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一家名為Caresoft Global 的公司,專注于汽車行業的咨詢服務。他們經常通過CT掃描車輛或拆解車輛的方式,來分析車輛的內部設計、制造工藝,評估質量和成本。很多熱門車型都被他們掃描或拆解過。
最近,他們深入拆解了比亞迪的海鷗電動汽車,并給出結論:這款在中國售價大約1萬美元的海鷗,在質量和性能方面可以與其它品牌價格貴得多的電動汽車相媲美。
拆解過程中,他們發現比亞迪在成本控制和制造技術上做得非常優秀。比亞迪明智地區分了零部件的性質,涉及到安全和質量,比亞迪毫不含糊,這次Caresoft Global 測試的海鷗飛翔版裝備了六個安全氣囊、電子穩定控制系統,還有高質量的剎車制動部件,行車安全的保障非常充分。而在外觀和內飾方面,也能給人以品質感,細節相當考究,連座椅縫線都與車身外觀相搭配。車門關閉時關得很緊,毫無廉價感。
而一些部件則進行了優化,比如采用了單雨刮器的設計,省去了一個電機和一個雨刮器。類似這樣的優化,節省了成本和安裝工時,還能減輕整車重量。
Caresoft Global總裁特里·沃霍夫斯基(Terry Woychowski)指出,美國車企無法以相同成本制造出同等品質的汽車,這不能歸罪于美國的勞動力成本高,事實上,真正的原因是美國車企在造車理念、電動車制造技術和生產流程組織等方面已經落后于中國。比如占電動汽車成本大頭的電池,美國企業就缺乏這方面的技術競爭力,還需要借助中國的技術才能制造出便宜的動力電池。
沃霍夫斯基進一步指出,比亞迪的成本控制能力,更重要的來源是其垂直整合能力。各種部件,包括車身、電機,乃至儀表盤和車燈,都是比亞迪自產的。再加上比亞迪不斷增長的銷量,規模經濟效應將會愈發明顯。因此比亞迪汽車可以實現既在性能和質量上保持高水準,又能以較低的售價,普惠消費者。可以說,海鷗這款車的出現,是給美國工業敲響了警鐘。
不只是Caresoft Global這家公司,美國還有不少人認識到了中國汽車業的強大競爭力。美國制造業聯盟(AAM)幾個月前發布了一份報告,稱以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電動汽車將導致美國汽車工業的滅絕,要求提高對中國汽車的關稅壁壘。
汽車工業是工業中的工業,產業鏈極長,在任何汽車大國,汽車制造業都是該國的支柱產業,對經濟和就業至關重要。支柱產業可能即將不保,這當然會引起美國人的恐慌。但問題是,美國加收中國電動汽車關稅,對美國車企的進步半點好處都沒有,只會讓美國車企在關稅壁壘的溫室里舒服躺賺,故步自封,喪失創新動力。
玩不起了就開始用臟招,這只會讓自己在游戲里加速出局。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中國汽車出口50.4萬輛,同比增長34%,出口增幅已經大于內銷。其中比亞迪4月份出口41011輛,同比猛增176.6%,出海步伐明顯加快,也說明全球消費者對以比亞迪為首的中國汽車認可度越來越高。
在此背景下,美國汽車行業必須承認自己技不如人,承認中國汽車的競爭力是來自技術創新、完善的產業鏈和充分的市場競爭,只有這樣,美國汽車業才能正視和改進自己的不足,才有機會趕上潮流,未來或許還能保有一錐之地。否則美國汽車業必定會加速落后,徹底被時代拋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