、精美的礦物晶體展覽(地3樓 一層大廳西側)
以上,就是一份簡單的活動指南,請注意保存和翻閱。
最后,提醒各位參與者一定要注意有序參觀,照顧好老人和小孩,避免擁擠。期待在我們共同努力下,您能在中國科學院地質地球所2024年公眾科學日活動中有所收獲。
編輯:劉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