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趴BBA,成為銷冠
曾經,李想打算用理想MEGA來搶占BBA(奔馳、寶馬、奧迪)50萬級以上的高端市場的份額,結果出師不利。于是余承東的問界M9扛起了國產品牌“搶食”BBA高端豪華市場份額的大旗。
近日,據鴻蒙智行官方發布的海報,問界 M9 自上市136天以來累計大定突破80,000臺,打破了國產豪華車的銷售記錄。
實際上,在M9發布后僅兩小時內大定就突破了一萬臺,三個月大定超過70,000臺。實際銷量方面,今年2月26日,M9開始大規模交付,當月銷量達到5,251臺,僅次于奔馳GLC和寶馬X5,在50萬元級別豪華SUV市場中排名第二。3月銷量更是達到5,446臺,穩居同級別第三。
到了4月份,隨著產能的提升,M9的交付量激增至15,139臺,大幅領先排名第二的奔馳GLC的7,511臺,一舉登上50萬元級豪華SUV銷冠寶座。
目前,M9手中還握有數萬份訂單,接下來只要產能沒問題,M9基本能力壓BBA同級車型長期穩居50萬以上不分能源形式的豪車銷量第一。
M9大定金額為5000元,8萬臺車的大定金額合計為4億元。按照每臺50萬的售價,銷售8萬臺車就能帶來400億營收。
而這些都是從BBA身上“咬下來”的。
從BBA“嘴上奪食”
在過去燃油車時代,50萬級別的市場基本都是被BBA三家壟斷,占比超過75%,擁有絕對的定價權,也是它們在中國市場最主要的利潤來源。
在這個級別的細分市場里,即使是其他像雷克薩斯、林肯等合資豪華品牌,想要有所表現,都要么尺寸做得更大,要么價格更便宜。總之就是需要與BBA進行錯位競爭。
國產品牌在這個價格段,更是連上牌桌的機會都沒有。
然而隨著問界 M9崛起,為了維持銷量,已經孤傲了幾十年的BBA也不得不開始“卑微”地以價換量。比如2023年50萬級別SUV市場的銷冠寶馬X5的終端優惠已經超過了10萬+。
余承東曾強調M9是“1000萬以內最好的SUV”,并不斷對標勞斯萊斯庫里南。
從M9的市場表現看來余承東的話絕不是一句空話。這款出給BBA帶來的壓力不僅僅是在于銷量上,更是在客戶群體上直接“吃掉”了他們的份額。
有關數據顯示,問界M9的主要客戶群體是企業老板、高管和事業單位人員,甚至是百萬級別豪車的用戶,這些人之前可都是BBA的忠實粉絲,現在卻都轉投到M9的懷抱。
這不僅僅是一款車的勝利,更是中國品牌在高端市場的一次重大突破。
總結
自1984上汽和德國大眾成立合資公司開始,中國開啟了中外合資造車的歷史。此后的近40年時間里,德系、日系、美系等合資汽車品牌,在中國遍地開花,交替霸榜中國車市。
在那個時期里,國產汽車品牌的定價長期“蝸居”在10萬元以內,一度連一臺低配版的卡羅拉的售價就已經是國產品牌無法觸及的上限,更別說想在BBA的身上“奪食”。
然而隨著新能源時代的到來,國產汽車品牌實現了真正的彎道超車。國產汽車品牌在與一眾外資品牌的競爭中一路高歌猛進,打得外資品牌節節敗退。
現在國產汽車品牌的在20-30萬的價格段已經擁有了絕對的優勢,30-40萬的價格段也有多個品牌取得了成功。
問界M9的成功,不僅僅是銷量的勝利,更是中國品牌在高端市場的一次自信展示。
在不久的將來,BBA等豪華品牌將不再風光,靠著車標就能夠吸引一大批用戶的時代已經過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